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手机系统加快运行速度,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提升芯片性能、对系统底层进行优化等方法。不过在iOS 26系统中,苹果则使用了一种更朴实无华的实用方案——...
2025-08-15 0
还记得小时候对着电风扇说话,声音会变得很奇怪吗?其实,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玩一个更高级的"吹风游戏",这就是风洞实验。
2023年,当中国公开展示JF-22超高速风洞的技术细节时,国外同行都惊呆了——这玩意儿能模拟30倍音速,比第一宇宙速度还快。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项让全世界都羡慕的技术,竟然是从"炸房子"开始的。
说起风洞,其实就是个会吹风的大洞,专门用来测试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遇到的风阻问题。按速度分类,小于0.8马赫叫亚音速,0.8到1.2马赫是跨音速,1.2到5马赫属于超音速,超过5马赫就进入了高超音速范畴。
2012年,北京怀柔的JF-12风洞正式投入使用,这个家伙能吹出9倍音速的风,直接把当时美国最先进的7.5倍音速风洞甩在了后面。更厉害的是,JF-12的测试时间能达到100毫秒,而国外同类设备只能坚持30毫秒。
到了2023年,中国又搞出了更变态的JF-22超高速风洞,最高能模拟30倍音速,比第一宇宙速度还要快。这两个风洞组合起来,覆盖了5到25马赫的完整"飞行走廊",成为全球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
而且,面对这么先进的技术,中国这次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大大方方地向全世界展示了JF-22的技术细节。这种自信背后透露的信息很明显:技术已经领先到展示出来你们也学不会的程度了。
这个故事得从1955年说起。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后,马上开始布局高超声速研究。1956年,郭永怀也回国了,两位大师一拍即合,开始筹划中国的风洞事业。郭永怀特别有远见,他意识到脉冲型风洞的重要性,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学生俞鸿儒。
俞鸿儒接到任务时,面临的困境可以用"三无"来形容:无技术、无资金、无人才。更要命的是,他选择的技术路线是氢氧爆炸驱动,这是国外已经放弃的危险路线。为什么选这条路?很简单,因为便宜。
郭永怀给俞鸿儒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能死人伤人"。俞鸿儒对这个要求的理解很有意思:不能伤人死人,那房子应该是可以炸的吧?于是,接下来的几年里,俞鸿儒真的炸了好几次房子。
最严重的一次,实验装置的大零件被轰出去,直接打穿了厂房墙体。但俞鸿儒很镇定,因为他严格执行了老师的要求:每次点火前都要清场,确保人员安全。虽然房子炸了好几次,但确实没有伤到任何人。
经过10年的摸索和"炸房子"实验,俞鸿儒终于在1960年代末建成了JF-8风洞,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总成本只有8万元。作为对比,当时国内高校建造的类似风洞耗资80万元,足足是JF-8的10倍。
1968年,郭永怀在一次空难中殉职。人们找到他的遗体时,发现他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身体保护的机密文件完好无损。临终前,郭永怀把风洞研究的重任正式交给了俞鸿儒。
郭永怀曾经说过,风洞本来就是三代人的事业。他这一代负责打基础,俞鸿儒这一代负责铺路,第三代才有希望取得真正的突破。这个预言在几十年后得到了验证。
1999年,71岁的俞鸿儒把姜宗林引进回国,中国风洞研究正式传承到了第三代。2012年,在姜宗林的带领下,JF-12风洞通过验收,中国风洞技术终于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JF-12风洞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个能够模拟9倍音速的设备,采用了独特的爆轰驱动技术,突破了传统机械压缩的局限性。国际激波研究院创始人高山和喜作为第三方专家评价说,这个设备在流场区域、气流速度、试验时间等方面都是"世界唯一"的。
JF-12的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性能上,更体现在实用性上。它可以复现25到40公里高空、5到9倍声速的飞行条件,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提供了完整的测试环境。姜宗林也因此获得了美国航空航天学会2016年度地面试验奖,这是该奖项设立41年来首次颁给亚洲人。
2023年建成的JF-22更是将中国风洞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30倍音速的极限性能意味着它可以模拟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的极端环境,为空天飞行器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JF-12和JF-22的组合形成了完整的"飞行走廊"覆盖,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从5马赫到25马赫,任何高超声速飞行器都能在这个范围内找到合适的测试条件。这种技术能力的获得,标志着中国在高超声速领域从技术受制于人转向技术自主可控。
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突破改变了国际格局。过去,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严格的技术封锁,现在中国主动公开展示先进技术细节,这种角色转换背后体现的是技术自信和实力底气。
有了世界领先的风洞,下一步自然是要"吹"出点什么来。姜宗林团队利用JF-12和JF-22的技术优势,提出了驻定斜爆轰发动机的概念。这种新型发动机比传统发动机的热效率高出50%,而且燃烧更加稳定。
驻定斜爆轰发动机的技术原理虽然复杂,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优化燃烧过程,让燃料烧得更充分、更高效。50%的效率提升意味着同样的燃料可以产生更大的推力,或者同样的推力消耗更少的燃料。
这项技术的意义不仅在于发动机本身,更在于它代表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的完整创新链条。从钱学森和郭永怀的理论布局,到俞鸿儒的技术探索,再到姜宗林的工程实现,最后到第四代科研人员的应用转化,这是一个完整的科技传承过程。
现在,中国风洞技术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姜宗林虽然已经接近70岁,但他的学生们正在接过接力棒,继续推动这项事业向前发展。从钱学森提出高超声速概念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80年,三代人的努力终于在第四代人手中开花结果。
回头看这段历史,最让人感动的不是技术突破本身,而是科学家们的精神传承。郭永怀说要"为后人铺路",俞鸿儒坚持把自己的名字署在最后,姜宗林获得国际大奖后仍然低调务实。这种淡泊名利、甘当人梯的精神,才是中国科技事业能够薪火相传的根本原因。
从炸房子到世界第一,中国风洞技术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科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的接续努力。
今天的JF-12和JF-22能够傲视全球,离不开几十年前那些冒着生命危险"炸房子"的前辈们。
未来,当驻定斜爆轰发动机正式应用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为此铺路的人。
相关文章
让手机系统加快运行速度,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提升芯片性能、对系统底层进行优化等方法。不过在iOS 26系统中,苹果则使用了一种更朴实无华的实用方案——...
2025-08-15 0
荣耀手机用户注意了,进入8月中旬,MagicOS9又迎来了新一轮更新,那么最新版本号也是从MagicOS9.0.0.182升级到MagicOS9.0....
2025-08-15 0
8月14日,京东集团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截至6月30日,京东集团单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受业务扩张与营销节点的投入影响,本季度整...
2025-08-15 0
金融界2025年8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西道尔铝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铝土矿浮选尾矿废水净化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
2025-08-15 0
如果你希望不装传统机顶盒也能看电视,其实完全可行!这主要取决于你电视的类型、你追求的内容体验,以及你愿意投入多少操作成本。以下我按不同的电视类型和使用...
2025-08-15 0
金融界2025年8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科技大学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早强抗裂负碳型水泥稳定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
2025-08-15 0
金融界2025年8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网模型数据的分页检索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
2025-08-15 0
人形机器人,持续吸引眼球。2025年8月14日,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拉开帷幕,既有跑步、跳高、跳远、足球等人类传统体育项目,也有工...
2025-08-1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