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从手摇电话到5G时代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18日 17:01 1 admin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从手摇电话到5G时代

1958年,牧民定居点安装上有线电话。图片由新疆图片库提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范琼燕

“喂喂,我已安全回到巡房,请站里放心。”1961年深秋的一天,在原哈密长途电信线务站苦水护线巡房,21岁的郭振岺对着黑色胶木听筒大声喊话,右手反复摇着电话机侧面的曲柄,这样的通话每天都会有。为确保新疆唯一一条长途电信线路畅通,1955年,苦水护线巡房设立,先后有20多人像郭振岺一样在这里工作。

“每天至少要通过手摇电话和站里保持3次通话,两次是测试线路是否正常,一次是报平安。”回想当年,现已85岁的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哈密长途传输局退休职工郭振岺感慨不已,当时用的是手摇电话,标准名称叫磁石电话机,因机身右侧面有一个“L”形状的摇把,人们都习惯叫它“摇把子”电话。

郭振岺自1960年4月入疆在哈密邮电局参加工作的20多年中,几乎天天都与手摇电话打交道,那时,郭振岺出门也会背上电话,回来再把电话插头插上。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新疆基本都是单位或集体安装有电话。群众要打电话必须去邮电营业厅挂号、排队、等待,若要打个省外长途电话,还得通过县、市、自治区等多个总机转接。

在乌鲁木齐市邮电局工作的赵全红,每天要在交换机前插拔数百次插头。“最远的乡邮所,打一次电话得中转三四次,喊得嗓子冒烟。”上世纪90年代,她参与了全疆首批程控电话的安装调试,当看到数字信号取代人工转接时,这个在机房守了10年的姑娘红了眼眶。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让使用了几十年的手摇电话退出历史舞台。

此后,电话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装电话热”吹遍天山南北。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呼机、“大哥大”等通信设备登台,又陆续被新产品淘汰。斗转星移数十载,安装电话不再是难事,手机已是人人必备。

进入新世纪,通信技术步入快车道,3G、4G、5G、5G-A迭代升级速度之快,更使通信网络迎来翻天覆地的变革。

2018年,当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和田于田县分公司员工艾力·喀迪尔和同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架设起3G基站,网络信号首次覆盖克里雅河畔的达里雅布依新村,这个最远沙漠村实现了“隔山隔沙不隔音”。村民们端着茶水、捧着瓜果来道谢,笑得合不拢嘴。

后来,村里的通信一步步升级,2021年开通4G网络,2024年开通5G网络,几年时间,达里雅布依新村逐步走进全新的数字世界,这个最远的沙漠村与世界紧紧相连。

如今的新疆,无论在高原峡谷、雪山之巅,还是戈壁荒漠、丛林草原,通信基站无处不在。在海拔5380米的红其拉甫边防连,战士们用5G网络和家人视频共度春节;在阿勒泰的滑雪场,游客们戴着VR眼镜体验“云端滑雪”;在喀什的棉田,无人机搭载物联网,实时传回土壤数据……从手摇电话的“喂喂”声,到5G时代的“秒传”,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缩短了空间距离,更编织出一个各民族同胞携手前行的数字家园。

“在哈密伊吾县的算力创新示范区,一个超级大脑正在建设,在这里进行的运算不仅赋能本地,也开始向外延展。”郭振岺看着《焦点访谈》里新疆日新月异的变化,眼神里满是对往昔的回忆。

来自新疆通信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全疆5G用户已近2000万户。当年郭振岺悉心守护的那部手摇电话,如今静静陈列在中国电信新疆公司历史陈列馆的展柜中。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