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16日 15:34 1 admin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 人文社

编辑| 人文社

«——【引言】——»

在海南文昌的海边,人们常常能看见那一座座高耸的发射塔架。

过去几年,从这里腾空而起的火箭,把中国的航天员一次次送上天宫,把探测器推向更远的深空。

而在2025年的夏天,文昌又见证了一个新纪录,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一子级的系留点火试验成功。

另外登月时间也已经确定,登月进入倒计时,而王亚平、刘洋这一次,有望成为中国首位“嫦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长征十号的实验

先来说说这次实验吧,从新闻报道中来看,试验现场巨大的轰鸣声震动大地,七台发动机同时喷射出接近一千吨的推力,却牢牢“拴”在地面,像一头被铁链锁住的巨兽。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火箭点火不就是发射吗?

其实不然,所谓“系留试验”,就是在地面上模拟最接近真实发射的状态,却不让火箭飞走。

这是一场只有火焰和轰鸣,却没有升空的“大彩排”。

别小看这一幕,它是长征十号系列火箭从设计走向实战的关键一步,背后意味着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又跨过了一道门槛。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差不多相当于把两三架满载的波音747客机绑在一起,发动机全速开动。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过去中国最大的发动机地面试车,也没有达到这样的规模。

由于国内没有现成的试车台能承受千吨级的冲击,科研团队索性把试验场搬到了发射场,用两百多枚巨型螺栓把箭体和地面牢牢固定,确保它只能喷火,不能起飞。

实验不仅考验发动机的性能,更考验多台发动机并联的稳定性。

七台发动机一起工作,就像七个人同时划船,必须步调一致,否则整个系统都会出问题。

通过这次试验,科研团队验证了发动机之间的协调控制,还测试了故障诊断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这些看似冰冷的技术指标,背后决定着未来航天员能不能安全飞向月球。

登月计划渐渐明朗

长征十号的定位很清晰,它就是为中国的载人登月准备的。

按照规划,这一型号有两个版本:长征十号,承担把航天员直接送往月球的任务,长征十号甲,用来执行空间站发射任务,还具备一定的重复使用能力。

这样的设计思路,既保证了登月的独立性,也让航天体系具备更灵活的应用场景。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图片来源网络

载人登月,不是单靠一枚火箭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除了火箭,还需要新一代载人飞船和月球着陆器。

就在点火试验前几天,中国的“揽月”着陆器在河北完成了系留试验。

这台着陆器是航天员真正要在月面依靠的工具,它能自主完成下降、着陆、起飞等动作,相当于月球上的“上下楼梯”。

这意味着中国的登月“三大件”,运载火箭、新飞船、着陆器,已经逐步进入实质性的联调阶段。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央视网曾公布中国探月工程“时间表”,中国将在2030年前将实现载人登月。

如今,随着火箭和着陆器的突破,这个时间表不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逐渐变得触手可及。

谁会成为中国的“嫦娥”?

每当说起中国女性航天员,人们总会想到两个名字:王亚平和刘洋。

刘洋是中国第一位飞天的女航天员。

2012年,她随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当年她的笑容成为无数人记忆中的画面。

王亚平是中国第二位女航天员,也是第一位完成太空授课的女性。

她在天宫里漂浮着,把水球变成晶莹剔透的“太空水滴”,让无数孩子第一次感受到太空的奇妙。

2021年,她再次飞天,在中国空间站度过了漫长的半年,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这两位航天员不仅是飞天的开拓者,也都曾公开表达过登月的期待。

王亚平曾经说,希望能在月球上给女儿留下一个“脚印”。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王亚平

刘洋也表示,飞天不是终点,她心里还有更远的梦想。

如今,中国登月进入倒计时,她们的名字再次被人们热议,是否会成为首批登上月球的中国人,甚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嫦娥”。

当然,能否入选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核。

航天任务从来不是个人荣誉,而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首批女性航天员,她们的资历和经验,让她们自然成为外界猜测的焦点。

从试验台到月球的长链条

载人登月,不是简单地“火箭点火、飞船升空、人登上去”这么直白。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它需要一整套环环相扣的环节。

火箭要把飞船和着陆器推到地月转移轨道,飞船和着陆器要在轨道上完成对接,航天员要从飞船转移到着陆器,再驾驶着陆器下降到月球表面。

直到完成科学实验或建点后,再从月面起飞,返回环月轨道与飞船对接,最后一同回到地球。

这一切每一步都没有容错空间。

美国阿波罗计划中,阿波罗13号就因为一次氧气罐爆炸差点酿成悲剧,幸好团队临危不乱才让航天员安全返回。

如今中国走上登月之路,同样要面对风险。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正因如此,每一次地面的系留点火试验,每一次着陆器的悬停测试,都显得无比珍贵。

航天员的备战

除了技术系统在升级,航天员们的训练也在不断加码。

第四批中国航天员已经增加了登月专项的训练内容,包括在低重力环境下的行走和作业模拟。

科研团队还在研发新一代的航天服,既要能抵御月球表面的高温和低温,又要方便航天员长时间工作。

王亚平和刘洋这些“老将”,和新一批年轻航天员一起,正在进行各种严苛的体能、技能训练。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登月并不是一趟“旅游”,而是一次高风险、高强度的科学探险。

在中国推进登月的同时,世界其他国家也在加紧布局。

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已经提出将在2030年前把航天员再次送上月球,印度、日本等国也都在推进各自的月球探测计划。

月球表面资源的勘探和未来利用,成为新一轮太空竞赛的重要方向。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的登月计划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它关乎科技实力,也关乎国际话语权。

梦想的脚印

每一代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个关于月亮的梦想。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牛郎织女的传说,月亮承载了太多浪漫和想象。

今天,当长征十号在地面喷射出千吨火焰,当“揽月”着陆器在实验场轻盈悬停,这个古老的梦想正一步步化为现实。

长征十号成功点火!登月进入倒计时:这两人有望成为首位“嫦娥”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当电视机前的我们看到中国航天员在月球表面插上五星红旗,那一刻会突然觉得,神话与现实之间,其实只隔着几代人的努力。

王亚平是否能把女儿的愿望带到月球,刘洋是否能完成心中的飞天延续,未来几年会给出答案。

无论是谁,都会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中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长征十号首次系留点火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大众日报——观澜亭|中国“嫦娥工程”和山东姑娘王亚平:跨越四千年的“奔月梦”

央视网——中国探月工程“时间表”公布 2030年前将实现载人登月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