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平安秘笈501】瑕疵图片竟是AI生成?这样“维权”涉嫌违法!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22日 17:39 2 admin

近日,有电商平台商家在社交媒体上反映,个别消费者利用AI工具生成虚假的商品瑕疵图片,要求商家“仅退款”。有商家坦言:“有的AI生成图片非常逼真,常常难以辨别真假。”而一旦退款赔付完成,商家通常无法再申诉。


【平安秘笈501】瑕疵图片竟是AI生成?这样“维权”涉嫌违法!


网购时遇到商品质量问题,依法维权是消费者的正当权利,但如果动了歪心思,用AI生成假的瑕疵图片讹诈商家,那就越过了法律红线,变成了违法行为。


AI伪造产品破损图申请“仅退款”

平台自动过审致商家损失



正常情况下,买家如因商品质量问题申请“仅退款”,商家会要求拍照或拍摄视频证明商品损坏,并让买家销毁商品,以防止恶意退款行为。但一些买家却动起了歪脑筋——利用AI工具对产品照片进行“伪毁损”处理


例如,将原本完好无损的袜子、杯子、玩具等图片,用AI处理成“碎裂”“破损”“有瑕疵”的样子,然后提交售后申请。这些图的商品与商家寄出的产品图几乎一致,只是加了裂痕或污渍滤镜,真假难辨。


【平安秘笈501】瑕疵图片竟是AI生成?这样“维权”涉嫌违法!

▲网友在社交媒体分享收到的售后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让商家郁闷的是,即使识破了买家的AI假图,有的平台仍会自动审核通过退款申请。


这意味着,只要买家上传了“看起来合理”的图片,不论真假,平台可能就会跳过商家审核直接退款处理。而一旦“仅退款”申请通过,商家不仅没收回商品,还损失了运费与货值。


此类行为涉嫌违法



民事领域

消费者虚构事实获取不正当利益,违背了民法典中诚实信用原则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精神,属于典型的民事欺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通过AI伪造商品有问题的图片申请退款具有主观上欺诈的故意,客观上造成商家或者平台陷入错误的认识,最终导致商家向其退款,消费者收获了不正当的利益(货款),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行政领域

若消费者虚构事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商家货款的金额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3000元,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可能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能被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刑事领域

消费者的行为还可能涉嫌构成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罪。消费者通过AI伪造商品有问题的图片申请退款属于虚构事实,最终达到非法占有货款的目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之规定,消费者的行为如多次或者单次占有的货款达到3000元,明显符合诈骗罪的构成。


【平安秘笈501】瑕疵图片竟是AI生成?这样“维权”涉嫌违法!


警方提醒



消费者合法维权需凭真实证据,收到商品后发现问题,可通过平台正规渠道提交真实凭证。切勿尝试用AI伪造证据索赔,“小聪明”可能换来法律后果。发现此类骗术线索,可向平台或警方举报。


AI技术不应成为欺诈工具,“维权”更不能突破法律底线。警方将持续打击此类新型诈骗,同时也呼吁广大群众:诚信消费,合法维权,共同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