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迈出关键一步,周五成果完成新型火箭发动机测试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18日 14:16 1 admin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迈出关键一步,周五成果完成新型火箭发动机测试

信息来源: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508/16/WS689fb7dea310b236346f1f39.html

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向其在本十年末将航天员送上月球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25年8月15日,工程师们在中国南部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完成了一次对其新型“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核心部件的静态点火试验。这次试验不仅验证了火箭设计的可靠性,更标志着中国在与美国并行的重返月球竞赛中,一个关键的技术节点已被攻克。

此次地面测试的核心是长征十号火箭的第一级原型。在周五下午的试验中,捆绑于一级助推器上的七台YF-100K煤油液氧发动机同时点火,产生了接近1000公吨的总推力,这是中国航天史上推力最大的一次发动机系统联合试车。在持续数分钟的燃烧过程中,一个复杂的传感器网络记录了海量数据,全面评估了发动机集群工作的稳定性、结构设计的强度以及箭体的热防护系统的性能。静态点火是新型火箭首飞前必经的“大考”,它在地面上模拟火箭起飞阶段最严酷的工况,旨在暴露任何潜在的设计缺陷,确保未来发射的绝对安全。

新一代“登月座驾”:长征十号的双重使命

长征十号并非现有火箭的简单改进,而是中国为满足载人航天需求全新研制的重型运载工具。它的设计体现了高度的模块化和任务适应性,拥有两种核心配置,分别服务于不同的战略目标。

用于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的完全体形态,将是一枚高达92.5米的庞然大物,其高度相当于一栋32层的现代建筑。该构型由一个核心级和多个助推器组成,起飞重量达到2189吨,能产生2678吨的强大推力。根据设计指标,它具备将一个至少27吨重的航天器组合体(包括载人飞船和月球着陆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的能力。这一运力是中国实现载人登月“两步走”发射方案的硬件基础。

该火箭的另一个重要变体,有时被称为“长征十号甲”,则是一个不带助推器的“光杆”版本。其高度约为67米,起飞重量约740吨,主要目标是近地轨道。该版本的一大亮点是其第一级被设计为可重复使用,在完成任务后能够垂直返回着陆。这将使其成为向“天宫”空间站运送航天员和货物的下一代主力工具,运载能力可达14吨,并有望显著降低中国的空间探索成本。预计,这两种构型的火箭都将在2027年左右具备首飞条件。

复杂的奔月路线图

这次成功的发动机测试,为中国规划的复杂而精密的载人登月任务铺平了道路。与美国“阿耳忒弥斯”计划使用单一一枚超重型火箭(SLS)发射所有组件不同,中国的方案更具灵活性,它依赖于两次长征十号的协同发射。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的计划,任务将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始。首先,一枚长征十号火箭将发射月球着陆器组合体,将其送往月球轨道。随后,另一枚长征十号将搭载三名航天员,乘坐新一代的“梦舟”载人飞船升空。两个航天器将在环月轨道上进行交会对接,这在人类航天史上将是首次在地球轨道之外进行的载人对接操作。

对接完成后,两名航天员将从飞船进入着陆器。随后,着陆器与飞船分离,执行复杂的动力下降程序,最终在月球南极的预选区域实现软着陆。在月球表面,航天员将展开一系列科学探测活动,包括驾驶月球车进行巡视勘察和采集月球样品。完成所有既定任务后,他们将乘坐着陆器的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并再次与等待中的“梦舟”飞船对接。航天员和月球样品将转移至飞船,随后飞船将启程返回地球。

此次静态点火试验的成功,证明了长征十号火箭的动力系统足以支撑这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它不仅是中国工程技术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也预示着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后,月球将很快再次迎来新的人类访客,而这一次,他们的旗帜上将是五颗星。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