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外卖大战烽烟之后:京东的“压力”与“潜力”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19日 01:34 1 admin

中时财经原创出品

作者:李 捷

编辑:张丽敏

制图:张宇萱

外卖大战烽烟之后:京东的“压力”与“潜力”

作为“外卖大战”中的三巨头之一,京东率先公布了最新业绩答卷。

日前,京东集团(以下简称“京东”)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收6578亿元,同比增长19.3%。日均收入较2024年同期增加近6亿元。

对于强劲增长态势,京东高层在业绩发布当晚的电话会上表示,增长动能主要源于“各业务板块都在加速增长”,且增速相较前几个季度均有所提升。

备受市场关注的外卖业务,在此阶段性的成绩单中充分展现。二季度数据显示,受到外卖等新业务投入影响,公司营业成本和经营费用大幅增加,导致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亿元扩大至148亿元。

某电商行业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指出,从营收规模来看,京东的核心基础依然稳固,但是新业务,尤其是外卖补贴带来的成本压力显而易见。下一步关键在于如何将依靠补贴吸引来的新粉丝转化为具有复购率的稳定用户,这或将成为京东未来实现规模飞跃的关键所在。


01 谁是业绩增长扛把子?


京东2025年第二季度的成绩单可谓瞩目。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达到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超出市场预期的同时,更创下近三年的最高增速。

毫无疑问,核心业务京东零售仍然是整体业绩的支柱。二季度,京东零售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占集团总营业收入近九成;依托自建物流体系,京东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发挥能效,单季度贡献经营利润139亿元。

尽管二季度恰逢“618大促”、国补和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包括3C数码家电和日用百货都在此时冲刺,但报告期内的经营利润率从2024年二季度的3.9%提升至4.5%,创下公司有史以来,促销季度最高纪录。

其次,作为京东旗下成熟的业务单元,京东物流的贡献突出。二季度,京东物流实现收入515.6亿元,为大盘贡献了19.58亿元的经营利润。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京东物流在海外仓这一块,已经落地23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今年6月18日退出全新自营的B2C快递品牌“JoyExpress”在中东地区实现“当日达、次日达”。

此前,包括交银国际、国金证券等多家券商都表示看好京东物流收入增长和利润空间。国联民生证券公司研报,随着京东物流加速全球化布局,看好公司继续保持国内一体化供应链行业的领先地位,收入有望保持稳步增长。

依靠零售业务和京东物流的稳定发挥,京东的基本盘依然扎实的同时,京东健康的业务也在加速发展。

作为京东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京东健康上半年总收入达353亿元,同比增长24.5%。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净利润高达35.7亿元,同比增长35%。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京东健康过去12个月的年度活跃用户数已突破2亿,显示出其在用户黏性方面的强劲表现。在医疗服务方面,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日均问诊单量超过50万,成为业内领先的在线医疗服务平台。在商家生态方面,京东健康已吸引超过15万家第三方合作商家入驻,构建了强大的供应链支持体系。

上述电商行业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指出,目前来看,京东的核心零售业务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物流和健康板块目前来看业绩贡献有限,但随着业务边界的拓展,未来或许会成为母公司业绩增长的“中流砥柱”。


02 新业务助力几何?


包含了京东外卖的新业务在二季度实现了营收138.5亿元,同比增长198.8%。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三位数增长是源自京东的外卖业务从0开始的拉动,无法作为长期增长的有效参考。

“很难说京东外卖具体给电商业务带来多少转化,但是从数据上看,二季度京东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都实现了超过40%的同比增长。这其中有外卖的功劳。”一位接近京东的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618大促”期间,京东外卖趁热打铁,外卖业务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官方数据,有超过150万家商家入驻了京东外卖,截至二季度末,京东的全职骑手规模也突破了15万人。

事实上,从2月份官宣下场送外卖以来,小半年时间里,京东外卖动作频频。

开局以“零佣金”的诚意打开市场,又帮助消费者将饮品价格“打下来”,咖啡、奶茶价格5、6元起步,征服了众多消费者;紧接着,掌门人刘强东亲自送外卖、请骑手吃火锅的一波宣传,加上给外卖骑手上五险一金的举措,屡屡登上热搜,将京东外卖的品牌声量成功放大。

但生意是生意,光靠激情很难持续,比理想更骨感的是财报中的数字。

时间维度拉长至上半年,京东新业务收入为196.05亿元,较2024年同期95.06亿元实现倍增;但新业务的经营费用增长更为迅猛,2025年上半年高达169亿元,远超2024年上半年的31.97亿元。这导致新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录得经营亏损-161.04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的13.65亿元,同比增亏147.39亿元。

对比公开数据,京东在一季度外卖业务尚未完全铺开时,新业务的经营亏损只有13.27亿元。但二季度“外卖大战“全面打响之后,新业务单季亏损陡升至148亿元。

此外,整个集团的经营利润也备受拖累。与去年二季度105亿元的经营利润相比,今年二季度整体经营利润为-9亿元,意味着新业务没有实现造血,仍依赖集团输血。

京东也意识到问题的严峻。在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提到将致力于“推动外卖,向即时零售和B2C电商的交叉销售”。

国内某券商从业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在这场外卖战中,目前没有赢家。各个商家虽然订单大增,但算下来却很少有赚钱的。而三大巨头真金白银的百亿投入,也导致三家的股票在过去半年时间内持续承压,徘徊低位。”


03 “长期主义”能否赢得未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6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8.5%。据此测算,京东在二季度的增速约为行业平均水平的2.6倍,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京东正在实践一条充满挑战的发展路径。

京东管理层也在电话会议上强调,公司正在以合理的节奏推进外卖业务的战略落地,尽管短期内投入较大,但其目标是通过规模效应和系统优化逐步改善整体效率。

研究机构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突破万亿大关,并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不难看出,京东重金投入新业务,核心目标之一正是要在这个万亿新蓝海中占据主导地位。

尤其是京东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保持较高水平,2025年第二季度的研发费用为99.20亿元,足见公司在技术创新和长期竞争力上的重视。

然而,挑战不容忽视。

根据公开信息及媒体报道,美团通过餐饮外卖业务构建了高密度的同城配送网络,2024年月均有单骑手336万,骑手日均配送量达25单以上。而京东体系下的达达拥有130万年度活跃骑手,京东骑手日均配送8—12单。

此外在技术层面,美团的AI调度系统在高峰期可实现每秒3000订单的毫秒级拆解优化,而京东的智能调度系统仍处于训练完善阶段,这直接影响了配送时效和用户体验。成本方面,美团的单均配送成本为4.13元,京东单均成本则高达8元。

而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预计到2025年末,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外卖的市场份额将呈现6∶3∶1的分布格局。在补贴大战高峰之际,美团外卖日订单量突破1.5亿,市场份额约60%;淘宝闪购&饿了么日单量突破9000万单,市场份额约30%;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市场份额约10%

这些数据都表明京东在配送效率和成本方面仍有显著提升空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外卖市场相对商品零售,是一个存量争夺战,没有人会因为哪家便宜而一次点三顿的量或者一天吃五顿,消费大盘不变,只是换一个入口,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平台而言是好事。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尽管京东为外卖烧钱的成本高昂,但确实在市场上掀起了波澜,现在断言成败为时尚早,后面就要看京东如何高效整合资源,将外卖和即时零售、电商业务相结合,实现协同效应。


理性|客观|独到

总监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

监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出品人丨王松才

主编丨周雪松 副主编丨张丽敏 李捷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