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4天后,李在明等来了北京的回复,中方给出的2个字,让他放心了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23日 06:15 1 admin

8月22日,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朴炳锡前国会议长以李在明总统特使的身份前来访问表示欢迎,当下,双方正就相关具体事宜持续沟通。

4天后,李在明等来了北京的回复,中方给出的2个字,让他放心了

要知道,就在4天前,韩联社已经放出消息,李在明打算在8月25日左右派特使团前往北京,还会带上他的亲笔信,之后这一消息也获得了官方的确认。

从时间节点来看,8月24日是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在这样一个承载着双边关系记忆的时间点派特使访华,李在明政府显然是想借纪念日的特殊意义,强化“延续中韩友好合作传统”的信号。

另外,李在明几乎不会出席北京的九三阅兵,在这种情况下,他派遣特使团来访华,更像是一种“交代”,不想让这个重要的纪念活动成为中韩关系的“空白点” 。

中方给出的“欢迎”2个字,虽是正常的外交辞令,但中方做出回应,或许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让李在明心里有所放心。

中方这份“欢迎”背后,既有对李在明政府释放友好信号的积极回应,暗含着中方对中韩关系重回务实轨道的期待,也或许缓冲了因“李在明无法亲访北京”可能产生的微妙氛围。

4天后,李在明等来了北京的回复,中方给出的2个字,让他放心了

值得注意的是,李在明8月24 - 26日还将出访美国,在访美同期派出特使团访华,这背后的外交布局就更值得玩味了。

众所周知,韩国在中美之间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位置。

之前,尹锡悦政府采取“完全倒向美国”的外交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韩关系造成了损害。

而李在明就职后,提出实施“实用外交”,主张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简单说就是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李在明派特使团访华,一方面是向中国表明,韩国不会忽视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在韩国的外交布局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也是在向美国展示,韩国在发展与美国关系的同时,也会注重平衡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关系,不会盲目地追随美国。

从韩国国内来看,李在明的这一举措也有其必要性。

韩国国内对于外交政策存在不同的声音,亲美派希望韩国紧紧跟随美国,但也有不少人认识到中国作为韩国重要贸易伙伴的重要性,主张平衡外交。

李在明派特使团访华,也是在向国内民众展示他平衡外交的决心,争取更多民众的支持 。

4天后,李在明等来了北京的回复,中方给出的2个字,让他放心了

中方的“欢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种“平衡外交”的理解,毕竟对中国而言,一个不选边站、注重务实合作的韩国,一定程度上符合双方在东北亚地区的共同利益。

回顾中韩关系的过往,“特使外交”曾多次成为打破僵局、推动关系回暖的关键。

当初,文在寅政府正是派遣前总理李海瓒作为特使访华,带着解决分歧的诚意与中方深入沟通,最终为后续的“中韩关系回暖窗口期”打下基础。

如今李在明政府重启“特使外交”,中方用“欢迎”开启沟通大门,其实也是延续了这种“以务实沟通破解分歧、以具体合作巩固关系”的路径。

当然,中方的“欢迎”不是没有期待的“无条件接纳”,“欢迎”的背后,更看重的是韩国特使团访华能带来哪些实质性成果。

4天后,李在明等来了北京的回复,中方给出的2个字,让他放心了

总之,韩国接下来的“特使外交”能否成为新的起点,关键就看韩方能否真正把握中方“欢迎”的善意,并向中方展现出诚意。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