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雁宝能源“过滤装置及具有其的降尘装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专利聚焦于露天矿加水系统相关的过滤技术,为洒水车过滤系统的...
2025-08-20 0
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视觉始终是认知世界最重要的窗口。从原始部落对太阳之眼的膜拜,到甲骨文在龟甲上的神秘刻痕;从敦煌壁画里飞天的飘逸,到山水人文在绢帛书画上的意境留白,人类不断拓展着信息传递的载体。
自1925年第一台机械电视机的黑白影像点亮伦敦实验室时,这方发光的窗口便深刻重塑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百年进化,它从笨重的黑白盒子蜕变为掌中轻薄的彩色“视”界。而此刻,在“科技第一城”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思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坦科技”)正引领我们走向更远的“视界尽头”,让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显示技术,真正“看在眼里,握在手上”。
本期《隐形冠军》节目将带您走进思坦科技的实验室,探索Micro-LED半导体显示技术,如何重新定义虚拟与现实世界的交互方式。
在著名科幻小说《三体》描绘的未来场景中,人类生活在地下城市,巨大的穹顶用逼真的全息投影模拟蓝天,城市里几乎所有表面都化身为显示屏,无线供电、飞行交通工具和智能机器人无处不在。这样的未来图景,正随着一项革命性显示技术——Micro-LED的崛起,加速向现实世界走来。
《三体》中地下城全息投影(图片来源:三体艺术插画集)
作为信息输出的核心载体,视觉信息占人类感知的80%以上。深耕显示行业三十余年的邱成峰博士告诉我们:“信息时代分为三个阶段,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显示作为视觉信息输出的终端核心方式至关重要。”
从科幻想象到技术落地,显示技术的百年历程凝聚了无数智慧。1897年阴极射线管(CRT)发明并于1922年开始商业化之路,1954年彩色CRT出现,笨重的CRT真空电子管屏幕真正意义上将“屏幕显示”带入家庭。因为笨重的体积与较小的尺寸又被称为“大屁股”电视/电脑。2000年左右,液晶显示器(LCD)开始普及。LCD本身不发光,依赖背光模组或环境光才能显示图像,主要用在计算器、游戏机、MP3等产品上。上世纪80年代,邓青云教授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实现了自主发光,为轻薄显示屏幕打开了大门,并在2010年后随智能手机的爆发而走红。然而,OLED有机材料的特性导致其寿命有限、亮度难以突破2000尼特、功耗较高,在户外可视性及续航上存在瓶颈。
人们不禁追问:是否存在一种技术能同时解决过往显示产品的所有缺陷?答案指向了Micro-LED。
几种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对Micro-LED的研究源于一次交叉学科的探索,”深圳市思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召军博士回忆道。约18年前,他在全球显示领域三大圣地之一的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在郭海成教授(显示领域)和刘纪美教授(LED领域)两位资深教授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将显示技术与LED相结合。
Micro-LED(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即微型发光二极管,其核心是将氮化镓(第三代半导体)无机材料的发光单元微缩至微米级(通常小于50μm),并高密度集成阵列。每个像素点都能独立定址、自发光。这项技术融合了LED的高效、长寿与半导体集成的精密,带来了革命性的优势:亮度可达100万~1000万尼特,功耗仅为LCD的10%和OLED的50%,响应速度极快、对比度与色彩饱和度卓越、寿命超长且稳定性极佳。
LCD、OLED、Micro-LED技术指标对比
“作为科幻迷,读到《三体》中对未来无处不在的显示屏世界的描写,我强烈地感受到,未来已触手可及,”刘召军博士不仅是一位资深科幻爱好者,更是全球第一篇Micro-LED领域博士论文的作者,该论文先后得到苹果、三星关于Micro-LED的原始专利引用。“这种未来感正逐步成为现实。例如奥迪等高端车型已搭载智能数字化大灯,能精准避开行人和司机;Micro-LED大屏也已在家庭影院领域崭露头角。我们正置身其中。”
刘召军 思坦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国家级特聘专家,香港科技大学电子系博士,南方科技大学电子系副教授
Micro-LED的制造是精密艺术的极致体现。普通的LED的像素点一个尺寸是1-2毫米左右,而Micro-LED在2.5微米。思坦科技的一个Micro-LED芯片里面像素点约200万颗,对生产环境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在思坦科技的“百级无尘车间”,每立方米空气中大于0.5微米的尘埃粒子不超过100个,是国内真正意义的首条Micro-LED中试线,研发的产品包括获得CES产品创新奖的10000 PPI芯片和正在攻关的全彩Micro-LED芯片。这些高精尖成果正逐步在厦门产线实现量产。
在半导体工艺中,光芯片与驱动芯片完成独立制备后,通过精密键合技术形成完整光学模组,随后封装至FPC软性线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最终构成可直接应用的显示单元。其亮度可高达1000万尼特,远超人眼承受范围,直视甚至会产生短暂光斑。得益于光波导技术的应用,光线在传导至人眼的过程中亮度会大幅衰减(通常衰减至千分之一到千分之四)。最终,入眼亮度被精准控制在几千尼特。这个亮度范围既能确保人眼舒适,又足以对抗日常环境光,提供清晰的AR图像。
作为AR/XR产品的核心显示部件,思坦科技自主研发且已量产供货的0.13英寸单绿Micro-LED显示模组具有640*480高清显示性能、300万尼特以上超高亮度、0.15cc极小体积的全方位技术优势。其外观与普通眼镜无异,通过将微型显示芯片与波导镜片集成,可实现实时语言翻译等交互功能。
搭载思坦科技0.13英寸Micro-LED微显示模组的AR眼镜
随着全彩显示方案的不断成熟以及后端应用生态的持续丰富,业界普遍乐观地认为,此类技术先进、形态轻便的AR眼镜,未来有望发展成为替代手机的“终极随身移动终端”。
但Micro-LED的潜力远不止于此。在医疗领域,其高精度特性可支持微创手术的可视化;在通讯领域,超薄柔性设计为可穿戴设备提供全新可能;在消费电子领域,从手表到汽车仪表盘到百寸电视的跨尺寸应用正在颠覆传统显示格局。当Micro-LED将每个接触表面转化为显示屏时,《三体》中“未来已来”的预言,正通过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实践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2014年,苹果公司收购Micro-LED技术创业公司LuxVue的消息震动全球显示行业,这一动作被视为Micro-LED技术将成为未来显示领域主导方向的明确信号。彼时,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刘召军已在Micro-LED领域深耕八年——他的博士论文从理论层面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而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之间,横亘着半导体材料、器件设计与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漫长技术积累。
“2006年刚接触这个课题时,完全没有可参考的资料。”刘召军博士回忆,从概念验证到实验室阶段成功,他花了近四年时间:从与导师探讨方案、绘制设计图纸,到亲手完成光刻、刻蚀等半导体工艺,每一步都需自主摸索。博士毕业的2010年,他成功在实验室实现Micro-LED发光,但真正将技术推向市场,还需等待八年。
思坦科技Micro-LED
这期间,刘召军团队没有急于商业化,而是俯身播种行业火种。他们撰写了国内最早一批Micro-LED技术科普文章,让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认识到Micro-LED的战略价值。同时联合TCL华星光电成立广东省Micro-LED联盟,推动中国显示行业对这一技术的认知。“作为科研人员、一个研发者、一个工程师,甚至一个大学的教授,我是有责任把这个新的技术来推向行业。”刘召军博士强调,“技术的发展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不如顺应时代潮流,共同推动行业进步,‘功成不必在我’。”他如此解释这段看似“为他人作嫁衣”的蛰伏期。
历史的伏笔在2018年显现转机。当技术积淀与市场机遇交汇,刘召军博士遇见了显示领域的宿将邱成峰博士,一位罕见拥有LCD、OLED、Micro-LED三代显示技术研发经验的资深专家。
邱成峰 思坦科技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国家特聘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平板显示技术博士后
中国虽是显示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利润却尽落海外。“LCD是美国技术、日本产业化,最后在韩国发展起来了, OLED其实走的是同样的道路,Micro-LED大概有三个起源地:美国的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江红星教授,英国的Martin Dawson教授做的有源驱动的、硅基驱动的Micro-LED,再就是我们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召军博士团队。刘博士在2020年拿到了国际信息显示协会的一个大奖——Peter Brody奖项,”邱成峰博士表示,“这是我们自己的Micro-LED技术,如果不能实现产业化,一定是一个遗憾。”这位香港科技大学平板显示技术的博士后,毅然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与港科大的“师弟”刘召军博士共同创业。
2018年10月18日,思坦科技正式成立。刘召军博士长于技术,邱成峰博士精于产业化运营,两人互补恰如齿轮咬合。
而产业化之路远比想象艰难。实验室成本可忽略,但工业化必须考虑成本与量产可行性。“生产线条件与实验室完全不同,首先要解决中试试生产的均匀度、一致性。”刘召军博士坦言,与时间赛跑是最大压力——苹果等巨头也在推进Micro-LED,若被拉开五年以上差距,市场机会将丧失。
创业维艰,刘召军博士给自己立下铁律:“不准请假、不准生病、不准不高兴”。他深知初创企业淘汰率极高,必须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而一个团队想要健康发展,情绪管理是重中之重,尤其是作为创始人,更要受得了委屈、耐得住性子,将负面情绪转化成正面能量。精神力不足的、信心不足的创业者,往往是被行业最先淘汰的。
2019年,世界首条Micro-LED中试线在深圳思坦成功运转。随着订单数量激增,2022年思坦科技投入10亿元分别成立厦门思坦集成科技有限公司和厦门思坦半导体有限公司(统称“厦门思坦”),作为Micro-LED的生产基地和芯片设计基地。2024年,厦门思坦量产基地正式投产,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实现率先迈入Micro-LED高速量产时代。
在超高清显示时代对画质和分辨率等规格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Micro-LED被寄予厚望。根据预测,2024年,全球Micro-LED市场规模将达14亿美元,未来将持续增长。2030年,全球Micro-LED市场规模将达93亿美元。
在这一新兴赛道上,中国正展现出强劲的追赶态势。2020年,中国Micro-LED专利申请量已跃居全球首位。2021年“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里面特别强调,第三代半导体是其重要内容,项目涵盖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应用、5G通讯、Micro-LED显示等关键技术。叠加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共振,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积极布局,共同预示着中国Micro-LED产业的高速发展期即将到来。
在这股浪潮中,思坦科技凭借深厚积累崭露头角。支撑其信心的,是扎实的“先发优势”。全球Micro-LED专利申请量名列前茅、产品性能与良率领先、背靠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思坦科技汇聚了多位国家级人才与地方领军人才,研发实力雄厚。2024年10月15日,一项由思坦科技与南方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攻关的重大成果——基于高功率 AlGaN 深紫外 Micro-LED 显示的无掩膜光刻技术,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这项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的Micro-LED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光电芯片及先进制造三大领域注入了澎湃动能。
从实验室的灵光乍现(0-1)到规模化量产(1-100,甚至是1-1000),是一条布满荆棘的攀登之路。思坦科技研发副总监张珂博士对此深有体会:“最初对Micro-LED亮度的要求仅是略高于OLED,如今为对抗户外强烈日光,需求已飙升至数百万尼特,实现了万级跨越。同时,面向如智能眼镜等应用,功耗控制变得极其严苛——电池必须极致微小以保证佩戴舒适,这给研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在攻克这些亮度跃升与功耗压榨的核心难点过程中,思坦团队锤炼出领先的技术实力。
经过创始团队近20年的原创技术积淀,思坦科技在国内率先建成首条Micro-LED专用中试线,打通了技术转化、材料验证与工艺优化的关键环节,构建起覆盖深圳总部(研发与IC设计)、厦门思坦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芯片设计)及厦门思坦集成(年产能百万套模组的生产基地)的完整产业链。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申请近900项知识产权,覆盖芯片、封装、彩色化等核心技术,构筑起坚固的技术护城河,形成了“产品开发+中试验证+规模量产”的高效体系,为持续创新与可靠交付奠定了基石。正是凭借在细分领域的极致专注与突破性创新,思坦科技成功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最终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科学家、企业家与工程师的多重身份中,刘召军博士更倾心于“工程师”的称谓。从高校到企业,他感受到使命的升华:“在象牙塔中探索,更多是为满足个人求知的喜悦;而创立思坦,肩上承载的是沉甸甸的责任——用我们的能力,去实现大众的梦想,这份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的满足感,更为深刻。”
这条从香港实验室延伸出的产业化之路,见证着学者与工程师的接力跋涉。刘召军博士十八年厚积薄发,邱成峰博士三十年产业反哺,终让中国在显示技术变革的隘口,第一次握紧属于自己的光源。微芯虽小,其光渐炽;前路虽险,其志未移。
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新望表示,思坦科技有两个特点,一是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完美组合,刘召军博士具有原创的技术,还有科研成果来做基础支撑,邱成峰博士又有很好的产业化的经验,技术转化为产品有一个“达尔文鸿沟”,或者叫“达尔文死海”,跨越这个鸿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思坦科技比较成功的地方;二是中国的芯片刚开始还是受制于人,思坦在这个行业属于跟随发展,Micro-LED芯片的研发对我国芯片领域的整体发展都是很好的启发借鉴作用。“专注细分领域,不贪求大不好高骛远,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精做尖,拥有独到的技术、独特的发明,占领我应该占领的那部分市场,我觉得这个是很难得的。”
新望院长表示:“目前整个市场对显示、超微显示有了更高的要求,Micro-LED和未来的人工智能、元宇宙、人形机器人等产业都有很好地结合,所以思坦科技的产业前景可以说是非常广阔。”
相关文章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雁宝能源“过滤装置及具有其的降尘装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专利聚焦于露天矿加水系统相关的过滤技术,为洒水车过滤系统的...
2025-08-20 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石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双排横插布局结构石墨舟”专利获授权。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横插布局结构石墨舟,涉...
2025-08-20 0
证券之星消息,仁和药业(000650 08月20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提问:尊敬的董秘,您好!请问:仁和药业 子公司已研发成...
2025-08-20 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2025年8月15日凌晨2点30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肿瘤科医生黄丹丹的生命定格在了35岁,这位...
2025-08-20 0
央视主持人杨帆带着一家人去加拿大旅行,他把这段经历拍成视频发出来后,在网上引了不少争议。图片来源网络这事儿其实也说明,公众人物的私人行为和他们在大家面...
2025-08-20 0
2025年中,OPPO正式推出全新中阶机王——Reno14系列,延续"人像专家"的拍摄实力,同时加入AI智慧功能、全新芯片与续航强化,挑战同价位拍照旗...
2025-08-20 0
现在人们打棋牌麻将谁不想赢?手机微乐麻将必赢神器但是手机棋牌麻将是这么好赢的吗?在手机上打棋牌麻将想赢,不仅需要运气,也需要技巧。掌握的棋牌麻将技巧就...
2025-08-20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