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山东省2025年7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7月1日至7月31日,全省共报告法定管理传染病25种40047例,死亡52...
2025-08-18 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通讯员 宋亚波 常榕 王文龙
2025年8月15—17日,2025CACA华中整合肿瘤学大会在郑州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世界整合肿瘤学会(WAIO)共同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承办,湖北省抗癌协会、湖南省抗癌协会、安徽省抗癌协会及 CACA 相关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共同协办,多方协同为大会的顺利召开与成果产出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7+1”全国区域化整合肿瘤学大会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本次大会紧扣“肿瘤防治,赢在整合”核心主题,精心规划1个主会场与15个分会场,创新采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形式,为肿瘤领域同仁搭建起高效便捷的学术交流平台。
本次大会与2025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审会议同期召开,双重学术活动的叠加让这场盛会更具分量。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副理事长赫捷院士、沈洪兵院士、樊嘉院士、徐瑞华教授、朴浩哲教授、吴永忠教授、王瑛教授、张建功教授、程向东教授、石汉平教授、李平教授、强万敏教授,副监事长李强教授,秘书长赵勇教授,以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勇等重要领导嘉宾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伊文刚教授主持,为大会拉开了庄重而富有活力的序幕。
当“盘古开天,大地裂变。千流奔涌,尘积为原。息壤出陆,中州立磐。黄河流处,正看中原……医本无界,西学东渐。整合成舟,互补为帆……”的朗诵声响彻会场,2025CACA华中整合肿瘤学大会在樊代明院士牵头创作的《合之策(5)——医分中西,整合致远》中拉开帷幕。
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世界整合肿瘤学会会长樊代明院士表示,中国抗癌协会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学科覆盖最全面、行业影响力最深远的肿瘤学术组织,始终将推动中国肿瘤学界发展视为核心使命。他着重指出,过去七年间,协会以“建大军、开大会、写大书、立大规、办大刊、开大讲、进大学、绘大图、举大考、立大项、发大作、颁大奖、明大势、开大播、建大营、拓大疆、结大果”十七项重点工作为战略抓手,在学术研究突破、行业规范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等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收获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丰硕成果。
为更生动地阐释十七项工作的内在逻辑与协同效应,樊代明院士巧妙地运用了“珍珠项链”这一比喻。他强调,在 “整合医学” 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十七项重点工作如同散落在各处的璀璨珍珠,被有机串联成一条完整而华美的项链,形成了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我国肿瘤学领域的持续进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外,樊代明院士还特别指出,本次会议是 2025CCHIO“7+1” 办会格局中的关键一环。会议重点聚焦“中西医整合治疗肿瘤”前沿研究方向。他结合河南作为中医发源地的深厚历史底蕴,从独特视角深入剖析了中医的文化内涵与核心理念在肿瘤防治体系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中西医整合治疗肿瘤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宝贵思路。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赫捷院士指出,肿瘤防治已至转型关键期,需以《健康中国 2030》为纲,推动关口前移。他分享国家癌症中心在筛查、监测、区域布局的成果,强调整合医学是实现“从预防到康复”全链条管理的核心,期待华中探索适配区域的整合模式,为全国提供经验。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勇细数河南防控成果:建成三级防治网络,创全国首个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累计筛查超1600万人次,食管癌发病、死亡率双降,“两癌”筛查连续 8 年成民生实事,5年生存率超全国均值。他表示,河南将以整合理念为引,持续提升防治水平,守护中原百姓健康。
主旨报告 前沿成果
一、询证与精准并行,夯实诊疗基础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总院长李晔雄教授解读循证医学证据分级与治疗建议。结合淋巴瘤、乳腺癌案例,强调以高等级证据指导可治愈肿瘤诊疗,审慎用低等级证据探索,为临床决策立科学标尺。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肿瘤医院院长袁双虎教授分享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传统放疗“一刀切”弊端尽显,而基于 PET 扫描的个体化自适应放疗,使患者 OS、PFS 显著提升,为肺癌放疗开拓 “精准按需” 新路径。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食管癌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毛友生教授剖析中国食管癌现状。从筛查早诊到多学科综合治疗,梳理防控策略,为降低食管癌负担、提升患者预后指明方向。
二、防控与创新齐驱,拓展防治边界
中国抗癌协会安宁医疗专委会主委、湖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毛先海教授详解湖南癌症防控专项,从高危人群锁定到全流程管理,构建“早筛—早诊 —早治”闭环,为区域癌症防控提供可复制模板。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口腔颌面肿瘤委员会执行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郭伟教授聚焦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剖析其发病隐匿、进展迅猛特点,分享免疫联合治疗等新策略,为攻克这类罕见、难治肿瘤提供思路。
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委会常委、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李斌教授围绕周围神经侵犯对胆囊癌外科治疗的影响,从解剖机制到手术策略优化,解析如何降低神经侵犯带来的复发风险,提升胆囊癌根治效果。
三、体系与探索共进,驱动防治升级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常委、湖北省肿瘤医院张敏教授介绍湖北癌症防控实践。从织密防控网到打造攻坚样板,汇报阶段性成效,展现整合资源、协同作战在区域防控中的力量,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委员、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刘欣教授分享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多原发与不明原发肿瘤篇),详解国内首个 CUPⅢ 期试验(Fudan CUP - 001),90 基因检测指导的部位特异性治疗,将无进展生存期从 6.6 个月提至 9.6 个月,为疑难肿瘤诊疗开辟新径。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医院石玮教授探索祛邪扶正兼施的溶瘤病毒疗法,针对难治性晚期恶性肿瘤,解析病毒靶向肿瘤、激活免疫的机制,呈现新型治疗手段的潜力,为肿瘤治疗添新武器。
本次大会精心设置 15 个专题分会场,内容涵盖 CACA 中西整合大会、食管癌大会、口腔颌面整合大会、胆道肿瘤整合大会、华中产学研大会、科普专场暨 2025CACA 全域科普行动(河南站)、整合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大会等多个领域,全面覆盖肿瘤诊疗的关键学科与前沿方向。
作为 2025CACA 华中整合肿瘤学大会,本次会议以 “整合” 为核心要义,广泛汇聚全国肿瘤防治领域的智慧力量,在底蕴深厚的中原大地上搭建起高水平的交流协作平台。从前沿理念的深度宣贯到临床实践的深入研讨,从业界大咖的方向指引到各分会场的专业深耕,全方位推动肿瘤防治领域的多学科融合与全流程覆盖。展望未来,华中地区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深化肿瘤整合防治理念与实践,让先进理念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 “健康中国” 战略的推进筑牢肿瘤防治的中原屏障,守护更多生命的希望,书写肿瘤整合防治事业的崭新篇章。
相关文章
8月11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山东省2025年7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7月1日至7月31日,全省共报告法定管理传染病25种40047例,死亡52...
2025-08-18 0
8月的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灯光如织。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表演赛现场,十台人形机器人正随着《秦俑魂》的古乐舒展金属关节,3D打印的盔甲...
2025-08-18 0
南方财经8月18日电,针对近日“小米空调线上销售数量超越格力”的传闻,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回应称,按照相同查询条件格力仍然领先小米。奥维云网数据显示,...
2025-08-18 0
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身体转向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
2025-08-18 0
8月12日消息,据业内爆料称,全球模拟IC龙头及车用芯片大厂德州仪器(TI)近期向客户发出了涨价通知,此番涨价涵盖其旗下超过6万个型号,堪称德州仪器近...
2025-08-1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