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5 日消息,据IT之家小伙伴投稿,荣耀 GT Pro 手机今天获得了 MagicOS 系统 9.0.0.136 更新。本次更新包大小 1.5...
2025-08-16 0
烈日炙烤下的金奈工业区,印度电信设备生产线又一次因高温限电陷入停滞。工人们蹲在尚未组装完成的基站旁,擦拭着零件包装盒,包装盒上“Made in China”的字样逐渐清晰。
与此同时,新德里商务部办公室内,官员们正紧急讨论如何应对全国性的手机短缺危机——这个由他们亲手制造的困局,正在反噬整个印度市场。
说来好笑,在印度官员不断的针对之下,中国手机在印度的市场却越打越开,印度的打压反倒成了他们本土企业的绞索。
2025年8月,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最新数据公布:中国品牌vivo以21%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出货量同比激增31%;OPPO以13%的份额紧随其后,增长24%;而饱受打压的小米虽下滑25%,仍守住13%的市场份额。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星仅增长2%,realme暴跌17%。中国手机三强合计占据47%的印度市场,几乎半壁江山。
与这份成绩单相对的,是莫迪政府持续多年的系统性打压。2024年10月,印度执法局突然冻结vivo办公室资金,以洗钱为由逮捕多名高管。
同年3月,印度政府对中国手机厂商提出三项苛刻要求:必须聘用印度籍管理层、采用印度经销商、与本地企业合作生产。
更早的2022年,印度政府甚至试图立法禁止销售12000卢比(约1026元人民币)以下的中国手机——这个价位段占据印度1/3市场份额,且80%由中国品牌主导。
讽刺的是,打压政策非但未能消灭中国品牌,反而重创了印度本土经济。当小米印度公司555亿卢比(约48亿元人民币)资产被冻结时,全印移动零售商协会公开抗议:“中国手机企业为印度创造大量就业和税收,打压将导致手机供应短缺!” ,而这次抗议也一语成谶。
2025年夏季,印度多地出现手机断货潮,经销商仓库里积压着本土品牌滞销机型,柜台前却挤满询问“中国手机何时到货”的消费者。
市场规律给了政治操弄一记耳光:印度本土手机产业在技术、质量和价格上全面落后,消费者用脚投票选择中国产品。即便在莫迪政府的高压之下,中国手机品牌依然通过本地化生产和渠道调整顽强生长。
打压中国手机品牌仅是冰山一角,2023年,印度通信部雄心勃勃推动“去中国化”,将华为、中兴排除在5G建设之外,引入诺基亚、爱立信等欧美企业。
然而到2025年8月,剧情出现戏剧性反转——印度突然要求电信运营商全面停用欧美设备,改用本土产品。
官员们很快发现一个尴尬现实:印度连光纤这种基础设备都无法自主生产。通信部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4G/5G基站设备几乎全依赖进口,其中光纤、传输设备等占进口额七成以上。
当欧美企业被驱逐后,本土企业Tejas Networks的年营收仅十几亿美元,且核心零部件仍需进口,根本无法填补缺口。
“我们的工厂能组装手机,却造不出基站芯片。”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内部报告承认————2024年印度通信设备进口额超过190亿美元,但本土化率不足30%。
这种技术断层导致恶性循环:运营商Bharti Airtel和Vodafone Idea负债超500亿美元,设备断供迫使其面临网络瘫痪风险,最终成本必然转嫁给普通用户。
印度手机工厂
更荒诞的场景在金奈工厂上演:工人如果拆开印着“印度制造”的通信机柜,就能看到里面整齐排列着中国制造的电源模块和光纤收发器。
印度通信部长不得不私下默许运营商通过东南亚第三方渠道采购中国设备,以零部件形式进口组装,这种“隐形妥协”让“印度制造”战略沦为国际笑柄。
2014年启动的“印度制造”战略曾豪言将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5%提升至25%,但十年后的今天,该比重不升反降至14%以下,而对华贸易逆差却飙升至992亿美元历史峰值——较战略初期增长35%,这些冰冷的数字揭穿了莫迪政府的自欺欺人。
深入产业链可见更残酷的真相:印度的手机产业能够完成整机组装,但半导体芯片、显示面板100%依赖中国。
光伏产业也收效甚微,尽管在政府的行动下,中国太阳能电池份额从90%降至56%,但核心材料仍由中国掌控。
制药产业更是一塌糊涂,长期以来,印度以低价的仿造药闻名全球,但其药物中的70%活性药物成分需从中国进口。
印度媒体指出,其本土公司的增值率仅6-30% ,印度的大部分工厂不过是在给中国零件装上印度外壳。
班加罗尔苹果工厂的“印度产”iPhone中,京东方供应72%屏幕,宁德时代提供80%电池,舜宇光学供给摄像头模组。
当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印度加征关税时,库克面临两难:印度组装的手机成本比中国高50%,但把生产线迁回中国又来不及。
这种依赖性源于系统性差距,首先物流成本就要占印度GDP的14%,这个数字是中国的两倍,也就是说,手机从港口到孟买的运费比深圳盐田港到孟买还要贵20元/台。
人工就更比不了了,印度的电子装配熟练工占比仅5%,而中国达25%。这也就导致了印度工厂的良品率75%,但中国工厂的良品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99%。
全球芯片短缺期间,中国通过“长短料调配”策略保住90%产能,印度工厂却减产40%。当莫迪鼓吹制造业崛起时,印度国产战机“光辉”因中国零件断供陷入研发停滞——这是印度制造业现状的绝妙隐喻。
政治操弄终难改写经济规律,印度每驱逐一家中企,就有数万工人失业、千万消费者选择受限;每强推一件本土设备,就有大片通信网络陷入瘫痪。
若继续对抗市场规律,印度的“国产替代”终将沦为自缚手脚的绳索。毕竟全球供应链如同精密齿轮,强行拆换中国这个核心部件,只会让整条贸易链分崩离析。
信息来源:
印度手机制造业雄心,遭“美国优先”重击——环球网
中国手机热销印度市场,三星下滑——环球时报
相关文章
8 月 15 日消息,据IT之家小伙伴投稿,荣耀 GT Pro 手机今天获得了 MagicOS 系统 9.0.0.136 更新。本次更新包大小 1.5...
2025-08-16 0
8月15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称“火箭院” 组织实施的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简称“长十系列火箭” 首次系留点火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取得成...
2025-08-16 0
有消息称抖音生活服务明日全国冲单。对此,抖音生活服务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独家回应称,8月16日是抖音生活服务推出的吃喝玩乐日。平台通过优质内容供给和相...
2025-08-16 0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一张疑似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的邀请函图片在网上流传开来。画面中,标语写着“Futurebound”,不少网友将其译为“未至之境”,配色...
2025-08-16 0
金融界2025年8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联航科电气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欧标直流充电桩SECC通信控制系统”的专利,授权公...
2025-08-1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