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这么大年纪的书画大家,本该安享晚年,结果闹出这么一出家族闹剧。范曾生于1938年,江苏南通人,从小家学渊源,自称范仲淹后裔,早年进中央美院学中国画...
2025-08-21 0
一张照片把很多人的眼睛都拽了过来。跑道尽头,一架外形怪异的飞行器抬头站着,机翼端部的巨大旋翼不是老老实实竖在上面,而是明显能转向。懂的人一眼就明白,倾转旋翼。更让人精神一振的,是座舱里坐着人——不是模型,也不是小型无人机,这回是有人版。对国内航空工业来说,这一步,份量不轻。
直升机这门手艺,我们并不陌生。垂直起降,悬停救援,山谷穿行,几十年把直升机用到炉火纯青。可它的短板也一直扎眼。速度上不去,航程扛不住。黑鹰巡航280公里每小时,遇上远距离投送,怎么算都不够用。美军当年死磕了半个多世纪,硬把“直升机+固定翼”的思路啃成了现实。起降时竖着像直升机,平飞时旋翼转到前方,像螺旋桨飞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得离谱。
V-22“鱼鹰”就是在摔打中熬出来的,四十多年、五百多亿美元、外加一串让人心惊的事故,才换来今天的速度和航程。巡航接近500公里每小时,作战半径七百多公里,把两栖作战和远程突击的节奏彻底改了。它不是完美解法,结构复杂,维护鬼见愁,侧舱门还被限制。可它把那句老话掰弯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偏要两边都占一点。
美军也知道鱼鹰的问题卡在哪,后来推出V-280“勇士”,玩法换了个路子:发动机固定不动,只让旋翼和减速器倾转。这个改动看似小,意义很大,重量、风险、维护都往下走一截。V-280按公开指标,巡航520公里每小时,航程接近3900公里,能带12名士兵,成了美陆军“未来远程突击飞行器”的中选机。军迷之间常拿它当“天花板”。这回国内的有人倾转旋翼机一露面,大家下意识对上了参照系——起点不在V-22的老路上,直接往V-280的方向靠。
照片有限,但信息量其实不少。旋翼端装在机翼两端的舱体上,呈现出“分体式倾转”的特征,机体体量看着不大,更像一个用来试技术、磨算法的验证平台。座舱是实打实的有人布局,玻璃座舱盖的折线能看出为空气动力和视野让路。具体型号叫什么,哪家所牵头,有没有下一步的工程化节点,网上没有官方话术,暂时空着。就这点“能飞、敢飞、飞得稳”,已经把门槛跨过去一大截。
这玩意,我们到底需不需要。纸上推演很轻,真到南海和西部高原,账就不好算了。三亚到中沙,中段大海,单趟六百公里,岛礁上没条件给你中途加油。你必须有一个来回打满的家底,至少一千两百公里的往返。普通直升机硬撑,速度慢,油耗高,窗口期一缩再缩。倾转旋翼的高速和大航程,正好戳在痛点上。再看西藏、新疆,高海拔、低气密、气温极端,发动机出力掉得厉害。格尔木到拉萨八百二十五公里,沿线地形复杂,传统直升机每推进一段都得抠起降点。要是倾转旋翼能稳定运行,速度拉起来,效率上来,后勤投送、伤员转运、突击渗透都能多出一套打法。
它最难的地方,就卡在飞行模式切换。垂直升力到水平推力,发动机输出、传动系统扭矩、飞控律的权重,一瞬间在变。功率越大,力的冲击越凶,控制的复杂程度就翻倍往上叠。V-22出事故,很多时候不是飞行员手抖,而是这套复杂系统在极限边上“打摆子”。国内这次选“分体式倾转”,等于绕开了发动机跟着转的老问题,路选得明智。可难题还在那儿——高功率涡轴,传动系统寿命,飞控算法的鲁棒性,样样都得硬杠。拿直-20使用的涡轴做标尺,马力还够不上做重型倾转旋翼的底子。眼下露面的,更像“小步快跑”的验证机,先把架构、控制、配平这些“硬骨头”啃下来,再谈放大。
有人会拿无人机说事:国内不是早有彩虹-10、镧影R6000这类无人倾转吗。无人当然重要,侦察、巡逻、补盲,好使。可一旦上人,冗余、安全边界、飞控稳定性都要抬好几级。美军摸索几十年,都是用事故换条款、用条款换成熟。我们现在直接跳过“发动机整体倾转”的老路,照着V-280那套思路往前走,这是后来者的优势,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机翼梁位与机身连接处有明显加固,旋翼舱体外表圆滑,像是兼顾了气动和维护检修。起落架比例偏高,给地面转场和不平整场地留容错。机体表面涂层看着简洁,像是验证阶段未上复杂任务涂装。现场环境没有醒目标识,外界猜测很多,但具体地点、试飞科目、试飞架次,一律没有公开版本。这种低调,反倒说明节奏是稳的。
海上搜救,最缺的是时间。遇险点离岸几百公里,常规直升机要飞两三个小时,油箱还得精打细算。倾转旋翼跑起来,时间直接腰斩,还能多带装备、多带医护。再比如地震山火,山区高温低压,对直升机是双重打击。倾转旋翼平飞段速度高,窗口期就大,投送效率追上去,救援链条就紧了。这些地方,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是“来没来得及”的问题。
当然,系统是系统,体系是体系。飞得更快、更远,意味着基地布局、保障半径、航材储备、飞行员训练都要跟着改。地面拖车、起降场地、加注标准、火灾抑制,一串配套要一起上。战术层面也得重构。编队突入速度更快,步兵下机更迅速,突击-接应-撤离的连贯性更高,这套动作谁来指挥、跟谁配合,都要重新写在教范里。
有人担心安全,担心得没错。美军吃过亏,我们不该再重复。验证阶段最宝贵的不是“飞了多少次不出事”,而是“每次的边界摸到了哪儿、风险压到哪儿”。飞控律里容错要足够肥,传动系统寿命要用试验说话。风洞、台架、半实物仿真,这些看不见的工作,决定未来能不能把型号做大、做全、做得住。
也别小看民用空间,短途支线、海上风电检修、高铁沿线维护、极端天气下的医疗转运,倾转旋翼能干的活不少。城市和近郊之间不需要两千公里航程,但需要可预期的半小时直达。跑道资源吃紧的地方,垂直起降就是硬通货。当然,民用门槛另算一套账。噪音、成本、适航认证、保险费率,每一项都是现实绊脚石。可只要核心技术稳住,路线就不怕长。
这次试飞的意义,它不是“我们也有一个”,不是秀肌肉的照相。它更像一根里程碑,告诉外界:这条路我们选了,这个门槛我们开始跨。前面是漫长的试验-改进-再试验。军迷会着急,想快点看到量产、编队、列装。工程师不会急,他们知道算法的一行参数,可能要用三个月换一次。耐心点,给时间,给试飞场更多的蓝天。
相关文章
范曾这么大年纪的书画大家,本该安享晚年,结果闹出这么一出家族闹剧。范曾生于1938年,江苏南通人,从小家学渊源,自称范仲淹后裔,早年进中央美院学中国画...
2025-08-21 0
只需在脑海中想象说话,就能进行交流?科学家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一项重要突破,他们首次识别并解码了与“内心言语”——人们脑海中的无声独白相关的大脑活动,解...
2025-08-21 0
来源:环球时报 巴西《论坛》杂志网站8月19日文章,原题:从工厂到家庭:中国如何让机器人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中国,与机器人共同生活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
2025-08-21 0
近日,四川成都崇州市一对爷孙玩水时失联的消息引发关注。寻人启事显示,8月5日,53岁的爷爷与8岁的孙子在崇州市元通镇西河玩水时失联,迄今仍无下落。8月...
2025-08-21 0
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记者邹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
2025-08-21 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通讯员 俞智君以激光装备起家的华工科技,如今,光通信板块已占据半壁江山。华工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核心子公司华工正...
2025-08-21 1
8月20号消息,石头创新除敏级自集尘吸尘器——石头H50 Pro今日全新上市,拥有260AW飓风吸力、支持90天免倒尘、通过SGS过敏关怀权威认证。据...
2025-08-21 1
【机构预计2032年全球可折叠OLED屏幕出货量达1.246亿台】8月20日消息,Omdia预测,到2032年全球可折叠OLED屏幕出货量将达1.24...
2025-08-2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