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基础设施独角兽九章云极DataCanvas公司近日重申对构建普惠性AI基础设施的战略决心,宣布“未来三年将加速全球普惠性AI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扩大...
2025-08-18 0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发展,在多个领域上,我国已经逐渐赶超美日等发达国家。
不仅如此,我国还投资263亿修建了一座全球最大的海上机场,其规模甚至赶超日本和美国。
那么,我国为何要修建这个机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何助力?
我国投资修建的这座海上机场,是位于大连金州湾机场。
从体量看,新机场的“岛”并非近岸小堤,而是实打实的海上人工岛。
项目人工岛整体轮廓大致为长6.2公里、宽3.5公里的矩形,离岸最近距离约3公里,规划陆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
以陆域规模计,目标是“全球最大离岸式人工岛机场”。
这意味着它在占地维度上,对标乃至超越了人们熟知的“海上机场”样板。
不仅如此,新机场首期配置两条远距平行跑道,北跑道3600米、南跑道3400米,配套航站楼约50万平方米。
面向年旅客吞吐量4300万人次、货邮55万吨、年起降33万架次的保障能力。
飞行区等级则是按照4E/4F组合规划,远期预留扩建至四跑道、90万平方米航站楼、年8000万人次的空间。
截止到2025年上半年,累计形成陆域面积约19.15平方公里,完成工程总量达95.25%。
单日最大回填达26.33万立方米,北侧飞行区跑道区回填还提前40天完成。
而在下半年将会进入“关键攻坚期”,年底争取“填海收官、航站楼主体开工并完成主楼地下结构50%”。
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建技术上也是丝毫不含糊。
工程团队把“地基处理+桩基础”当作机场的“隐形脊梁”,强夯、碎石桩、真空联合堆载预压、高压旋喷等多工法齐上。
“一桩一勘一码”全流程数字管控、BIM可视化、上百万级监测数据回传,尽力把海上软基的变形和沉降“掐死在摇篮里”。
但也有很多人感到疑惑,陆地不香吗?为什么要去海上折腾?
实际上,这背后有两层现实考量。
大连市域山海相拥,可满足超大占地的新机场“平原级”选址并不多,距离主城普遍较远,整体交通与综合开发成本并不低。
相较之下,金州湾近岸海域具备成片可塑空间,既能摆脱市区束缚,又能与中心城区保持可接受的通勤半径。
公开信息显示,新机场与老机场、市政府的直线距离分别约20公里、27公里,整体在都市圈“一小时通勤”的合理阈值内。
而海上视距开阔、障碍物净空条件好,航迹飞越人口密集区更少,噪声敏感冲突也更容易协调,为高密度航班运行创造边际优势。
当然,海洋生态保护是“必答题”,这恰恰倒逼工程采用更严格的成陆与岸线防护技术路径。
护岸、防浪墙、真空预压等组合拳一起上,从源头把沉降和海洋扰动风险控制住。
但想要在海上造机场,也不是一件简单事。
海上机场的难点,不仅是把土石往海里“倒”这么简单,关键在于“倒得住、站得稳、承得起”。
但我国工程师,却一一选择克服这些困难。
面对深厚软土、陆域形成工法多样、交界面处理复杂等难题,工程师把强夯、碎石桩、真空联合堆载预压、高压旋喷、淤泥固化等“组合拳”发挥到极致。
利用超高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堆载高度可达约11.5米、单位面积压载重量约17吨,持续堆载约一年,把孔隙水压“榨干”、把地基层“坐实”。
航站楼采用“三向两次放射、六指廊”构型,目标把平均步行距离压到约8分钟。
国际区引入可移动玻璃隔断,像“乐高”一样灵活切换国际/地区联检资源,支持“同层无缝中转”。
同时,还利用“海水冷却+桩基地源热泵”,把“靠海吃海”的绿色供冷供暖体系做实做优。
但也有人好奇,投入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修建一座机场,到底值不值?
对任何城市而言,百亿级基础设施都是“全城买单”的长期选择。
老机场的边界已经看见,新机场提供的是“从容量焦虑到容量富余”的跃迁,为未来20—30年的客货航网扩展预留了天花板。
以大连为“海空双枢纽”,对东北三省一区是增量不是存量博弈。
东北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航空门户,承接日韩、俄远东以及跨太平洋货运网络的中转需求。
临空制造、冷链、生物医药、高端维修等链条才有“近岸高效”的比较优势。
新老机场“接棒”后,周水子片区如何更新、净空如何释放、产业如何转型,都会是一场更大范围的城市空间重构。
从长期看,这是把“核心功能挪到更适合的地方”的系统工程。
与日本的关西国际机场、香港赤鱲角机场以新加坡樟宜机场的填海工程相比,金州湾的与众不同。
不仅在“面积更大”,更在于它是在中国沿海复杂水文与季风环境下,采用更高密度的数字化与地基处理组合。
这样一来,就能够把沉降、差异变形等“老大难”压降到可控范围。
当然,称“超越美国日本”这种说法更像民间表达。
严谨一点,如果以“离岸人工岛陆域规模”作为单一比较维度,金州湾的规划目标确实位居前列。
但若以航线网络、旅客货邮吞吐、综合枢纽辐射力等综合指标,是否“超越”,还有赖未来几年航司网络、口岸开放、产业配套与市场培育的系统推进。
换句话说,“地”要先立住,后面才有“网”和“人”。
回看这几年,新机场从立项到用海审批仅用时28个月,创下了民航审批纪录。
从“筑岛”到“造楼”,把一堆冷冰冰的参数变成可落地的节点表,把“全球最大离岸式人工岛机场”的目标,从口号拉成了一条条可验证的工程曲线。
新机场对大连的重要意义,不止于“更大更强的机场”,更在于“把大连真正放在东北亚的路网上”。
而之所以选在金州湾,是因为这里既能给工程以尺度,也能给未来以想象。
等它起飞,起飞的不只是航班,还有一座城市的再出发。
相关文章
AI基础设施独角兽九章云极DataCanvas公司近日重申对构建普惠性AI基础设施的战略决心,宣布“未来三年将加速全球普惠性AI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扩大...
2025-08-18 0
8月16日,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在浙江举办,活动以“数字化赋能教育发展,新质力夯实人才根基”...
2025-08-18 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名单(2023-2025年 和全国性竞赛活动...
2025-08-18 0
8月15日至17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饮片质量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在郑州召开。会议以“守正笃实传承炮制精华,科技创新铸就饮片品质”为主题,吸...
2025-08-18 0
1、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今年下半年计划开通哪些国际航线?问政四川网友提问:成都天府国际机场2025年下半年计划开通哪些国际航线?T3航站楼最近有何进展?四...
2025-08-18 0
8月18日消息,美国芯片设计企业Normal Computing 近日宣布,全球首款热力学计算芯片“CN101”成功完成流片(Tape-out)。 这...
2025-08-18 0
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谷城东兴铸造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硅溶胶熔模铸造制壳设备”的专利,公开号CN1204801...
2025-08-18 0
“用完卫生间记得关门。”“要开着门通风。”家里常因卫生间门开不开吵两句。有人觉得关着门是 “讲究”,有人觉得开着通风更卫生。其实卫生间的门该不该关,不...
2025-08-1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