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米产品不断扩展,已覆盖到各领域中,比如智能家居、办公设备、日用百货、出行工具、运动器材等,不愧是以产品为主的品牌。小米一直都在打造全场景生态,已...
2025-08-16 0
GPT-5能耗惊人!一次回复耗电量,够15个灯泡亮1小时
近日,OpenAI的GPT-5人工智能模型引发全球关注,其强大的能力令人惊叹,不过,罗德岛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一项估算,也让GPT-5的能耗问题浮出水面。研究显示,GPT-5的功耗比GPT-4高出约8.6倍,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热议,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工智能发展背后的能源成本。
惊人的能耗数据:40瓦时背后的电力需求
罗德岛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测算得出结论:生成一个包含1000个标记(token)的中等长度GPT-5回复,最高可消耗40瓦时的电力,平均功耗略高于18.35瓦时。这是什么概念?18.35瓦时的电力,足够15个1瓦的LED灯泡持续照明1个多小时。
若以ChatGPT每天25亿次请求量来计算,如果这些请求全部由GPT-5处理,其能源消耗可能高达45吉瓦时。每天45吉瓦时的能耗堪称天文数字,一座现代核电站每个反应堆每小时通常产生1到1.6吉瓦的电力,也就是说,运行OpenAI的GPT-5所需电力,相当于两到三座核电反应堆的发电量,这些电量足以供一个小型国家使用。
相比之下,GPT-4生成同样长度回复的平均功耗仅为2.12瓦时,差距一目了然。除了OpenAI的o3(25.35Wh)和Deepseek的R1(20.90Wh),GPT-5的能耗远高于其他被测试的模型。
模糊的数据背后:缺乏官方披露引发担忧
尽管罗德岛大学的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但OpenAI并未官方披露GPT-5的能耗数据。这让外界对其真实能源足迹产生了更多担忧。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AI技术的普及意味着更多的服务器、更多的运算,也意味着更多的电力需求。此前,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的数据中心能耗问题就曾备受关注,而OpenAI对GPT-5能耗数据的缄默,无疑加剧了人们的担忧。
没有官方数据作为支撑,罗德岛大学实验室的估算虽然提供了一定参考,但也存在局限性。研究团队在测算时,由于OpenAI没有公布确切的部署细节,研究人员只能猜测其硬件设置。他们假定OpenAI最新的AI模型可能部署在微软Azure上托管的Nvidia DGX H100或DGX H200系统,通过将查询响应时间乘以硬件的估算功耗,才得出不同输出的瓦时数据。倘若Azure和OpenAI使用的是Nvidia的Blackwell硬件(速度快四倍),那么这个估算就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技术架构之困:复杂设计带来的能耗提升
从技术架构来看,GPT-5采用了专家混合(mixture - of - experts)设计,这一设计虽有独特优势,但也导致其能耗问题更为复杂。在这种架构下,并非所有参数都会对每个请求都处于活跃状态,所以一些简短(或简单)查询的功耗会降低。但它有一种推理模式,处理时间较长,这可以使相同答案的功耗提高五到十倍(即每次查询超过40瓦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强,功能越来越复杂,能耗也随之水涨船高。从GPT-3到GPT-5,OpenAI的模型在不断进化,其能耗也在持续攀升。这不禁让人思考,在追求更强大人工智能的道路上,我们是否应该更加重视能源消耗问题?未来,如何在提升AI性能的同时,降低其能耗,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或许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毕竟,技术的进步不应以过度消耗能源为代价,我们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人工智能真正为人类带来福祉,而不是成为能源危机的导火索。
相关文章
随着小米产品不断扩展,已覆盖到各领域中,比如智能家居、办公设备、日用百货、出行工具、运动器材等,不愧是以产品为主的品牌。小米一直都在打造全场景生态,已...
2025-08-16 0
文| 凭栏编辑| 凭栏前言在大众认知中,一个国家全年的GDP总值,并不能真正代表这个国家的实力,但人均GDP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是否达到发达国家标准。就...
2025-08-16 0
美国数据中心需求激增给电力公司提出了巨大挑战。8月14日,美国最大电网运营商PJM互联公司的独立监管机构Monitoring Analytics发布季...
2025-08-16 0
近日,一段“女子带五孩点一碗面多次免费续面”视频在网络上传播。视频中,面店老板指责一位女顾客续两次面不够,转头在平台给他打差评。此事引发网友关注讨论。...
2025-08-16 0
8月15日,据硅基流动消息,硅基流动大模型云服务平台SiliconCloud已上线阿里通义万相团队最新开源的视频生成基础模型Wan2.2,包括文生视频...
2025-08-1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