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22日 20:26 1 admin

说起中美在科技领域的摩擦,芯片这块儿一直是焦点。骆家辉作为前美国驻华大使,2024年年初在电视节目上直接抛出这么一句话,让人觉得美国的心思藏不住了。

这不光是个人看法,更像是美国整体策略的缩影。芯片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中国想自力更生,美国那边却总想着卡脖子。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骆家辉的从政路子

1950年骆家辉生在西雅图,父母是来自中国广东和香港的移民。他从小在公立学校念书,1972年耶鲁大学政治科学毕业,1975年波士顿大学法学博士。

早年当检察官,1982年进华盛顿州议会,1993年当上金县县长,1997年成为华盛顿州州长,连任到2005年。2009年当商务部长,2011到2014年驻华大使。

卸任后干咨询,当学院校长,还管华裔组织。这些经历让他对中美贸易和科技政策了如指掌。他的言论往往带着官方色彩,尤其在芯片问题上,反映出美国维护技术优势的意图。

中国芯片产业起步晚,90年代末靠组装电子产品起家,但高端芯片全靠进口。这依赖性让美国有机会施压,从2010年代开始,美国逐步收紧出口管制。

2018年针对华为中兴的禁令,直接断了高端芯片供应。中国企业顿时面临生产难题,只能转向本土替代。骆家辉的背景让他在讨论这些时,立场偏向美国利益。

他在驻华期间推动贸易合作,但后来言论转向强硬,强调美国不想看到中国在尖端领域赶上。这不奇怪,因为他的从政生涯一直围绕经济和安全议题转。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美国封锁升级与中国芯片的自强步伐

到了2018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和技术。2020年扩展到第三方供应商,2022年针对AI芯片加码,2023年覆盖更多设备。

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更新指南,不仅禁本土企业出口,还要求全球供应商跟进,否则罚款。这套组合拳,目的就是堵住中国获取先进技术的渠道。

2024年1月3日骆家辉在CNBC节目上说,美国不希望中国设计或制造尖端芯片,因为这可能用于军事,威胁美国领先地位。他还提美国联合荷兰日本韩国,限制光刻机出口,试图从源头卡住中国制造能力。

中国芯片市场占全球三分之一,封锁也让美国企业吃亏,订单掉,营收滑坡。有些公司裁员,研发资金紧巴巴。中国这边没坐以待毙,国家加大投入,企业搞自主设计,科研人员攻关产业链短板。结果呢,突破一个接一个。

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超1万亿人民币,数量2981亿块,同比增长18.7%。这数据说明,封锁没完全奏效,反而推了中国一把。像华为海思这样的企业,开发自家芯片,逐步补齐弱项。

国际上,有些供应商表面响应美国,私下还和中国合作,因为丢掉中国市场太亏本。骆家辉的表态,其实暴露了美国的焦虑:一旦中国自给自足,美国就失去控制权。说白了就是怕对手追上,丢掉饭碗。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芯片战的反噬效应与全球供应链的现实

封锁不光伤中国,也反过来咬美国一口。中国是芯片最大消费国,禁令一出,英伟达高通这些巨头订单锐减,股价波动。2024年,有些美国企业营收下滑超10%,不得不调整策略。全球供应链是分工协作的,美国想单方面划线,难彻底执行。

荷兰阿斯麦公司被压着不卖设备,但中国自己搞出替代品。2025年8月,杭州出炉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精度0.6纳米,线宽8纳米,能直接刻量子芯片电路。现在在测试阶段,性能媲美国际主流。这东西标志中国在高端制造上迈步子。

海外华人科学家回流,也帮了大忙。骆家辉的话听着直白,但忽略了科技发展的规律:封锁只能拖延,不能永久挡住。中国历史上有过类似事儿,从卫星到导航系统,都是被逼出来。北斗现在全球覆盖,就是例子。

芯片路子也这样走,美国不希望看到,不等于就能阻止。反噬效应显而易见,美国企业失去市场份额,竞争力弱化。有些国家企业嘴上答应美国,行动上还和中国保持联系。这场芯片战让全球产业格局重塑,中国自强步伐加快,美国霸权思维却越来越露馅。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中国科技的未来走向

骆家辉的观点,本质上是美国对科技垄断的守护。芯片是AI、5G、军工的基础,中国自主化意味着美国丢掉生杀予夺权。他在节目上强调,美国正试图迫使中国无法获取英伟达等公司的产品,这话没修饰,直接点出战略意图。

但现实是,中国没停步。国家层面推“东数西算”项目,建数据中心用本土芯片。企业像中芯国际,扩产先进制程。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虽受限,但本土产量升。

未来,中国芯片全产业链自主化会更稳。骆家辉如今75岁,还在管教育和华裔事务,但他的言论提醒大家,中美竞争长远。美国想维持领先,中国追求自立,这博弈会继续。

科技史证明,封锁往往成催化剂。中国芯片出口数据就是证据,2024年超万亿,说明突破实打实。全球企业也得权衡,合作比对抗划算。

骆家辉的话听着刺耳,但也让中国更清醒:核心技术必须攥在手里。往前看,中国会全领域实现突破,美国的“不希望”挡不住发展的脚步。

骆家辉: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研发尖端芯片,因为美国不希望看到!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