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新疆第一大水库:投资110亿建了10年,如今蓄水22.5亿立方!

抖音快讯 2025年08月19日 01:11 1 admin

昆仑山深处的叶尔羌河峡谷。

有一座164.8米高的大坝如银色巨闸横亘天地间。

这是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新疆目前最大的水库,蓄水达22.5亿立方米。

尽管花了才10年建成,耗资高达110亿元,却让一条狂暴了千年的河流温顺下来,给当地600万人过上了安稳、致富的日子。

新疆第一大水库:投资110亿建了10年,如今蓄水22.5亿立方!

叶尔羌河

新疆第一大水库有多硬核?

站在阿尔塔什大坝顶端极目远眺,108平方公里的库区水域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间。

22.5亿立方米的蓄水量,相当于80多个西湖的水量总和,比塔里木河干流年均径流量的一半还多。

这个数字背后,是10年建设周期里,5500多名工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用钢与混凝土写下的答卷。

大坝795米的坝顶长度,够两座埃菲尔铁塔并排躺下。

8000多个植入坝体的传感器,能监测到微米级的变形,让这座建在9度地震带上的巨坝,沉降率始终控制在0.3%以内。

新疆第一大水库:投资110亿建了10年,如今蓄水22.5亿立方!

阿尔塔什水坝

最惊人的是它的泄洪能力。

4319立方米/秒的流量,7天就能排空整个水库,足以抵御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从新疆三峡的称号,到南疆超级水塔的美誉,阿尔塔什的每一组数据,都在诉说它为何能成为改变南疆的关键棋子。

叶尔羌河的脾气,藏在当地一句俗语里,春天喊渴,夏天喊救命。

这条发源于喀喇昆仑雪山的河流,每年65亿立方米的水量里,有7成要在夏天以洪水形式狂奔而下,剩下3成却撑不起春天的灌溉需求。

新疆第一大水库:投资110亿建了10年,如今蓄水22.5亿立方!

叶尔羌河

1999年夏天,一场特大洪水冲毁了下游50万亩农田,40万人流离失所。

莎车县一位老人还记得,当时全村人抱着树干在洪水里泡了两天两夜,眼睁睁看着麦子被冲走,房子像纸糊的一样散架。

更无奈的是,从1954年到2010年,这样的特大洪水竟来了56次,平均不到一年就有一次"生死劫"。

为了防洪,塔吉克族、维吾尔族群众世代沿用砍树堵水的土办法。

每年汛期,90%的农村劳动力都要上堤,砍倒的红柳和杨树堆成临时堤坝,却往往抵不过汹涌的洪峰。

而到了春天,田里的麦苗蔫得耷拉脑袋,村民们要踩着薄冰凿洞取水。

这条河滋养出新疆最大的灌区,却也把600万人困在春旱、夏涝、秋缺、冬枯的循环里。

驯服它,成了几代人的执念。

新疆第一大水库:投资110亿建了10年,如今蓄水22.5亿立方!

水坝

10年攻坚,这群人啃下了世界级硬骨头

早在80年代,勘测队就盯上了阿尔塔什这个坝址,但一看地质报告就犯了难。

这里是世界上地质条件最恶劣的峡谷之一,94米厚的河床覆盖层像一层软泥,要在上面建164.8米的高坝,无异于在棉花堆上盖高楼。

更要命的是,这里处于9度地震设防区,相当于要给大坝穿上"金钟罩"。

2011年工程动工后,难题比预想的更棘手。

从最近的县城到工地,120公里全是盘山土路,运一台发电机组要走两天,成本直接翻倍。

新疆第一大水库:投资110亿建了10年,如今蓄水22.5亿立方!

水坝

高原缺氧让工人们头疼欲裂,最严重时,30%的工人来了没几天就打道回府。

2016年夏天,两次冰川堰塞湖溃坝洪水突然袭来,流量飙到历史极值。

正在浇筑的大坝基坑随时可能被冲毁,项目经理带着工人跳进齐腰深的冷水里加固围堰,整夜没合眼。

2019年11月19日,当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这座世界上最高的砂砾石面板坝终于封顶。

站在坝顶,建设者们说,这10年像一场梦,梦里全是钢筋的味道和机器的轰鸣。

新疆第一大水库:投资110亿建了10年,如今蓄水22.5亿立方!

水坝

从水患到水利:它到底改写了多少南疆现状?

阿尔塔什水坝的建立,让叶尔羌河的防洪标准,从不足2.5年一遇跃升到50年一遇,每年能减少1000万人次的防洪投入。

更神奇的是,通过精准调度,下游630万亩农田告别了靠天吃饭的窘境。

莎车县的小麦亩产从200公斤涨到370公斤,农民们第一次敢在春天放心播种。

如今,水电站755兆瓦的装机容量,每年能发22亿度电,足够80万户家庭用一年。

2024年夏天,4台机组满负荷运转时,连喀什的工厂都不用再限电。

生态的改变更令人惊喜。

每年3.3亿立方米的生态补水,让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林地下水回升了2.3米,红柳开花时,连候鸟都回来了。

新疆第一大水库:投资110亿建了10年,如今蓄水22.5亿立方!

农田

600万人的幸福账单:村民从抗洪到致富的真实故事

阿尔塔什带来的不只是安稳,还有好日子。

据统计,工程建设期间,光是阿尔塔什村就有80%的劳动力参与其中,从每天200元的零工到月入2万的机械操作手,岗位多到挑不过来。

整个工程累计吸纳了1.2万人次周边劳动力,培训出3000多名技术工人。

2024年,阿尔塔什村人均收入预计达2.5万元,比工程开工前翻了近10倍。

以前村民们怕河,现在盼着河,因为这条河成了钱袋子。

新疆第一大水库:投资110亿建了10年,如今蓄水22.5亿立方!

水坝

不止是水库:南疆的发展引擎

2021年最后一台机组并网发电时,没人想到阿尔塔什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依托它的调节能力,一个千万千瓦级的水光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正在规划。

白天用光伏板发电,晚上用水电调峰,多余的电还能抽回水库蓄起来,南疆要从缺电变成卖电。

这个想法正在变成现实。

2022年,阿尔塔什累计发电36.6亿千瓦时,超额完成目标,2024年丰水期,机组满负荷运转率达70%-80%,电力不仅够本地用,还能往外送。

如今,叶尔羌河的咆哮变成了发电机的轰鸣。

曾经的防洪堤成了观景台,孩子们在库区边放风筝时,再也不会听到长辈讲述洪水的恐怖故事。

信源:环球网 2025年8月17日关于“治水兴水看新疆|一座水利枢纽衍生的幸福”的报道

新疆第一大水库:投资110亿建了10年,如今蓄水22.5亿立方!

信源截图

结语

110亿,10年,22.5亿立方米。

这些数字串联起的,是一条河的驯化史,也是一群人的命运转折。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最动人的,从来不是它的高度或蓄水量,而是它让水患变成了水利,让靠天吃饭变成了有计划的幸福。

当叶尔羌河的水流淌过灌区、流过电站、滋养着胡杨林时,它流淌的不仅是水,更是600万人对未来的底气。

它证明,再狂暴的自然之力,也抵不过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而这份追求,永远是最动人的中国故事。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