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锐评|鸿蒙破围是一场集体冲锋

抖音快讯 2025年08月18日 20:55 1 admin

近日,华为相关负责人与腾讯、阿里、新浪财经、12306等生态伙伴共聚央视《对话》栏目,围绕鸿蒙操作系统展开讨论。这样的“全家福”,也被视为国产操作系统朋友圈越来越大的一个缩影。

锐评|鸿蒙破围是一场集体冲锋

操作系统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连接着智能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重要性不亚于芯片。这一产业却长期被国外企业牢牢把控,PC端Windows、macOS双雄争霸,移动端则被安卓和iOS统治。早在1999年,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就曾疾呼,“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如今,形势更显急迫——技术封锁的利刃寒光袭人;安卓系统“不再完全开源”的传闻越来越多,苹果系统封闭、垄断、高抽成让开发者有苦难言;去年7月的Windows蓝屏事件,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办公系统大面积瘫痪,更让我们直观看到了,操作系统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后果有多可怕。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有了自主性,才能有效地解决安全性”,操作系统不强,相当于“数字主权”不牢,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互联网大国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做强国产操作系统,不得不为。但这一过程,如芯片设计制造一样,难如登天。放眼望去,市面上的操作系统,基本上都是由Unix和Linux两大内核研发而来。于我们而言,基于这两个内核进行研发,技术底座就不具备自主性。可从零开始,抛弃成熟路线,在OS内核、编程框架、编程语言等核心技术自主攻坚,投资量、工程量十分浩大,心理成本更高。

最关键的,操作系统的竞争从来不是单点技术的突破,而是整体生态的比拼。当下,先发操作系统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应用生态趋于稳固,开发者偏好、用户使用习惯已经养成,后发厂商的突围异常困难。出于成本考量,软件厂商往往只会在系统活跃用户达到一定数量级时,才会主动为其适配;反过来因为缺乏软件适配,厂商开发的操作系统又难以积累用户,这就陷入了一个循环困境。

反观鸿蒙,5年时间、5个版本,1.5万应用、1000万终端数量、手机市场19%市场份额,这些数字背后,除了华为被制裁、封锁“逼”出的坚定决心,更离不开一众中国科技企业的携手同行。当然,操作系统的生命力,取决于能为用户和伙伴带来哪些体验和生态价值。各家纷纷下场适配鸿蒙,不仅仅是出于支持国产自研的使命感,以及由之带来的信息安全感,更是因为鸿蒙并非简单“平替”,也带来了发展新机遇。比如,在鸿蒙生态下,不同设备可以相互感知、无缝互联,缓解了跨平台协作体验不一致、数据不能同步的痛点。此外,随着AI时代来临,传统操作系统在适配AI应用上已有些力不从心,一场操作系统的全新变革与洗牌已然开启。而智能化,恰恰是“后来者”的优势所在。

过去,在国产操作系统上,我们吃过商业化不足、各自为战的亏,如今再出发,中国科技企业以一场集体冲锋,大规模、深层次地参与到操作系统这一数字世界核心基座的构建中,打开着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无限可能。这种自主攻坚、协力向前,远比成绩更令人欣喜。

锐评|鸿蒙破围是一场集体冲锋

中国科技突围,冲锋者绝非孤勇者。“缺芯”卡脖子,无数企业主动投入设计、制造、封测,中国芯片全产业链的架子一步步搭了起来,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AI浪潮中,DeepSeek横空出世,打压唱衰不断,中国各大互联网企业坚定接入,推动中国AI应用走进寻常百姓家;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宇树H1”“天工ultra”“松延动力N2”等你追我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机器人百花齐放的整体实力……自主创新的价值逻辑与合作共赢的竞争逻辑相互融合,指引着中国科技企业一次次远征。

创新不怕远征难。无论是国产操作系统的生态构建,还是未来产业的布局发展,前路的挑战还有很多。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团结向前,定能一次次吟起“轻舟已过万重山”,迎来一个又一个“山花烂漫时”。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