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鄱阳湖干了:水位不足12米!水利工程争议20多年将建?难点在哪?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21日 14:01 1 admin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在2025年又提前进入到了枯水期,水位下降到了12米以下。

这不,关于鄱阳湖修建水利工程的事情,也是再次引发了大家的热议,然而呢?这还真的有一个新消息,那就是在8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提到了该问题,那就是: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进入可研报批阶段,浙赣粤运河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这说明什么?鄱阳湖水利建设又出现了变化,这是要建设了吗?争议了20多年要落地了?

鄱阳湖干了:水位不足12米!水利工程争议20多年将建?难点在哪?

的确,这鄱阳湖水利的问题争议很久了,而且是一改再改,在没有达到统一的界限之下,一直处于摇摆的情况,而这一次发布会的说明,似乎再次看到了修建的希望,这到底怎么回事?下面详细看看,首先说明一下鄱阳湖的水位问题。

鄱阳湖水位仍未重回12米!2025年又提前了

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其实这些年它的变化巨大,动不动出现了水位下降的情况,其2025年也是再次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8月上旬公布水位的时候,也是让不少人看到了,鄱阳湖真的是干旱太快了吧?

鄱阳湖干了:水位不足12米!水利工程争议20多年将建?难点在哪?

并且相对于常年来说,又出现了提前的情况,在今年8月8日5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下降至11.99米,跌破12米枯水位线,这意味着鄱阳湖进入到了枯水期,而且在8月下旬,大家也可以看到,其水位还是保持在11.5米以下。

基本都是呈现出没有上涨的模式,所以,一直是保持枯水位之下,而在进入12米以下的时候,当时根据时间节点来看,其也明确说明了,今年以来,鄱阳湖水位始终大幅低于常年同期。

鄱阳湖干了:水位不足12米!水利工程争议20多年将建?难点在哪?

进入7月中旬,星子站水位快速下降,8月8日退至12米以下,较常年平均提前87天,为有记录以来第三早(2023年7月20日、2022年8月6日),所以,鄱阳湖水位下滑之后,仍未重回到12米以上。

这都说明了,的确是少雨,当然,从实际情况也可以看到,鄱阳湖的主要水系,其实也没有水,它主要是来自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江河及博阳河、漳田河、潼津河等区间来水,经调蓄后在湖口注入长江,而在这些大水系之下,没有降雨的话,那的确是很难恢复上去,重回12米以上。

鄱阳湖干了:水位不足12米!水利工程争议20多年将建?难点在哪?

而且事实情况也是如此,很难有大规模的水输入,在我国出伏之后,其三伏天也结束了,但是长江中下游这一块区域依然保持稳定的高温少雨模式,一直被副热带高压所笼罩。所以,江西这一块区域没有雨水,包括周边区域的湖北,湖南等部分区域,也存在35度以上,甚至40度以上的高温,这也说明了要想恢复水位不简单。

所以,长江中下游这一块区域,大家看到江西比较干旱,这也是正常的情况。

从我国干旱数据图也可以看到,的确是比较干旱,在长江以南区域,都算是比较特殊的少雨地带,其他大部分区域整体较好,而长江以北区域干旱也不少,河南,四川,重庆等区域也是少雨水,后面降雨趋势出现,可能缓解一点,这就是鄱阳湖水位的变化问题。

争议20多年,鄱阳湖水利工程争议20多年将建?

的确,如果从2002年的“一号议案”开始算起,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之争持续至今已经有20多年了,结果这个项目还是没有定下来,而这一次看到说,按照江西省水利厅公布的说明情况来看,在2009年,江西省在向国务院提交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将“建坝”调整为“建闸”。

鄱阳湖干了:水位不足12米!水利工程争议20多年将建?难点在哪?

但同年,15名院士和学者联名上书国务院,提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存在“六大问题”尚未解决,包括水量调度、候鸟栖息地与食物链、水生生物迁徙、水环境质量等。随后,关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研究论证一直在进行中。

当然,也就是一直在建设,不建设之中进行讨论。而这些年来,看到鄱阳湖在气候变化之下,不少时候都出现了水位稀缺的局面,甚至可以说“难以保住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名号之下,不少人其实也支持建设,但介于鄱阳湖生态系统的变化问题,这也是争议的最大点,到底如何去衡量这个问题,成为关键。

鄱阳湖干了:水位不足12米!水利工程争议20多年将建?难点在哪?

这的确不可否认,由于鄱阳湖也比较特殊,其它是属于一个过水、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可以说变化随着雨水的转变非常强。

然而这些年全球变暖的疯狂发展是越来越激烈,人类在2023年,2024年连续创造了史上最热一年,世界气象组织预警在今年公开指出,可能在未来5年,人类还有创造史上最热一年的可能性,其超过1.5度气候临界点,这说明了气候的趋势越来越极端化,而极端性的高温,干旱,降雨在区间发展很激烈。

鄱阳湖干了:水位不足12米!水利工程争议20多年将建?难点在哪?

完全可以说是分布不均匀的模式,不说太远了,这夏季以来,其华北,东北,华南等方向出现了多少雨水,基本都是叠加的模式。

所以,这都说明了气候变化之下的极端化转变很强。所以,鄱阳湖也是气候变化之下受到影响的区域,而这一次的说明,看上去的确是有趋势了,而且在发布会上,也明确说明了,这个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为开放式全闸工程,自提出后便备受社会关注。工程功能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鄱阳湖干了:水位不足12米!水利工程争议20多年将建?难点在哪?

这一句话其实也说明了其修建的水利工程并不是想得那么复杂,属于“开放式”的,至少可以真正的影响。

那修建的难点在哪里?

无非这些年说鄱阳湖的修建难点问题,其实最为重要的就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比如:鄱阳湖区域有非常多的长江江豚,根据2022年全流域江豚科考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其中鄱阳湖区域约为492头。这数量占比极其的大,很多人担心的就是修建之后,会不会影响他们的活动。

鄱阳湖干了:水位不足12米!水利工程争议20多年将建?难点在哪?

所以,在最初建设大坝上也进行了调整,这一次说建设开放式的,可能性也是减少其影响。

说白了,其实最大的难点就是看看会不会影响鄱阳湖的生态系统,当下的话,按照这个说明趋势来看,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毕竟是提出来了,问题不大,只不过还是那句话,只有修建了才算是确定,这些年鄱阳湖的变化之下,的确很多人也是支持,但反对的也有存在,到底休不休,只有后续真正的开工了,可能才算是肯定的,这就是当下的情况。

#上头条 聊热点#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