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AMD如何凭借线程撕裂者主宰高端桌面平台,彻底改变CPU市场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22日 19:44 1 admin

高端桌面平台(HEDT)是英特尔提出的术语,代表着消费级计算机的最高端领域。长期以来,CPU的HEDT细分市场一直是各大厂商在性能和定价上的角力场,他们试图争夺这部分用户——这些用户会将处理器用于工作站和负载需求更高的个人系统中。与面向普通计算与游戏的桌面领域一样,英特尔凭借其至强(Xeon)和酷睿i9(Core i9)处理器,在该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性能表现一直处于顶尖水平。

AMD如何凭借线程撕裂者主宰高端桌面平台,彻底改变CPU市场

但这一切在2017年发生了改变——基于Zen架构的线程撕裂者(Ryzen Threadripper)处理器问世。作为独立于其他锐龙系列的特殊产品线,AMD借助这一系列的尖端架构和最新技术,为各类任务提供了卓越的计算性能。AMD的锐龙处理器打了英特尔一个措手不及,线程撕裂者也不例外,其最高配备32核,在当时堪称震撼。时间来到2025年,我们看到旗舰级线程撕裂者已拥有96核,线程数更是高达192个!

而英特尔的Skylake架构至强W-2195仅为18核,刚超过AMD同年推出产品的55%。从那时起,英特尔便陷入了被动。

AMD掀起了HEDT领域的革命

2017年推出线程撕裂者系列时,AMD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这要归功于英特尔对其发烧级硬件的定价策略。英特尔至强W处理器性能不俗,但价格高昂。有趣的是,AMD为那些想享受英特尔至强W级别的性能,却不想承担企业级硬件成本的个人用户提供了解决方案。AMD采用全新的小芯片设计,借助Zen架构提升性能、提高制造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AMD如何凭借线程撕裂者主宰高端桌面平台,彻底改变CPU市场

此外,AMD支持多达128条PCIe通道,这使其深受那些对超高速SSD存储和GPU配置有需求的用户青睐。当时,英特尔的至强W-2195仅能提供可怜的48条通道。虽然48条通道对于处理大规模数据的需求来说已经不少,但与锐龙和线程撕裂者相比就相形见绌了。英特尔在各个方面都陷入了困境:锐龙5、7、9系列在消费级市场发起冲击,线程撕裂者在工作站领域展现实力,霄龙(EPYC)则准备在数据中心领域称霸。

但真正让线程撕裂者脱颖而出的并非缓存或核心数,而是其性价比。线程撕裂者1950X的首发价为999美元(国内为8499元),而至强W-2195的价格却高达2553美元(国内为17000元),差距令人咋舌。如果你想组装一台能轻松应对高强度工作负载的工作站,这样的差价无疑难以接受。是愿意在CPU上花费超过万元,还是转向价格实惠得多的AMD平台?单是芯片上节省的费用就足以覆盖其他硬件的成本了。

AMD如何凭借线程撕裂者主宰高端桌面平台,彻底改变CPU市场

额外的核心数让AMD得以将其CPU定位为多线程工作负载的理想选择。无论是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大数据处理,还是内容创作等重度工作,都能借助线程撕裂者的性能提升效率。即便不需要那么多核心的任务,线程撕裂者的性能也能与英特尔的同类产品抗衡,甚至直接超越。AMD成了HEDT领域的新选择,而英特尔对此束手无策。锐龙在消费级市场的表现已是如此,线程撕裂者更是在高端桌面平台给了英特尔沉重一击。

AMD迫使英特尔(终于开始)创新

英特尔确实针对AMD做出了一些回应,尤其是在酷睿系列上。多年来被讽为“挤牙膏”的英特尔罕见地加快了制程和架构的更新节奏,推出了基于Coffee Lake架构的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相比前代增加了核心数量(如i7从4核提升到6核),多核性能有明显提升,同时优化了单核性能,这对于依赖单核表现的游戏场景尤为重要。英特尔最终保住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许多游戏玩家和普通PC用户对其新款产品也都颇为满意。AMD锐龙早期因 操作系统和软件的磨合遇到了一些挫折。那些敢于尝试的用户最终获得了更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但过程中确实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AMD如何凭借线程撕裂者主宰高端桌面平台,彻底改变CPU市场

而在HEDT领域,英特尔在线程撕裂者问世后不久就推出了强大的酷睿i9-7980E,但这已是杯水车薪。这款i9拥有36核,是至强W-2195的两倍,但仍不及AMD在台积电工厂量产的产品,更不用说其PCIe通道数量的限制依然存在。不过,这次英特尔确实降低了价格,以1999美元(仍超过万元)的相对合理价格提供了更优的性能。英特尔后来推出的第10代和第12代酷睿CPU,被广泛认为是近年来表现最佳的产品之一。

硬件合作伙伴和软件厂商开始关注AMD的努力,与AMD合作开发新组件,以充分利用这些新CPU及其所有核心。HEDT不再只是发烧级玩家和资金雄厚者的小众领域,也面向那些有创意工作和其他负载需求的用户。像3ds Max这样的专业软件针对多核处理器(尤其是AMD线程撕裂者)进行了深度优化。这进一步扩大了AMD的优势,使其能够在各类测试和应用中展示新处理器的卓越性能。

AMD如何凭借线程撕裂者主宰高端桌面平台,彻底改变CPU市场

正是来自线程撕裂者的压力,迫使英特尔认真改进其酷睿系列的消费级芯片,以阻止采用AMD处理器的系统不断增加。我们看到英特尔在12代Alder Lake架构中采用了类似ARM处理器的“大小核”设计。这使其能够打造出一些高性能的移动处理器,但其桌面产品仍举步维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特尔无法改进制造工艺和缩小芯片节点。

HEDT不再只为发烧级玩家服务

如今,在AMD的产品线中,只有霄龙仍超出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多数情况下这也是合理的)。线程撕裂者让几乎任何人都能搭建自己的高性能桌面平台。无论你从事创意软件工作、处理大数据、尝试数据科学,还是单纯喜欢在系统上运行大量虚拟机和容器,线程撕裂者系列CPU都是更合适的选择。这也为跨市场创新铺平了道路。

我们在AMD锐龙处理器上看到的许多改进,都直接源于线程撕裂者所带来的突破。消费级市场的高端CPU核心数大幅提升,顶级型号的核心数达到16个甚至更多。

AMD如何凭借线程撕裂者主宰高端桌面平台,彻底改变CPU市场

AMD和英特尔都在努力提升性能,不仅要从各自的架构中榨取更多性能,还要确保产品价格合理,以提供良好的性价比。AMD的消费级产品进一步细分,推出了搭载三级缓存的X3D系列游戏处理器;英特尔则在13和14代的散热和功耗遭到挫折后,推出了兼顾续航和AI算力的Ultra系列。X86处理器市场不再一家独大,现代CPU所展现出的性能依然令我们惊叹。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