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2025-08-18 0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
1927年,斯蒂芬·茨威格的历史特写《人类群星闪耀时》描绘了14个改变人类历史的片段。
距离这本书出版尚不足百年,机器人的高速发展大大缩短了“星光时刻”更迭的时间。从能走到赛跑、从能动到连续空翻、从“展示用”到“好用”,身高、造型各异的机器人也迎来了群星闪耀的时刻。
8月14日至17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举行。三天的赛期内,机器人不止于炫技,更用538个比赛项目的比拼和沉甸甸的金牌展示他们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的决心。
8月14日,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比赛,它们是专业的
人形机器人到底是炫技还是真有实力?这样的疑问从它们诞生之初就有。不过,在本届运动会里,从工程师忙碌的身影可以看出,赛场上的机器人都是专业选手。
在场景技能竞技赛(酒店场景-清洁服务、酒店场景-迎宾服务)上,BIGAI-UNITREE战队的机器人以双足挑战轮式竞争对手。这意味着,该战队机器人要在底盘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保持重心稳定,缩短比赛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自主研发了CLONE闭环全身遥操作系统与“通智大脑”通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体框架,可以根据家具的高度精准设定机器人弯腰的程度,并且通过遥控器操作员的头显控制,指挥机器人起立或弯腰。
就在比赛前不久,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具身机器人中心实习研究员、“通计划”学生李逸旋刚刚提交了关于CLONE闭环全身遥操作系统的论文。前脚提交论文,后脚论文就跃出纸面“走”上赛场了。
此次运动会首金所在的群体舞蹈项目中,北京舞蹈学院与湖北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代表队派出9台全尺寸“兵马俑”机器人与真人舞者协同改编经典舞蹈《秦俑魂》,夺得首金。
徐钦是这些“兵马俑”机器人的工程师之一。他介绍,该舞蹈在编排中,舞蹈演员先穿上传感器跳舞,工程师录制数据后再转换成机器人能够识别的文件,最后拷贝到机器人身上运行。后续工程师还要调整机器人的关节角度。
单机舞蹈项目中,也有多支战队尝试让“钢铁战士”的舞姿变得更丝滑,例如松延动力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代表队通过定制化运动算法,首次实现传统舞蹈中“双槌交叉击打”“腾空转体”等连贯动作,演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BIGAI-UNITREE战队通过前期学习太极、武术、查尔斯舞、街舞、华尔兹等多种动作,在比赛时间内展示了多舞种实力。
在这个赛场上,每一枚金牌都意味着创造人形机器人在该领域的历史。或者说,人形机器人站上赛场本身,就是创造历史。
8月14日,北京,国家速滑馆,工作人员在对即将参加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的机器人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年轻的事业,年轻的心
在奥运会颁奖礼上常见的景象是,运动员拿到奖牌后,又把奖牌给教练挂上,感谢他们的付出。这个运动会上,奖牌也有“军师”的一半。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军师”年纪都不大。
在8月17日上午的4*100米接力复赛上,一支名为四维穿梭者联盟的战队派出了两种款式的机器人。记者了解到,这支战队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警察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生组成。
该战队带队老师之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系主任刘相权介绍,组建四校联盟参赛,核心目标是搭建一个跨学科融合的实践平台,结合信息科大的智能控制优势、警察学院的快速响应优势、华北电力的系统集成优势和地质大学的环境适应优势。
“只要能约上时间,我们就会来(场馆练习)。”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孙鸿飞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报名参赛的前两周左右,4所学校师生组建了参赛团队,前期先在各自学校分练,接近比赛日就约着时间到国家速滑馆适应比赛场地。
一位北京警察学院的本科生不是机器人科班专业出身,但“因为志同道合”,也加入了这个团队中。6月底正值期末考试阶段,每天除了上课或自习,队员们还要抽出下午的时间在学校和机器人一起跑圈,不断调试机器人性能,在合练之前保持良好的竞技姿态。
该学生提到,有队员的毕业论文方向为数字设计,恰好通过运动会来学习观摩赛场上机器人的前沿技术,并思考哪些优势技术可以与本专业相结合。
北京警察学院相关指导老师也提到,在当前公安的工作环境中,如果能够将机器人的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让这群有着钢铁身躯的机器人辅助人民警察应对多种复杂环境,将推动公安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率。
多位带队老师提到,比起参赛名次,他们更希望年轻学子能够在运动会中学习交流,积累实战经验。刘相权说,在专业领域,他更关心机器人在不同速度、路面下的步态稳健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高速奔跑下的硬件可靠性。
同时,他也关心学生们在面对机器人的突发情况时,能否冷静分析、快速调试,能否高效地协同团队处理突发情况。“这展现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核心素养和未来潜力,正是产业界急需的人才特质。这些‘门道’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刘相权说。
据了解,本届运动会选拔出70所学校的192支优秀队伍参赛,其中还有3支中学队伍。机器人这项年轻的事业,正吸引大量青年学子投身其中,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8月17日,国家速滑馆,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决赛现场,跑过终点的机器人。组委会供图
赢,不是终点
不久前召开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提到,要让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而本届运动会上,有的赛项名称就传达了机器人已“解锁”的应用场景:酒店、工厂、医疗空间……
根据赛会资料,设置场景赛的核心目的是验证机器人技术在真实生活与工业场景中的实用能力。酒店、医药、工业等场景直接对应智慧服务、医疗自动化、智能制造等产业需求。
在医院场景-药品分拣技能竞技项目中,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以336分的总成绩大比分领先第二名,获得该项目冠军。目前,该公司的Galbot机器人已在北京试点无人药房的智慧分拣,今年年底前,全国将有100家无人药房由这款机器人上岗服务。
8月17日,国家速滑馆,医院场景-药品分拣技能竞技项目中,正在抓取药品的机器人。组委会供图
加速进化全球化负责人李超逸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机器人走入千家万户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开发者的书里。此次运动会的足球赛中,绝大多数参赛队伍都使用该企业的机器人参赛,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动态路径规划实现无遥控操作全自主对抗。
本届运动会足球赛结束后将开源代码。李超逸开玩笑称,今年的冠军队代码一开源,在明年的比赛中,大家将会把比赛基础水平提高到今年冠军队伍的水平。“这也是迭代行业发展的一种方式。”他说。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也对媒体表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举办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公司计划下次比赛采用自主模式,进一步挖掘人形机器人速度潜力,推进在工业、科研教育、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中国通过《“十四五”国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而全球范围内,人形机器人已成为前沿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而本届运动会举办地北京,也以约占全国的1/3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跻身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全国前列。
未来在这片沃土上,将有更多人见证机器人的闪耀时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17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说到追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爆款”。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空调、冰箱……几乎每次跨界,它都能整出点不一样的东西。这一次,追觅把目光投向了高端电视。从目...
2025-08-18 0
冷战那会儿,美苏两国在核武器上较劲儿得特别凶。苏联在1961年10月30日试爆了那颗超级氢弹,代号AN602,西方叫它沙皇炸弹。这玩意儿爆炸当量达到5...
2025-08-18 0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窦世平)8月17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参赛主体的大型综合性赛事——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2025-08-18 1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记者余佩璇、田晨旭)7月23日至29日,北京市遭遇极端强降雨,北部山区突发山洪。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孙胡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
2025-08-18 1
【来源:参考消息】创新性突破!世界首台,研制成功我国在智能育种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将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
2025-08-17 1
据phys网8月16日报道,美国莱斯大学联合中国台湾地区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在kagome超导体中发现活跃的平面电子态,为量子材料设计开辟新路径。该成果...
2025-08-17 1
8月17日下午,陈平原教授作为第46场“夜光杯市民读书会”的特邀嘉宾,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发布受北京大学出版社邀约担纲主编的新书《AI时代的文学教育》,同...
2025-08-1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