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2025中国多模态AI大模型座舱应用洞察:从功能堆砌到认知智能跨越

抖音快讯 2025年08月15日 18:06 1 admin
2025中国多模态AI大模型座舱应用洞察:从功能堆砌到认知智能跨越

2025中国多模态AI大模型座舱应用洞察:从功能堆砌到认知智能跨越


本文共2209个字,阅读需要6分钟。



在2025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千里科技与阶跃星辰联合打造的智能座舱Agent OS成为焦点。这款形似“金属蛋”的座舱不仅支持毫秒级语音交互、情感化表达,还能通过多模态感知主动调节车内环境、预判用户需求。这一场景折射出中国智能座舱领域的核心变革:多模态AI大模型正推动座舱从“工具属性”向“认知伙伴”进化。

2025中国多模态AI大模型座舱应用洞察:从功能堆砌到认知智能跨越


2025年初,DeepSeek大模型的开源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吉利、东风、广汽等车企通过接入DeepSeek,实现座舱交互效率提升60%以上。其核心优势在于:

技术架构突破:DeepSeek的混合专家(MoE)架构与多头潜在注意力(MLA)机制,使座舱AI在低算力环境下仍能实现多模态数据处理。例如,斑马智行元神AI通过端侧部署,将多模态交互延迟压缩至50ms以内,实现“纯车端”服务闭环。

硬件协同进化:智能座舱SoC芯片算力持续突破,CPU达400kDMIPS、GPU超3000GFLOPS、NPU向30TOPS迈进。芯驰科技数据显示,2025年20万元以上车型智能座舱搭载率已达100%,10-15万元车型渗透率突破70%。

生态合作深化:科技公司与车企形成“双轨模式”。新势力车企(如蔚小理)倾向自主研发,构建数据闭环;传统车企(如吉利、长安)则与腾讯混元、商汤绝影等合作,通过“技术赋能+场景适配”快速落地功能。例如,长安汽车基于星海大模型推出的“NOMI探索”功能,可实时解答儿童对路标、建筑的提问。


2025中国多模态AI大模型座舱应用洞察:从功能堆砌到认知智能跨越


多模态AI大模型通过融合语音、视觉、触觉数据,重构了座舱功能体系。当前主流应用可分为四大类:

1. 识别类功能:精准感知,降低操作门槛

案例:广汽ADiGO SENSE通过3D摄像头与麦克风阵列,实现手势控制与语音指令的协同。例如,用户挥手即可关闭车窗,同时语音调整空调温度,误操作率较传统方案降低40%。

用户效用:一线城市年轻男性用户对识别类功能接受度最高,其核心价值在于减少驾驶分心。IDC数据显示,支持多模态交互的车型,用户主动使用频次提升2.3倍。

2. 监测类功能:安全守护,预防风险于未然

案例:商汤绝影A New Member For U系统可监测驾驶员疲劳度与乘客健康状态。当检测到后排儿童入睡时,自动调低音乐音量、切换驾驶模式为舒适档,并规划沿途休息区。

性价比分析:监测类功能开发成本较低(约占座舱系统总成本的15%),但能显著提升用户安全感。调研显示,72%的用户愿为具备生命体征监测的车型支付溢价。

3. 用车服务类功能:场景穿透,打造“第三空间”

案例:千里科技Agent OS的“全融合地图”功能,将车道级导航与智驾SR地图深度整合,实时呈现周围环境、交通大数据及用户兴趣点。通勤场景下,系统可自动避开拥堵路段,并推荐沿途咖啡店。

市场反馈:用车服务类功能开发性价比最高(成本占比25%,但用户满意度提升40%)。一线城市用户平均每周使用此类功能达8.7次,远超娱乐功能。

4. 关怀服务类功能:情感连接,塑造品牌温度

案例:蔚来NOMI GPT通过长期记忆用户偏好,在雨天自动调暗氛围灯、播放舒缓音乐;奔驰语音助理能根据日程推荐餐厅并预约充电桩。

挑战与机遇:关怀类功能需海量数据训练,当前开发成本占比达35%,但用户需求尚未完全释放。预计2026年后,随着端侧大模型自我进化能力提升,此类功能将迎来爆发期。


2025中国多模态AI大模型座舱应用洞察:从功能堆砌到认知智能跨越


1. 舱驾融合:从“功能叠加”到“系统重构”

2025年成为舱驾融合关键节点。吉利星睿AI大模型已实现座舱与智驾系统的数据互通,例如当传感器检测到雨雪天气时,座舱自动调整HUD显示亮度,同时智驾系统切换至谨慎驾驶模式。南德大中华区专家指出,舱驾融合需通过ISO 26262功能安全认证,合规性将成为车企核心竞争力。


2. 端侧智能:隐私保护与实时响应的平衡术

端侧大模型通过本地化部署,解决云端推理的延迟与隐私问题。斑马智行司罗透露,其端侧模型可处理90%的感知-决策-执行任务,数据不出车端即可完成意图理解。预计2026年,支持端侧训练的座舱芯片占比将超60%。


3. 生态开放:从“车机互联”到“万物共生”

智能座舱正突破车辆边界,向生活服务生态延伸。千里科技Agent OS已接入美团、携程等平台,用户可通过语音订购电影票、预订酒店。星河智联FLOW·源大模型则通过多Agent框架,实现车家互联、移动办公等场景的无缝切换。


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多模态AI大模型成为核心驱动力。从DeepSeek的技术普惠,到Agent OS的情感化交互,行业正经历从“功能竞赛”到“体验革命”的质变。未来三年,随着舱驾融合、端侧智能与生态开放的深化,智能座舱有望复制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最大的移动终端入口。


而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发布的“AI 能力地图”,以直观、全面的方式集合了AI企业生态布局,将各类AI能力与企业需求精准映射,可以随时响应各类需求,促进产业上下游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助力中国人工智呢未来发展!

正在人工智能道路上深耕的创业者,期待能在AI能力地图中,找到最契合的合作伙伴!


*本报告基于当前市场情况和公开资料撰写,旨在提供有关技术的全面分析。然而,由于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本报告中的预测和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读者在使用本报告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审慎判断。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