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操作使用教程: ...
2025-08-22 0
前言
在当下的手机市场环境中,为了寻求突围行业瓶颈,厂商把发力点放到了提升“单赛道创新”方面,有的放矢,是对的。即便是“定价亲民的水桶机”,也要有所侧重。显而易见,“年纪不大但经验老到”的REDMI是非常善于对自己手机的核心产品序列进行精确和有致调整的,尤其在应对竞争时所体现的独创化优势,这几年成果明显。
时间过得真快,似乎转眼间,REDMI的Note产品序列又到了新作登场时刻。相对于去年9月下旬才上市的REDMI Note 14 Pro系列,今日的Note 15 Pro系列早早地翩然而至,让暑假还没过完的学子们在开学之前又多了一款性能佳作可选。由这个细节也能看出,小米体系产品的自信,尤其是对市场动态的敏锐,的确是基于技术与品质本身,而不是墨守成规。嗯,大厂该有的样子。
因为前代REDMI Note 14 Pro系列(包括Note 13 Pro系列)的确“又美又强”,从现实角度来说,必然把我们对于Note 15 Pro系列的期待值拉到顶峰了。主动的市场技巧和客观的产品力厚度都齐了,很多人就想看看,王腾治下的REDMI是如何把自己担纲销售主力军的系列作品进一步强化的。或者说,如何呈现REDMI官方所定义的那样“再次蜕变的新一代小金刚”,仅仅只是“十倍坚固的机身”“同档最耐久防水”“首发骁龙7系的强悍”?当然不止。还有“充电宝般的电池组件”“升级的双面全等深微曲”以及傲视竞品的通信能力和影像能力。
显然,前面提到的这些要素,仅仅由“首发第四代骁龙7s处理器”或者“旗舰同款光影猎人加持”来承载,是不全面的,因为这些要素前代REDMI Note 14 Pro系列都有。今日这套“国民小战神”的整体魅力,需要由长时间的体验才会了解真切,或者说,对于REDMI Note产品序列的目标人群而言,这本身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毕竟,由于Note产品线承载着REDMI乃至小米的“千元霸业”,所以不仅需要继续强调“性能体验”这一直观认知,更要尽可能地实现“精彩的多面手”角色定性。
曾经,雷军和卢伟冰都强调“要把Note越做越精品”,王腾接棒后,这个原则得到了很完备地坚持,并在各方面指标的平衡中再加入更明确的关于美学的思考。同时,价格线的稳稳控场能力不能丢,民心不能失——在这个初心之上,才有Note 产品线的“突破原有定位,定义脱胎换骨”,是“为千元级定新规”的诉求(尤其强调了机身防护标准的进一步提升,这属于当前户外工作机等目标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芯火燎原十五重”的自信表达。
编者按:从第三代骁龙7s升级到第四代骁龙7s(是的,与前作一样,意料之中的“全球首发搭载”节奏),这也是REDMI Note 14 Pro+升级到REDMI Note 15 Pro+的核心步骤,恰如Note 14 Pro的天玑7300-Ultra升级到Note 15 Pro的天玑7300-Ultra,步子踩得又稳又精准。
屏幕方面,REDMI Note 15 Pro系列标配6.83英寸1.5K屏,比前代略大,各项指标也是同级中拉满的存在。屏幕防护由康宁大猩猩玻璃Victus 2玻璃盖板改为了小米龙晶玻璃盖板。
影像配置方面,REDMI Note 15 Pro+与Note 14 Pro+变化不大。Note 15 Pro相对前作,把200万像素OV02B微距取消了,采用了务实的双摄路线。有意思的是,Note 15 Pro系列两款机型居然采用了不同的前摄方案,这在之前是比较少见的,也说明REDMI对于Pro+版本有着更大的期望。
电池组件方面,REDMI Note 15 Pro系列全系标配7000mAh容量电池,比前代提升明显,且22.5W反向充电也标配,妥妥地要走“充电宝”路线。即便如此,Note 15 Pro系列却把机身厚度降到了8mm以内,这也是对前代的明显升级。
曲线勾勒优雅
细节彰显质感
和前代作品一样,REDMI Note 15 Pro系列必须有鲜明的特点,而双面微曲的温润通透的质感再次造就了“有史以来最优雅的Note”,则是针对性地强化“超耐用工作机”定义,也是除了“取悦年轻人的性能佳作”之外更让人关注的地方。
在此,我们围绕REDMI Note 15 Pro+来聊,看看其在外观设计上展现出了哪些令人惊喜的进阶。
REDMI Note 15 Pro+整机以充满生命感的柔和曲线为基调,将对称美感与克制简约的设计哲学融入每一处细节。其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全新升级的前后全等深微曲设计——中框收窄处理让两侧过渡更为圆润,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超薄观感,更造就了堪称Note系列有史以来最佳的握持体验,那份细腻贴合的手感,足以让我们在初次上手时便留下深刻印象。
在影像模组的设计上,REDMI Note 15 Pro+同样别出心裁。全新火山口悬浮大DECO设计以“破土而出的生命感”为寓意,传递出自然新生的意象。其造型神似小米新LOGO,采用居中布局与双排对称设计,配合三层分离的悬浮风格,在视觉上形成了强烈的层次感与冲击力。独立的四炮筒造型搭配金属镜头环,既突显了影像功能的旗舰定位,又通过扎实的用料展现出工艺上的诚意。
色彩选择上,REDMI Note 15 Pro+提供了子夜黑、雪松白、天青蓝、烟霞紫(Pro版本则是云霞紫)四款优雅配色,每一款都兼具高级感与辨识度,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个性化表达的需求。从整体设计来看,REDMI Note 15 Pro+在延续系列基因的同时实现了显著突破,无论是曲线运用的成熟度,还是细节处理的精致度,都彰显出其向高端市场看齐的决心,也让我们在颜值与手感上获得了双重满足。
再现美学与坚韧合体
硬核实力铸就“实战之王”
REDMI Note 15 Pro + 在机身防护上展现出远超同价位机型的诚意,通过全方位的技术升级,将“耐用”二字落到实处,为用户构建起一道坚实的使用屏障。
在抗摔性能上,该机实现了正背双面的跨越式提升。正面首次搭载的小米龙晶玻璃堪称“防护利器”,其抗摔性能较上代提升10倍,亿万颗纳米微晶体的互锁结构能有效阻止裂纹产生,断裂韧性和维氏硬度分别提升40%与28%。实测数据更具说服力:1.2米花岗岩跌落可承受100次,2米花岗岩跌落达50次,足以支撑其“2000元档甚至3000元档最让人放心的屏幕保护玻璃”的称号。
REDMI Note 15 Pro+的背面则首次应用超韧玻纤背板,在厚度减薄40%、重量减轻36% 的情况下,抗冲击强度仍提升10倍以上,面对65g钢球从1.8米跌落也能保证不碎裂。这一表现远超同类产品,配合正面玻璃的强化,使其荣获行业首个SGS整机高强度防护金标五星认证,“实战之王”的称谓名副其实。
机身内部的结构强化同样值得关注。在金刚架构下,REDMI Note 15 Pro+的核心主板采用加厚设计并辅以L型钢片补强,中框则选用高强高导热铝合金,较传统压铸材料强度提升10%,整机抗弯折性能达70kg,进一步夯实了坚固基底。而六大组件的多级缓震架构更是将防护做到了细节处:屏幕下方的大面积吸能缓冲泡棉、关键器件周围的避震材料以及玻纤板与电池间的抗刺穿膜,从多个维度降低了跌落时的损伤风险,让防护不止于表面。
防水能力的“大满贯”则是另一大亮点。RDEMI Note 15 Pro+同时通过IP66、IP68、IP69、IP69K认证,而这四项认证并非向下兼容,分别代表着防喷水、防泡水、防高温高压喷水的顶级水准,意味着无论是日常淋雨、意外浸泡,还是热水喷淋、高压喷水,它都能从容应对。如此全面的防水表现,源于 17 项定制关键防水结构件的覆盖,以及生产过程中3大类10项的气密性检测把控。更值得称道的是,其通过了包括1800次微跌、32万次按键耐久等8项严苛测试,且每项测试后仍能通过2米水深30分钟浸泡测试,配合行业首个南德“五星长效防水品质认证”,真正实现了REDMI“长效防水”的承诺,为我们的长期使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从抗摔到防水,REDMI Note 15 Pro+的防护设计既有着硬核的技术参数支撑,又紧密贴合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在2000元~3000元价位段,能将防护做到如此全面且深入的程度,不仅展现了品牌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更让我们在日常使用中无需时刻小心翼翼,这种安全感的传递,无疑是其最打动人心的优势。
理所当然的首发全能平台
这几乎是REDMI Note的撒手锏
REDMI Note产品序列以前强调“什么才叫全能实用王者”,现在强调的是“要强悍要美丽要一切”。但不管实用还是美丽,都构筑在一个前提之下:性能强力。
所以我们看到,REDMI Note 15 Pro+在性能核心上实现了显著跃升,全球首发的第四代骁龙7s芯片,采用台积电4nm制程工艺,CPU架构为1×Cortex-A720@2.7GHz+3×Cortex-A720@2.4GHz+4×Cortex-A520@1.8GHz的8核心设计,整机性能得到全面提升,无论是日常视听娱乐还是主流游戏运行,都能保持流畅稳定的体验。
至于REDMI Note 15 Pro,则是对上代进行了迭代升级,处理器选择的是天玑7400-Ultra。整体强调一个“务实强悍和全能兼顾”,尤其是AI算力方面的考虑。毕竟,越来越多大模型和AIGC应用落地终端,对端侧AI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便是千元级机型也必须要考虑这方面的实际表现。
为了让性能持续释放,该机首次搭载了冰封循环冷泵散热系统,其5200平方毫米超大面积不锈钢循环冷泵与6516平方毫米超大中框石墨散热方案相结合,通过环形冷泵技术与气液分离设计,实现了3倍于传统VC的导热能力提升。作为同价位中唯一配备循环冷泵散热的机型,其散热表现堪称超群,有效解决了高性能运行时的发热顾虑。这种“性能+散热”的双优组合,让Note 15 Pro系列在性能体验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REDMI Note 15 Pro+安兔兔V10成绩
REDMI Note 15 Pro+的GeekBench 6成绩
跑个分。之前我们测试Note 14 Pro+的安兔兔V10成绩在77万分左右,与Note 13 Pro+差不多(与配备第二代骁龙7+移动平台的Note 12 Turbo相比要低一些),而今天Note 15 Pro+则跑出了安兔兔V10接近84万分的成绩(16GB+512GB),两代骁龙7s之间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另外几项测试成绩,也符合大家的预期。
REDMI Note 15 Pro+的3D Mark Wild Life Extreme成绩
REDMI Note 15 Pro+的Steel Nomad Light光追性能成绩
在运存配置方面,Note 15 Pro系列的配置思路与Note 14 Pro系列一致。Note 15 Pro+有最高16GB+512GB的选择,而Note 15 Pro则有入门8GB+128GB的起步选择。通过HyperOS的优化,Note 15 Pro系列也能保障持久的流畅体验。
周边配置齐备
硬核实力与人文关怀的双向奔赴
在通信领域,REDMI Note 15 Pro+首次将旗舰级通信能力下放到该系列,其搭载小米澎湃T1S信号芯片后,Wi-Fi与蓝牙性能提升26%,GPS性能提升10%;配合旗舰同款Phase8L射频架构与独立N41信号放大器,信号能力较上代提升87%。
针对用户痛点,该机专项优化了弱网、拥塞场景的用网体验,通过T1S智能信号优化算法、AI智选天线等技术,联合中国移动深度联调79个典型场景,实测杭州东站暑期人流高峰时抖音直播全程无卡顿,最终通过5G全场景金标五星通信质量认证,让“用网不焦虑”成为现实。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极端场景通信能力。REDMI Note 15 Pro+的公里级无网通可在无蜂窝网络、Wi-Fi的环境下实现设备间直接通信,解决野外探险、大型活动等场景的语音通话需求。
更重要的是,其特别定制的北斗消息版则首次将旗舰级北斗卫星能力下放,搭载北斗定位+短报文二合一22nm芯片,支持文字、语音、图片富文本通信,且首发支持移动、联通、电信三网服务。我们了解到,这项功能预计11月通过OTA上线。
至于周边功能的升级,REDMI Note 15 Pro系列同样彰显诚意。作为小米首款支持400%大音量的机型,其搭载的1115的双对称立体双扬声器覆盖外放全场景(小爱同学和闹钟除外),400%的铃声通知尤其贴合老年群体需求。我们认为,双1115扬声器带来的真对称立体声,配合HiRes认证与杜比全景声认证,让音质表现远超同档。
超级手电筒功能则通过相机闪光灯实现,亮度较上代提升3倍,为夜间场景提供实用助力。而专为老年人群设计的“长辈关怀”功能,支持字体(最大200%)、图标(加大约10%)、铃声音量(最大400%)调节,同时集成诈骗电话、广告推销拦截等功能,一站式解决长辈使用痛点,体现了技术背后的人文温度。
从性能释放到通信保障,再到周边功能的人性化设计,REDMI Note 15 Pro系列不仅在参数上实现了同档突破,更通过技术下放与场景优化,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旗舰体验”的下沉。这种兼顾硬核实力与人文关怀的产品思路,无疑让其在同价位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旗舰级传感器加持
构建全焦段创作能力
REDMI Note 15 Pro+的影像系统以“同档竞争力王者”为目标,通过旗舰级硬件与算法优化,实现了三摄无损五焦段的全能表现,让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都能拍出高品质作品。
主摄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光影猎人800专业高动态影像传感器,这款1/1.55英寸大底传感器大家都很熟悉,单像素约1um,支持OIS防抖,其最突出的优势是双原生ISO Fusion Max技术通过高低两档16倍差原生ISO融合输出,使画面动态范围达到13.2EV,是同尺寸IMX800的6倍,为超高静态画质、视频能力与原生HDR效果奠定基础。
配合上代一样的2.5X黄金长焦与超广角镜头,该机借助In-sensor Zoom技术实现8倍变焦比,支持 15mm、24mm、48mm、60mm、120mm五个常用焦段的像素无损拍摄,相当于随身携带 5 颗专业镜头。其中,2.5X长焦在人像拍摄中表现突出,可提供60mm/120mm的全/半身人像构图,搭配自研人像虚化算法呈现自然光学虚化效果;旗舰同款人像超清算法还能自动检测人脸并提升清晰度,有效改善因抖动或运动导致的模糊,让人像作品更具质感。
抓拍能力的升级同样值得称道:通过硬件升级与底层架构优化,实现0.6X-5X全焦段抓拍,配合光影猎人 800的原生高动态能力,支持零延时快门与前取帧技术,确保“所见即所得”;1秒30张的高画质闪电连拍,结合时域降噪技术提升清晰度,让每一刻灵感都能被精准捕捉。
前置影像的配置这次很有意思,有点出乎意料的升级的味道。REDMI Note 15 Pro+的3200万像素镜头进光量较上代增加20%,无论亮光下的细节清晰度、暗光下的室内低亮度表现,都有大幅改善,满足我们高质量自拍与视频通话需求。
整体来看,REDMI Note 15 Pro+的影像系统打破了同价位机型“参数堆砌” 的局限,通过旗舰级传感器、全焦段覆盖与算法优化的结合,真正实现了“随手拍即大片”的体验,让通勤全能机与“性能小金刚”变得更加实在,为用户的创作欲提供了充足底气。
超大容量与高效快充的黄金平衡
我们曾经说过,随着各家在快充方面的疯狂“内卷”,快充功率这个特质所产生的边际收益越来越低,210W能带来的体验毋庸置疑(如Note 12探索版),但从日常使用来看百瓦左右的快充已经够用,更大容量的电池反而是普通用户更关心的配置。所以,当时我们的忠告是:不一定要追最极致的存在,“顺势而为”也是一种智慧。这个观点,REDMI显然也明白。去年的Note 14 Pro系列,则选择了一条更理性和更有应用细分价值的路:超大电池容量和合适的充电功率,有效控制整体成本又完美支撑“青春全能机”和“高效工作机”的平衡务实。
这个思路,是成功的,REDMI Note 15 Pro+系列需要保持,并再进一步。
我们看到,REDMI Note 15 Pro+拥有的“黄金续航组合”非常有底气,7000mAh超大金沙江电池、90W 快充与22.5W反充,从容量、充电速度到应急补能全方位满足主流人群的需求。
这一续航实力的核心源于技术突破:首发小米第一代自研硅碳材料,以10%的硅碳含量搭配4.53V高压正极,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845Wh/L,创下REDMI手机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配合小米澎湃P3快充芯片,90W功率可实现47分钟满电,30分钟即可充至60%,大幅缓解充电焦虑;而7000mAh的大容量,实测DOU达2.04天,成为REDMI Note系列有史以来续航最强的机型。
值得关注的是,在容纳超大电池的同时,该机通过行业领先的CF-PACK封装技术实现了空间优化:将电芯保护板从竖向改为水平堆叠,配合低温注塑封装提升可靠性,再加上整机结构的全面优化 —— 提高屏幕尺寸、缩减主副板面积与电池仓壁厚,最终使机身厚度较上代减薄0.75mm,电池容量却比上代增加 800mAh,实现了“大容量不臃肿”的平衡。
应急场景下,22.5W有线反充堪称“及时雨“,这一行业最高的手机反充功率,通过3A及以上双端Type-C线,可轻松为手机、平板、笔记本乃至牙刷、音箱等设备补能,实测反充小米Watch S4,10分钟可续航4.2天,反充小米蓝牙音箱Mini,10 分钟可播放3.3小时音乐,实用性拉满。
此外,其在极端环境与耐用性上的表现同样亮眼。2.65V的低压关机能力,使其在-30°低温下的放电容量比常规3.4V机型高一倍,真正做到“越冷越能打”。而针对硅碳电池易衰减的问题,通过SEI膜柔性自修复技术、高强度铜箔与粘结剂,配合澎湃电池管理系统及澎湃G1芯片的优化,实现1600次循环后可用容量仍≥80%,确保五年耐用,让大电池的优势得以长期延续。
从技术参数到实际体验,REDMI Note 15 Pro+的电池配置既展现了硬核的研发实力,又精准击中用户对“长续航、快充电、能应急、用得久”的核心需求,在同价位段形成了难以替代的竞争力。
至于Note 15 Pro,电池容量依旧7000mAh,并保留了22.5W反充,只是与前代一样的45W的有线充电功率现在看起来还是有点慢了。
旗舰级观感与人性化保护的完美融合
REDMI Note 15 Pro系列的屏幕在尺寸、显示效果与交互体验上实现了全方位升级,以“旗舰同款” 的配置标准,为用户带来远超同价位机型的视觉享受。
全系搭载的6.83英寸1.5K分辨率全等深四曲屏,凭借优雅的大R角设计(角半径12.4mm,比例接近机身1/3宽),视觉观感无限接近iPhone Pro Max,2.03mm的窄下巴较上代收窄14.3%,进一步提升了屏占比与沉浸感。在动态表现上,120Hz刷新率配合480Hz触控采样率,兼顾了画面流畅度与操作跟手性;而2560Hz瞬时触控采样率与 AI湿手触控2.0技术,则让游戏、日常操作中的精准度得到保障,即便是特殊场景下也能保持流畅交互。
“户外神器”的称号在屏幕亮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该机采用小米旗舰同款发光材料,全局亮度达1800nits,峰值亮度更是高达3200nits,较上代有大幅提升。升级后的阳光屏4.0技术,能根据环境光动态调整显示区域的对比度与色域,扩展至屏幕最大色域并提升饱和度,实测在强光下显示面积≤25%时,可激发3200nits峰值亮度,让我们户外使用时的屏幕内容依然清晰可见,彻底解决了强光下看不清的痛点。
护眼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其采用DC+3840Hz PWM混合调光方案,能有效降低频闪,缓解低亮度下的视觉疲劳。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引入了旗舰级的多亮度校色,在100nits、600nits双亮度下进行原色屏校准,确保无论在峰值亮度还是常用亮度下,色彩都能保持准确,室内外场景色准如一。节律护眼2.0则能根据自然规律、时间、环境色温及App使用场景综合调节屏幕色温,并结合用户作息调整色温曲线,减少蓝光伤害。这些努力使其通过了莱茵硬件级低蓝光、莱茵节律友好、莱茵无频闪三项认证,还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视觉健康友好度S++”认证,将“小米青山护眼”落到了实处。
从显示效果到交互体验,再到健康护眼,REDMI Note 15 Pro系列的屏幕配置不仅参数亮眼,更注重实际使用场景的优化。在同价位段,能将大屏、高分辨率、高亮度与专业护眼技术如此均衡地融合,既展现了技术实力,也体现了对用户体验的深度关注,让用户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无需为眼部健康担忧,这无疑是其屏幕设计最成功的地方。
EF点评
显然,眼前的Note 15 Pro系列是REDMI又一次顺势而为的“平民英雄作品”,又一次突破市场原有规则的“青春心动作品”。如果说去年“很强很硬”的Note 14 Pro系列具备更全面的防护素质和更深刻的美学表达,从产品本身的金刚品质和整体服务来定义“耐用”这件事的新高度,那么今年的Note 15 Pro系列“更强更硬”,以顺势而定时势完成了“满是使命感的实用主义升华”。
我们也注意到,考虑到今年秋季“大哥”小米的数字旗舰会比往年来得更早(这话听着耳熟),所以包括REDMI Note 15 Pro系列在内的一众“小兄弟”也会在上市的节奏上考虑得更加紧密。但显然,小米体系对于整体产品布局节奏的把控,还是踩得很稳的。毕竟,对于一个成熟的头部品牌而言,这是早就规划好的事情,不会受各种突发的或意料之中的事件影响。所以,我们应该专注于产品本身的特点,尤其是那些它所针对的目标人群所真正关心的特点,这才叫“传播产品诚意的媒体责任”。
实际上,如同去年的Note 14 Pro系列肩负的任务一样,由于今年春季的时候我们依旧没有等到如更早之前惯例般的“新Note”,而年初REDMI Turbo 4和春季REDMI Turbo 4 Pro的登场则成功地抚慰了拥趸们的急切心态,所以,当Note 15 Pro系列这一REDMI年度中端强力作品在8月登场时,关注的热度早已到了一个波峰。如开篇所述,REDMI此举很有“在不变中定万变”的好手段。褒义,褒义。
还是那句话,从销量和口碑的角度来说,Note产品线在REDMI的“武器库”里属于绝对的主力,它并不比K系列的地位低(地位,不是定位)。换而言之,每一次Note产品线的代系更迭,都需要有赢得足够受众重视的特点。显然,REDMI看到2025年的市场还在红海里内卷不断,Note 15 Pro系列从每个细节上看都的确把堆料“内卷到了新高度”,相比去年的Note 14 Pro系列有过之而无不及。
总之,虽然2000元以下的核心市场对于每家品牌都是倾力投入的领域,但不可否认这个消费层面的市场很大程度上就是REDMI Note机型的传统优势领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显然,REDMI对Note 15 Pro系列尤其是Pro+后缀的顶配机型寄予的期望绝不仅仅是“与同价竞品争夺市场”那么简单。是的,这件“不简单”的事,从Note 13 Pro算起,REDMI已经干了三年了。
相关文章
8月21日9点30分,泰国总理佩通坦进入了泰国宪法法院一层大厅,并用微笑向现场超百家媒体致意。根据泰国宪法法院的要求,佩通坦将接受她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
2025-08-22 0
乾隆年间的一个夏夜,御花园里虫鸣唧唧,乾隆正摇着折扇纳凉,忽然瞥见石阶下窜过一只小老鼠,圆溜溜的眼睛在月光下闪着光。他一时兴起,捻须笑道:“纪爱卿,朕...
2025-08-22 0
您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
2025-08-22 0
您好: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软件加微信【添加图中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
2025-08-2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