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1.7米全尺寸机器人舞出秦俑军团气势,北舞联合科技企业惊艳世界赛场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15日 17:36 1 admin

身穿秦俑服饰的机器人迈着整齐的步伐,身高一米七的铁甲军团向观众走来。15日上午,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迎来表演赛群体舞蹈的决赛,北京舞蹈学院与湖北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代表队荣获金牌。一名人类舞者和九名机器人舞者共同上演了舞蹈《秦俑魂》,舞出了秦俑兵团的雄壮气势。

本端记者专访了这支作品的幕后缔造者,讲述全尺寸机器人走上舞蹈舞台的故事。

1.7米全尺寸机器人舞出秦俑军团气势,北舞联合科技企业惊艳世界赛场表演赛比赛现场。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和冠欣摄

全尺寸机器人舞出军团气势

人机共舞《秦俑魂》改编自中国古典舞的经典作品《秦俑魂》。该作品原本是一支独舞,本次参赛的舞蹈为人机共舞的群体舞蹈。在人类舞者的擂鼓声中,9名机器人秦俑逐渐苏醒,从迈着凝滞感的脚步起舞到最终自由舞动,机器人舞者不断变换队形,演绎出赳赳大秦的军团气势。

“《秦俑魂》的舞蹈共有三个表演层次。人类舞者击鼓,他穿着秦军将军的服装,统领机器人秦俑的表演。”北京舞蹈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高骞介绍,处于舞台中间的是四个打鼓的机器人,他们具有灵巧手,拿着鼓槌,根据音乐节奏做出准确的敲击动作,构成了这支舞蹈的第二个表演层次,“最前方是五个机器人是舞者,他们不断变换舞蹈动作并进行走位,组成不同的队形。”

为了让机器人的形象更加贴合秦俑,《秦俑魂》并没有采用身高1.3米左右的小机器人,而是选用了身高1.7米、体重70千克的大机器人。这无疑对机器人的活动能力、稳定性和协调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湖北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楼凯齐介绍,为了这次比赛,工程师对机器人的电机、零部件等硬件进行了全面升级,也在反复调试后优化了算法,为机器人起舞提供坚实的保障。

“动捕+算法”让机器人卡点行进

普通观众或许会以为,只要给机器人下发指令,它们就能完成相应的舞蹈动作,事实上,目前机器人原厂设置的基础动作还不能达到舞蹈动作的流畅标准。《秦俑魂》中的大部分舞蹈动作,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教师单思涵穿上动捕服采集完成。

1.7米全尺寸机器人舞出秦俑军团气势,北舞联合科技企业惊艳世界赛场表演赛比赛现场。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和冠欣摄

“机器人没有人类的平衡感,比如旋转、脚掌撵地的动作它们还做不了。”单思涵说,为了兼顾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和舞蹈表演的艺术性,主创团队对《秦俑魂》的舞蹈动作进行了精简,“《秦俑魂》本身展现的就是兵马俑复活时的状态,部分动作要求具有颗粒感和凝滞感,这也与机器人进行机械舞的质感非常契合。”单思涵说,当他第一次在测试场地看到9位机器人兵俑集体向前走,“扑面而来的压迫感,真的像大军团复活了一样,非常震撼。”

《秦俑魂》的另一大难点在于,如何让机器人舞者卡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整齐划一的走位并舞出队列。单思涵介绍,动捕视频完成后,他与工程师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和多次反复调试,双方把每一段音乐以秒甚至以半秒为单位进行切割,贴合在机器人的动作指令上。最终,9台机器人完美地完成了队形变化,从小方块到大方块的走位,再到横排的队列变化,都稳而不乱。

1.7米全尺寸机器人舞出秦俑军团气势,北舞联合科技企业惊艳世界赛场表演赛比赛现场。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和冠欣摄

楼凯齐介绍,机器人舞者还可以在行走过程中实时感知周边环境,“两台机器人在走位时如果感知到彼此之间的距离近了,它们可以自己做一些微调,通过算法纠正行进方向,以免走偏或撞在一起。”

科技与艺术高难度碰撞未来可期

北京舞蹈学院和光谷东智的这次合作,让艺术与科技激情碰撞。虽然目前人形机器人还不能像人类一样自由舞蹈,但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对此充满了期待。

1.7米全尺寸机器人舞出秦俑军团气势,北舞联合科技企业惊艳世界赛场颁奖现场,秦俑机器人身上挂上了金奖奖牌。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和冠欣摄

“舞蹈对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但如果我们能在这个领域有足够的研发能力,就能让机器人的技术应用在很多场景。”楼凯齐说,这相当于先挑战一件高难度的事,随后就可以把技术推广到其他行业和场景中。

高骞也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正在高速发展中,现在我们要对机器人舞蹈有一定耐心,但我相信没过多久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骞说,在现有的条件下,北京舞蹈学院希望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为科技加入中国的风格和传统文化元素,“这也是北京舞蹈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的责任和担当,我们要担负起在首都开创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使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轩,和冠欣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