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既要应对繁重学习任务、又不想放弃游戏体验的年轻人来说,一台性能强劲、价格合理的游戏本几乎是大学生活中的“全能搭档”。而AMD锐龙9处理器与NVID...
2025-08-22 0
来源:环球网
8月20日,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GSE2025)平行会议 “数字化开辟区校教育发展新赛道” 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会议由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主办,一起教育科技协办。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单志广,马尔代夫高等教育、劳动和技能发展部副部长阿米纳斯·纳达·穆罕默德(Aminath Nada Mohamed),山西省教育技术与评估监测中心(山西省电化教育馆)主任(馆长)何芸,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砥等嘉宾作会议致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南京、重庆等多地教育主管领导,及学者、校长出席会议,共同分享和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区校教育发展之路。
会上,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兼CEO刘畅为大会作主题报告分享,深度解读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区域与学校教育生态,同时发布了《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暨人工智能赋能“百区千校万师”公益计划》。
刘畅以《AI赋能,推进区校数字化转型进行到底》为题,系统阐释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区域与学校教育生态。他指出,自2022年国家教育数字化行动纲要发布以来,我国教育系统在作业、课堂、考试及管理等方面已实现全面数字化积累,为2025年深化人工智能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畅在报告中提到,以上海闵行区为例,该区作为全国数字化转型标杆,在三年内实现全学科、全学段常态化数字应用,覆盖12万师生。其核心优势在于持续的数据沉淀,支撑起AI自动批改、错题归类、学情溯源等功能,显著减轻教师负担,助力学生精准规划学习路径。同样,明达学校作为民办复读学校的典型,借助数字化与AI精准抓取“共性问题讲解率”和“个性问题订正率”两项指标,以此开展教学与管理工作,印证了数据驱动管理的实效性。
AI正在重构传统课堂与作业形态。智慧课堂实时捕捉学生动态,生成教学素材,实现人机协同共创;分层作业依托自动批改与AI讲解真正落地个性化学习。在管理层面,AI依托历史数据对比,优质资源沉淀,让教学决策可量化、可追溯、可优化。
数据获取仍是数字化的首要挑战,其难度远超后期AI应用开发。实践中,“智慧笔”等工具不仅采集作业数据,更识别学生学习行为,如作业时长异常、参与度低下等,帮助教师与家长洞察真实学情。智能作文批改则大幅节省教师时间,并在评语中融入情感激励与价值观引导。
轻量级AI应用正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关键抓手。“AI数智校本”可动态生成校本题库,贴合教学进度与学生水平;“周练大考一体机”实现自动批改与学情溯源,帮助教师从月考反推周练、作业与课堂问题,形成“从后往前溯因、从前往后迭代”的闭环管理。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教育理念的重构。善用AI的区校,正通过制定个性化过程指标如课堂有效互动率、共性问题讲解率等实现精细化管理,跳出仅凭考试成绩进行粗放评价的传统模式。
为推动更多学校零门槛拥抱AI,快速启动学校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起教育科技与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人工智能赋能“百区千校万师”公益计划,提供硬件、软件、内容与服务的全栈支持,助力教师读懂数据、用好智能,重塑教学体验。
在发布环节,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志祯主持。期间,一起教育科技创始人兼CEO刘畅正式发布了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生成式人工智能体 ——“17 同学”(一七同学)。该智能体基于一起教育科技14年真实教学沉淀,注入了数十亿级行为数据,专注“智慧教·个性学”,是帮教师减负的助教,是陪学生个性学的学伴,更是为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撑、助力高效决策的数智大脑。
“17同学”借助⼤模型架构与深度学习技术,融合海量真实教学数据,打造覆盖作业、课堂、教研、评价等全链路的AI教育系统,实现全场景产品智能升级。通过深度语义理解、多模态融合与智能推理等技术,实现教学从“凭感觉”到“智能驱动、个性定制、可量化评估”的跃迁。
在热烈的掌声中,现场所有嘉宾和观众共同见证了这场意义深远的启动仪式。“人工智能赋能‘百区千校万师’公益计划”的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教育数字化进程迈入规模化、普惠化落地的新阶段。该计划将以AI技术为支撑、以公益为路径,助力区域和学校降低智能化转型门槛,推动AI技术与教学、管理、评价等核心场景深度融合,为更多教师提供系统化赋能支持,从而加速教育教学方式变革与育人质量的提升,为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现代化注入可持续的智慧动力。
在特邀报告环节,成都、南京、重庆、上海、山西、河南信阳、无锡等地区教育局领导先后作主题分享,呈现了一场融合创新与实践的思想盛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林唯以《智启未来·育见新程》为题,系统介绍了闵行区借助 “Zingo智能体” 探索学情驱动AI应用的相关情况。目前全区智慧笔终端常态化应用覆盖12万师生,沉淀超百万精品题库,积累数十亿条教学数据,贯通“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评价”全链条。林唯强调,闵行区依托知识图谱与学习轨迹数据筑牢AI根基,通过高频错题闭环推动资源靶向再生,并以95.3%的纸笔常态化应用率夯实教学全流程数据闭环。
在特色发展方面,闵行聚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搭建“科创学院在线平台”,破解科研指导时空限制,并通过资源导航、智能答疑和能力勋章体系助力学生创新素养发展。未来,闵行将持续推动AI赋能教育,探索数字画像评价改革,构建可复制、可持续的智慧教育区域范式。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小学校长张添以《基于数智深度融合的思辨课堂教学实践》为题,分享学校以“思辨课堂”为核心、构建“一空间两中心多应用”智能教学基座的创新经验。通过智慧笔、AI课堂分析等工具,实现课前精准诊断、课中共性问题捕捉、课后分层作业推送,全流程采集分析学习数据,推动教学从经验主导转向数据导航、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思辨、评价从分数结果转向过程增值。张添表示,“借助智慧笔和AI分析,课堂实现全员互动与实时反馈,使思维过程可见、可评、可优化,必然带动思维品质提升。”
AI与数字化正成为重塑教育格局的核心驱动力,也将是未来区域与学校之间形成发展差距的关键因素。教育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资源的投入,而更取决于师生能否善用智能技术、提出真问题、在提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自然实现学业进步,这才是未来高质量教育的真正分水岭。
相关文章
对于既要应对繁重学习任务、又不想放弃游戏体验的年轻人来说,一台性能强劲、价格合理的游戏本几乎是大学生活中的“全能搭档”。而AMD锐龙9处理器与NVID...
2025-08-22 0
杭州图书馆数智科技分馆昨天在拱墅区上谷未来·环高校人才科创中心正式开馆启用,这是杭图第30家主题分馆,也标志着“文化+科技”融合服务迈入新阶段。未来该...
2025-08-22 0
一句话让AI点奶茶、订机票,在手机上就能实现。8月20日,AI独角兽公司智谱发布全球首个手机Agent(智能体)AutoGLM2.0,智谱AI CEO...
2025-08-22 0
8月21日,泡泡玛特将推出星星人、MOKOKO等多款新产品。然而,新品尚未正式发售,部分新品已在电商平台被卖家炒到800元以上。经济导报记者在泡泡玛特...
2025-08-22 0
您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
2025-08-22 0
(来源: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和 IB...
2025-08-2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