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金羊网评:广东21条大礼包让商业航天从“跟跑”迈向“领跑”

抖音快讯 2025年08月20日 16:31 1 admin
金羊网评:广东21条大礼包让商业航天从“跟跑”迈向“领跑”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采用“一箭7星”的方式,将7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金羊网图)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以下简称《措施》)。《措施》从七大方面共提出21条措施,以抢抓商业航天和卫星互联网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市场化导向和应用需求牵引,充分发挥广东省终端应用场景丰富、产业配套齐全、市场机制完备等优势,构建发射牵引、星箭互促、空地服务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措施》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

当商业航天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赛道,广东以一份包含21条措施的政策“大礼包”,再次展现了其抢占产业制高点的决心。《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不仅精准锚定了卫星制造、发射服务、终端应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更以“真金白银”的支持和全链条的生态构建,为商业航天产业注入强劲动能。这既是对广东制造业根基与市场化优势的充分激活,更是推动中国商业航天从“技术突破”向“产业领先”跨越的重要布局。

以“政策精准滴灌”破解产业痛点。商业航天的发展,既需要技术创新的“硬突破”,也离不开政策支持的“环境”。广东此次出台的21条措施,最鲜明的特点是“靶向发力”——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瓶颈,给出具体解决方案。例如,对卫星应用终端制造产线最高奖励1500万元,直指终端量产能力不足的短板;对全球地面站网节点按投资总额10%支持,单个企业年度最高1000万元,则为企业布局全球服务网络扫清了资金障碍。

这种精准性更体现在对“创新链”的全周期支持上: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部署,到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建设,再到技术转化应用的推动,政策形成了“研发-转化-产业化”的闭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明确将卫星应用终端的产线改造纳入省级技改资金支持,这意味着广东将成熟的制造业升级经验复制到商业航天领域,用工业化思维推动航天产品的规模化、低成本生产——这正是商业航天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一步。

以“生态协同思维”激活产业优势。商业航天不是孤立的产业,而是需要“星箭互促、空地一体”的系统工程。广东的政策巧思,在于充分发挥自身“终端应用场景丰富、产业配套齐全、市场机制完备”的独特优势,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一方面,支持卫星星座建设与地面站网配套同步推进,避免“有星无站”“有站无网”的碎片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打造商业航天应用“首场景”,推动卫星数据在公共服务、重点行业中的落地,让“天上的卫星”真正服务“地上的需求”。

这种生态思维在产业布局中尤为凸显:建设商业航天特色产业园,实现企业集聚发展;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形成从初创企业到龙头企业的梯队;支持设立专项基金、拓宽融资渠道,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资金保障。更重要的是,政策鼓励企业参与规则标准制定,这意味着广东不仅要做商业航天的“产品制造者”,更要力争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在全球竞争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以“湾区能量”助力航天梦照进现实。广东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布局,从来不是“单兵作战”,而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深度绑定。大湾区完善的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产业链,为卫星零部件、终端设备的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从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到海洋监测——则为卫星数据的商业化提供了广阔空间。此次政策中“推动卫星应用赋能公共服务”“扩大重点行业应用规模”等内容,正是对大湾区应用场景优势的深度挖掘。

从更长远看,这份政策的意义不仅在于推动商业航天本身的发展,更在于为“航天+”产业融合打开想象空间。当卫星互联网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将催生智慧农业、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新业态,为大湾区的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正如最高1500万元的产线奖励不仅是对单个企业的支持,更是对“航天制造集群”的培育,广东正以商业航天为支点,撬动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与数字经济的跃升。

商业航天的赛道上,速度与耐力同样重要。广东的21条措施,既给出了“真金白银”的短期激励,也铺就了“生态共建”的长期路径。随着政策的落地,我们有理由期待,这片诞生了无数创新奇迹的热土,将在星辰大海的征程中,书写属于中国商业航天的“广东篇章”。(金羊网 文/郭元鹏)

编辑:李芷涵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