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之后,催生和催婚也成为现在年轻人听到最多的话语。很多专家也给催生提出了不少建议,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话题。只是没有想到,就在大家...
2025-08-17 0
今天上午,黄河底部传来一阵沉闷而持续的轰鸣,随着最后一方泥沙簌簌落下,直径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探出,宣告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顺利贯通。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为组长的专家组认定该隧道为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其建造过程中高度智能化、机械化和绿色化技术的实施,推动我国盾构隧道技术往前迈出一大步,对水下交通隧道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全长约5.75公里,其中盾构段长约3.3公里,设计时速60公里,单洞双层隧道布置,是国内首条穿越黄河的单洞双层盾构隧道。
“总长163米、重5200吨,刀盘一转,威力十足。”中铁十四局项目部现场负责人周祥说,去年5月下线的“山河号”盾构机,专为征服黄河复杂地层而生。它搭载的“五官一脑”智能系统——超前地质预报、地层界面识别等装置,如同为钢铁巨龙装上“眼睛”和“神经”。盾构机长距离穿越粉质黏土、胶结砂层等叠合地层,刀盘极易结泥饼,区间段2000米范围内,不规则分布着大小不一的“钙质结核”,最大硬度达41兆帕,极易造成刀具磨损和卡泵现象。同时,盾构机开挖面积达240平方米,每掘进1环就会产生1200立方米泥浆,处理难度大。
项目团队自主首创“絮凝+提浓+压滤”系统组合工艺,每日泥浆处理效率提高50%,滤饼的含水率降低至30%以下,实现泥浆高效处理以及尾水循环利用和零外排。研发应用金刚石刀具、鄂式破碎机、双管路液压采石装置等,破解钙质结核等不良地质带来的施工难题。先后攻克开挖面稳定控制、穿越悬河大堤沉降控制、特大断面管片上浮控制、海量泥浆绿色高效处理等28项技术难题,实现最高日进尺18米、月进尺426米,创造了17米级盾构施工的世界纪录。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科技论文3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2件,总结形成17米级盾构施工成套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特大直径盾构的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使我国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是继“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济泺路黄河隧道后又一连接南北向的大通道。隧道建成通车后,能将两岸的通勤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4分钟,对提高济南省会城市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戴升宝 张素芬 摄影:崔健
相关文章
晚婚晚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之后,催生和催婚也成为现在年轻人听到最多的话语。很多专家也给催生提出了不少建议,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话题。只是没有想到,就在大家...
2025-08-17 0
2025年8月13日14时43分,中国航天事业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伴随着震天的轰鸣声,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
2025-08-17 1
在当今全球化商业浪潮中,中国品牌出海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海外市场的广阔机遇,促使众多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服装行业也不例外...
2025-08-17 1
金融界2025年8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佛山市高明星源机械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砂石骨料废粉的综合利用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2...
2025-08-17 0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航光电华亿(沈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的受电弓支架”的专利,公...
2025-08-17 1
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现场,很多观众打卡的第一站都是“冰丝带”南门附近的一座户外展馆——首程机器人科技体验店。记者8月14日晚探访发现,这里集结了20...
2025-08-17 1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氨燃料发动机的燃料喷射器”的专利,公开号CN120487...
2025-08-17 1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树脂包埋样本修复机”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223...
2025-08-1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