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一张图看懂特朗普芯片税杀招:美国消费者每台iPhone多掏120刀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16日 17:43 1 admin

特朗普在周五的公开讲话中,首次把“两周内对进口芯片征收关税”从私下讨论搬到台前。他面对镜头给出200%到300%的区间,没有提供技术细节,也未说明是否涵盖成品芯片、晶圆还是制造设备。白宫后续声明同样保持模糊,仅留下“先低后高”的节奏提示。市场于是把这句话拆解为:第一阶段可能象征性征收10%至25%,第二阶段再视企业回流速度加码。由于行政命令尚未起草,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只能让行业代表先填写问卷,问卷里连税号都空着。这种“口号先行、细则滞后”的操作,让跨国律师团队连夜加班,把同一条产品线拆成若干海关编码,试图在缝隙里寻找豁免空间。

一张图看懂特朗普芯片税杀招:美国消费者每台iPhone多掏120刀


【阶梯税率与政策空窗】
在同一讲话中,特朗普把钢铁和芯片并列,却给出不同逻辑:对钢铁,他强调就业;对芯片,他引用“国家安全”。这一区分引发程序争议。钢铁适用《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已有先例,芯片若沿用同一法条,需国防部出具报告,而报告尚未启动。另一条路径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可绕过国会,却容易被告上法庭。行业协会已准备两套诉讼方案:一套主张加税违反世贸最惠国待遇,一套主张程序瑕疵。由于法庭禁令可在生效前冻结政策,企业把第四季度订单提前到第三季度,空运代替海运,只为抢时间差。空运成本上涨三成,运输公司顺势调升报价,形成新的套利链。

【法律通道与诉讼预案】
上周的100%关税声明里,“在美设厂可豁免”曾被视作留后门。周五的讲话未重复该句,引发恐慌。半导体制造从破土到量产至少三年,企业担心豁免若消失,前期投资将沉没。三星、台积电、英特尔已分别公开或私下向商务部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正在评估”,没有书面承诺。投资机构把豁免概率下调至55%,并假设若豁免存在,需满足产能利用率、资本支出、雇佣人数三项硬指标。对冲基金据此调整股票权重:把封装测试板块上调,把无厂设计板块下调,理由是前者更容易在短期内用美国设备凑数,后者却离不开亚洲代工。评级机构也同步行动,把三家纯设计公司的展望从“稳定”调至“负面”。

【豁免条款与资本重估】
周五美股开盘后,半导体指数在十分钟内跌去1.8%,成交放出日均量三倍。做市商扩大价差,散户止损单触发算法卖盘,形成踩踏。拉姆研究跌幅最深,因其出货地集中在亚洲,市场将其视为关税直接靶子;英伟达跌幅相对小,因其产品可通过软件锁频降低单位价值,从而少缴税款。期权市场出现罕见现象:同一到期日、不同行权价的隐含波动率曲线倒挂,交易员押注“要么没事,要么崩盘”。收盘后,多家券商发布应急报告,用红黄绿三色标注供应链,红色为“无法替代”,黄色为“可转移”,绿色为“美国本土已足量”。苹果被标红,因为其高端芯片仍由台积电生产,短期内找不到第二条等量产线。

【盘中跳水与算法踩踏】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在周六的广播访谈中把关税比作“双刃剑”。他指出,若美国真把税率拉到300%,亚洲代工厂可把原本销往美国的产品转向欧洲、中东与东南亚,当地经销商会加价转售,美国消费者最终承担通胀。更关键的影响是生态:芯片制造需要光刻胶、硅片、特种气体,美国本土不掌握全部配方,若供应链断裂,回流企业仍需进口原材料,关税反而推高自身成本。他引用波士顿咨询2019年的测算:强制回流将使美国晶圆产能全球占比从12%跌到8%,原因是资本支出效率低于东亚。该测算假设政府补贴500亿美元,如今补贴未兑现,关税先行,结果可能更差。

【专家测算与成本转移】
波士顿咨询的旧报告再次刷屏。报告列出七种要素:设计、设备、材料、晶圆、封装、测试、分销,美国只在设计和设备占大头,其余环节依赖外协。若把300%关税平摊到最终产品上,一部高端手机成本增加120美元,销量或下滑15%。企业对策有三:涨价、减配、转移产地。涨价会压缩需求,减配会削弱体验,转移产地需要三年。报告暗示,最可能的结果是“产地不动、市场分流”:美国品牌把非美产能直接卖给非美市场,美国市场改卖中低端型号,利润池整体缩小。由于半导体设备折旧周期五年,资本一旦沉没,无法快速掉头,美国将陷入“高关税、低市占、弱技术迭代”的循环。

【旧报告新读与利润池】
苹果2023年财报显示,海外市场贡献六成以上收入。若关税落地,苹果需在本土组装全部芯片,产能缺口约每月两千万片,美国本土暂无代工厂可接单。库克在分析师会议中暗示,可能把Pro系列推迟发布,先卖库存机型。此举将把供应链压力传导给台积电,后者需决定是否为单一客户扩建美国厂。台积电董事会已把“政治风险”列入议程,讨论是否提高美国厂资本支出上限。若台积电选择观望,苹果或被迫转向三星,但三星5纳米良率仍落后,可能导致发热问题。品牌声誉与成本之间,苹果必须二选一。

【苹果个案与产能缺口】
美国大型科技企业的共同难题是海外收入占比过高。谷歌云、亚马逊AWS、微软Azure均依赖亚洲数据中心硬件,若芯片成本上升,其资本支出曲线将陡升,导致云服务报价上调。中小企业客户可能因此延迟上云,SaaS行业增速或从25%降至15%。风投机构开始重新评估芯片初创公司估值模型,把“关税敏感性”加入DCF,部分早期项目融资窗口被关闭。美国本土晶圆厂趁机索要更高政府补贴,理由是“若补贴不到位,关税也无法让产能回流”。国会议员则提出“芯片税抵免”草案,用税收减免对冲关税,但这又与特朗普的财政平衡目标冲突,形成政策拉锯。

【科技企业连锁反应】
结尾争议:特朗普的关税到底是“让制造业回家”还是“把市场推出去”?如果美国消费者愿意为每部手机多付120美元,亚洲代工厂将乐于在美国本土建厂,关税等于变相补贴;如果消费者拒绝买单,品牌将把高端功能砍掉,美国市场只剩低配版本,技术领先反而流失。政策制定者赌的是前者,资本市场押注后者,最终胜负取决于钱包而非口号。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