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拆解京东健康财报:头部「虹吸效应」更强了!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15日 12:31 1 admin

导语:

昨天财报,又被京东健康秀了一把肌肉。

几个关键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总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4.5%;净利润35.7亿元,同比增长35%;
  • 年度活跃用户突破2亿,第三方合作商家超15万家;
  • 互联网医院日均问诊单量超50万;

可以说,不管收入利润,还是核心经营指标,均创后疫情时代最亮眼的半年度答卷。这和二级市场的反馈几乎一致,自今年1月以来,京东健康市值翻了整整一倍。

财报发布后,多个健康行业KOL社群里,关于06618的讨论都很汹涌,良医财经带来独家视角拆解。

01

先抛一个问题

为什么巨头们的财报都越来越猛?

不是只有京东健康在狂飙增长。

腾讯:Q2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10%。

网易:Q2营收279亿元,同比增加9.4%;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27.2%;

联想集团:季度营收1362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28.16亿元,同比增长22%,均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这个财报季,明显能发现,互联网和科技巨头们都杀疯了,营收利润双双创新高,这和普通人“生意难干钱难赚”的体感格格不入。

WHY?

原因很简单,一是巨头们现金流相对充裕,战略决策不易因生存焦虑而偏离,综合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强;二是在降本增效的务实风气下,头部的虹吸效应越来越显性了。

强者恒强,赢家通吃。

02

系统之间的竞争

“稳”字是医疗健康第一经营哲学

巨头间已经没有局部战争了。

表面的“赢家通吃”,其根基必然深植于底层的系统能力建设。尤其在AI技术深刻重塑产业格局的今天,竞争已非单点业务的较量,而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全面战争。

在偏冷的经济周期里,京东健康所展现的行业增量势能,甚至对头部竞品形成的商业虹吸,正是其系统能力的外化。

继续深剥内核,除了遵循京东集团“多快好省”的底层商业逻辑,这家公司对医疗健康赛道的特质吃得也很透,用六年时间主打一个“稳”字经营哲学。

京东健康在业务上稳扎稳打,敢于创新尝试,但不盲目跃进。

医药电商板块,持续优化供应链,提升商品丰富度和配送效率;医疗服务板块,扎实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打通线上线下闭环。巩固基本盘的同时,又积极拥抱技术创新,前瞻性地布局原生AI健康应用。

所以很多消费者,无论是日常药品的购买,还是应对突发疾病时的紧急购药需求,首先想到的就是京东健康,这种日积月累而来的信任感,构成了用户留存与价值提升的核心基石。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稳”比所有的“巧”与“奇”都更为珍贵,也更具挑战。消费者最终用消费投票,其核心吸引力就在于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稳”字。

反观行业大盘,各种短期造势、快速截胡流量、追风口、造概念、变赛道等层出不穷,纵然一时起势,浪花比比皆是。

京东健康这艘大船还是太“稳”了。

03

医药电商之稳:

强化「全渠道供应链」能力

医药电商是京东健康的基本盘。

作为“线上健康消费第一入口”,2025年,京东健康进一步强化【自营】、【在线平台】和【即时零售】的全渠道供应链能力,打磨三个模式间的协同效应。

通过不断拓展与行业领先的制药公司和健康产品供货商的合作,扩大商品供给,为合作方创造新的增长。截至2025年6月30日,京东健康平台上的商家数量超过15万家。

2025年上半年,京东健康在新特药首发、全渠道拓展和数字化营销等方面充分赋能合作伙伴。

其中,信达生物旗下减重创新药信尔美®,信立泰药业旗下高血压治疗新药信超妥®,强生公司旗下复方靶向抗肿瘤新药泽倍珂®、青峰医药旗下国产抗流感新药伊速达®等,超30款创新药在京东健康线上首发,“新特药全网首发第一站”优势进一步凸显。

同时,京东健康还与诺和诺德达成战略合作,围绕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打造一站式诊疗服务模式;与罗氏制药围绕流感防治开展科普和服务创新合作,第一时间为消费者提供与全球同步的药品和治疗方案。

在医疗器械与营养保健领域,京东健康通过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及服务能力,实现多款新品全网首发。

截至2025年6月30日,京东买药秒送已链接全国超20万家药房。

同时,京东健康还积极探索零售药房的创新服务模式,联合北京儿童医院共同探索“儿科大药房”模式落地,建设符合“双通道”标准的儿科专属药房,致力于打通线上线下、支付、配送等关键环节。

04

医疗服务之稳:

「医+检+诊+药」闭环飞轮加速

做难而正确的事儿。

2025年上半年,京东健康进一步完善“医、检、诊、药”服务闭环,通过深耕互联网医疗重点专科领域,强化到家、到店的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医生线上看、检验在家查、药品送到家、护理到家做”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体验。

这个方向多少带点理想主义,尤其在互联网医疗行业普遍悲观的情况下,京东健康的战略坚定,保持了一只领头羊的探索精神。

好消息是,已然看到闭环微光。

今年,“体重管理”话题频上热搜,京东健康用“医检诊药”闭环服务能力,打造了国内互联网医疗助力科学减重的服务范本。

具体而言,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整合多学科三甲医生以及全职营养师团队等专业服务角色,能够在线上为用户提供风险评估、个性化方案制定。京东到家快检还推出了"用药六联检"服务,可通过护士上门采样、实验室检测分析用户当前身体多项指标状况,让减重更科学。

作为“医检诊药”服务闭环的重要一环,截至2025年6月30日,京东到家快检服务网络已为全国23个城市的用户提供超160款快速检测服务。

京东护士到家也进一步强化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现已扩展至7大类64项,服务内容包括打针采血、换药拆线、就医陪诊、中医护理、压疮褥疮护理、呼吸机/制氧机调试等,可实现最快3分钟接单、最快1小时内上门服务。

在互联网医疗专科建设方面,京东健康打造了以皮肤、精神心理、中医、肿瘤、男科为核心的五大专科体系。其中在皮肤专科领域已为超过2000万患者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还开设了全国首个互联网“罕见皮肤病诊疗专区”;在精神心理专科方面,也已经与全国多所高校合作“校、医、家”联动机制,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过去12个月,京东健康年度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亿,京东互联网医院日均问诊单量超过50万。

05

底层技术之稳:

AI大模型+应用创新双布局

AI成为务实的增长引擎。

京东健康旗下自研医疗大模型“京医千询”,自今年2月全面开源以来,持续聚焦打造“2.0”版本,推动AI从全科服务向更复杂专病领域纵深拓展,并打磨形成“三引擎+四模型”技术架构。

其中,“三引擎”即具备循证数据的引擎、具备临床病例的引擎,以及实现医患交互仿真的引擎,其核心目标是完成可信的数据训练,为“四模型”(即全科医生模型、专科医生模型、健康Agent、影像大模型)的能力升级持续提供动能。

上半年,京东健康发布了应用于线上全场景的“AI京医”系列产品,包括面向用户的AI医生、AI药师、AI营养师、AI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服务智能体,以及医生专家的数字分身,和面向医生的AI诊疗助手、AI科研助手等应用。

截至目前,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线了超500个专家医生智能体,成为业内医生智能体数量和服务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依托“AI京医”的升级,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服务效率和体验均有显著提升。一方面,通过专家医生智能体与AI诊疗助手的协同,医生的接诊响应速度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借助京东健康“医、检、诊、药”闭环服务,用户与AI的互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咨询问答,更重要的是满足后链路需求,比如可以直接在线完成医药健康产品购买、检查预约等服务,真正享受到“一站式体验”。

截至2025年6月30日,“AI京医”智能体累计服务用户数已超5000万,覆盖看病买药的线上全流程、全场景。

此外,京东健康还发布了业内首个医院全场景应用AI产品——京东卓医(JOY DOC),通过构建“个人就医管家”、“医生数字分身”和“未来数字医院”,致力于让患者看病更舒心、医生临床科研更高效、医院整体运营更轻松。

目前,“京东卓医”已在多家医疗机构落地。其中,京东健康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打造的、基于AI驱动的门诊患者服务流程闭环,已累计服务患者超220万人次。

06

良医财经的思考

跨界与出圈、花儿与少年、国民与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京东健康的企业经营很稳,但并不妨碍它的品牌心智越来越年轻化和国民化,这也展现出这家企业的创新性和更大可能性。

8月9日,京东健康宣布独家冠名《花儿与少年・同心季》。此次合作将京东健康的专业健康服务理念,与湖南卫视、芒果TV联合打造的爆款综艺IP相结合,通过节目内容的深度植入与创新互动,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健康生活体验。

拆解京东健康财报:头部「虹吸效应」更强了!

在节目中,京东健康不仅为节目嘉宾和工作人员提供全程健康保障支持,还将通过趣味互动、场景化内容呈现等方式,向观众传递科学的健康知识,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同时,也是京东健康在“健康+文娱”跨界领域的又一次创新尝试,旨在以更年轻化、国民化的方式触达用户,进一步强化品牌影响力。

因为行业龙头的特殊身份,即使行业内人也时常恍惚,这是一家正式成立刚刚六年的新锐公司。

依然年轻,依然能打。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