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16日 00:12 1 admin

前言

2003年6月三峡大坝首次开始发电,到今天已经运行22年了。

1994年三峡大坝正式开工建设,2006年主体工程竣工,这中间花了10多个年头,耗费了近2500亿元巨资。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三峡大坝是通过无数人民及专家的努力建成的,中华儿女看到三峡大坝内心会不由自主的升起一股自豪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一个问题被越来越多人提起:三峡大坝已经运行20余年,当初投入的资金回本了吗?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那张2500亿元的账单,您还记得吗?别急着算盈亏,我们不妨换个角度。

长江,这条流淌千年的生命动脉,曾被一道巨坝拦腰斩断。那一刻,伤口是清晰可见的:鱼群没了家,洄游路被堵死,有些物种命悬一线。库区初期的水污染和泥沙问题,也确实是刺眼的。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生态赤字,仿佛一张写着“未来”的欠条,一眼望不到头。

然而,这笔赤字并未被无限期搁置。一场旷日持久的“生态还债”随即拉开大幕。每年,数以亿计的特定鱼苗被投放回长江,像是无数生命信号在水中跳跃。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沿岸156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拔地而起,硬是将干流水质从浑浊拉回到可供饮用的Ⅱ类标准。就连曾被宣判“死缓”的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从不到百头,奇迹般地恢复到了两百多头。

如果说这修复是一笔“还债”,那么由此催生的“盈利”则更为宏大。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三峡的巨型水轮机每轰鸣一圈,都在为这个星球“存款”。它发出的清洁电力,累积下来替代了超过五亿吨的燃煤,直接避免了近15亿吨的二氧化碳冲向大气。

这笔环保账的收益,早已超越了三千多亿元的煤炭采购成本。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它更让中国在兑现“双碳”目标的国际承诺上,有了十足的底气。这种长远的绿色价值,何止是局部生态修复的成本能够衡量?它为我们赢得了更干净的呼吸,更远的未来。

如果说生态的创伤尚能被修复,那么百万人的迁徙,则是一笔无法用金钱精确衡量的社会代价。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为了给大坝让路,超过113万居民离开了世代耕耘的故土,那份连根拔起的疼痛,至今仍需每年投入近百亿进行后续安置与扶持。这份巨大的“社会负债”,沉甸甸地压在历史深处。

可这份“沉重”背后,又换来了什么?换来了长江中下游千万生灵免于洪水恐惧的权利。大坝建成前,特大洪水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沿岸城市的头顶。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1998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600亿。

而三峡建成二十年来,这噩梦再未重演。它的防洪库容如同一个巨大的海绵,累计拦截了近70次大小洪峰,单是2020年那次,就将滔天洪水削平,为下游规避了上千亿的潜在损失。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它保护着1500万人口和百万亩良田。这份“救命之恩”所带来的红利,早已将最初沉重的社会代价,反转为对更广阔国土生命财产的巨额投资。

从天险到黄金动脉

在三峡工程启动前,长江上游的航运效率,本身就是一道经济难题。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险峻的川江航道,暗礁密布,只有小型船只勉强通过,年货运量不足三千万吨,运费高得惊人,每吨高达120元。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区域发展“运输瓶颈”。

大坝建成后,这一切被彻底改写。它抬高了上游水位,将那些咆哮的“天险”变成了宽阔的“通途”。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如今,万吨级巨轮船队浩浩荡荡地直抵重庆,三峡船闸的年吞吐量早已突破1.5亿吨,增长近五倍。更关键的是,单吨货运费用骤降至35元左右。

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不仅直接刺激了沿岸商业的繁荣,更像一股强大的暖流,注入整个长江经济带,使其GDP贡献能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三峡,就这样将一个曾困扰多年的发展瓶颈,生生扭转为驱动中国经济高速运转的“黄金动脉”。

最后,我们回到那笔最直接的财务账单:2500亿元。在工程启动之初,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国家支出,让无数人心生疑虑。可当2003年第一台水轮机开始轰鸣,价值反转的齿轮便正式启动,且越转越快。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时至今日,仅凭发电这一项,三峡的累计电费收入就已稳稳超过4250亿元,这笔钱早已完全覆盖了当初的建造成本。但这还不是它的全部。

如果算上它替代火电,为国家节省下来的那三千多亿煤炭采购费,其经济效益更显得惊人。即便扣除每年数十亿元的设备维护和移民后续支持等持续投入,三峡也早已从一个“烧钱”的工程,反转为一个持续盈利、不断为国家贡献收入的庞大资产。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结语

所以,三峡的这本账,或许从来就不只关乎简单的收支平衡。它记录的是一次深刻的价值反转,一个国家如何通过长远的战略规划,将生态的扰动、社会的阵痛与经济的瓶颈,一步步转化为绿色能源、公共安全和区域繁荣。

这笔投资的真正价值,可能并不在于它赚回了多少个2500亿,而在于它从根本上重塑了一条河流、一个区域,乃至一个时代的命运。

三峡大坝“账本”出炉:运行了20余年,当初2500亿投入回本了吗?

文丨太阳当空赵

编辑丨太阳当空赵

信息来源:

1.《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超1.7万亿千瓦时》人民网2024-12-16 06:41北京

2.《三峡工程今年上半年运行情况良好》中国新闻网2025-07-04 11:11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