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破解机器人产业瓶颈,北京这个训练中心年产百万数据

抖音快讯 2025年08月16日 13:54 1 admin

人形机器人作为最具潜力的智能载体,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生活与生产。而缺乏真实数据“养料”,已成为限制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的重要瓶颈。8月15日,在首钢园举行的石景山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开放日活动上,记者获悉,作为北京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该中心每年预计可产出超百万条高质量多模态数据,目前已为多家海内外的大模型企业、机器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

农业机器人将成熟的番茄采摘下来放进篮子,收纳机器人在床边整理被单,清洁机器人在卫生间洗刷马桶,管家机器人在阳台浇花……在数据训练中心内,108台机器人形态多样,包括具身双臂升降机器人、轮式人形机器人、单臂无人机、单臂四足仿生机器人等。该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占地3000平方米,创新性地划分为“九年一贯制”训练区和“机器人大学”场景区,围绕家庭康养、特种作业、新零售、汽车装配、机器人新餐饮等十大实景应用场景,每个机器人都在忙碌地完成各种场景任务,并对相应的动作数据进行采集。

对于机器人而言,数据为何重要?记者了解到,数据,尤其是高质量、多样化、贴近真实世界的多模态数据(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动作指令等多种信息),是训练机器人“大脑”AI模型不可或缺的“养料”。这直接决定了机器人能否真正具备在各种场景中都能顺利应对的通用能力。以“叠毛巾”这件看似简单的动作来说,机器人需要进行成千上万次,才能把动作数据“刻”进脑子里,形成标准化的知识储备。

石景山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运营方、睿尔曼公司创始人兼CEO郑随兵认为,要想实现让机器人走入生活,在解决操作能力和成本问题后,实现规模化应用以获取真实数据才能快速推动行业发展。“泛化能力依赖海量的‘真机数据’,而非仿真或小规模试验场。 缺乏真实应用场景产生的数据,是制约智能发展的根本瓶颈。”

破解机器人产业瓶颈,北京这个训练中心年产百万数据

为打造集核心技术研发、场景化应用测试、操作技能培训及生态合作于一体的前沿基地,3月28日,区企共建的北京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在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正式落地。中关村石景山园管委会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训练中心着重解决的是“跨场景数据通用性不足”“仿真环境与真实场景差距显著”“行业缺乏标准化数据格式与高效闭环迭代生态”三大机器人产业核心痛点问题。训练中心围绕十大真实应用场景开展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构建覆盖“数据-训练-验证-落地”的全栈式服务能力,拓展具身智能核心生态,汇聚产业链要素资源,助力打造技术共生、数据共享、商业共赢的创新生态圈。

据悉,训练中心汇聚了元客视界、艾欧智能、知行机器人、傲意科技、强脑科技等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十余家企业的先进技术与产品,联合构建起覆盖感知、决策、执行各环节的产业生态矩阵,并联动鹏城实验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产学研机构共同搭建具备“场景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应用验证”全闭环能力的智能训练场。郑随兵透露,训练中心产出的机器人数据,目前已经开始为海内外多家顶尖大模型、机器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奇茹

流程编辑:U022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