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欧美高科技为啥不卖给中国?荷兰:我70万的平衡车

抖音快讯 2025年08月15日 00:18 1 admin

荷兰一辆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平衡车,居然敢卖到70万人民币?关键它还不是会飞,是靠“专利”撑起来的身价。

可惜西方忘了一件事——中国人能不能造,不是看你卖多贵,是看谁能把它做成产业。你封锁技术,我就反手造工厂。结果呢?平衡车真被中国干成了全球第一。

平衡车卖70万?高科技还是高智商税?

2017年,荷兰某场科技展,一位中国观众站在展台前足足愣了五分钟。只见展台上摆着一辆黑色电动独轮车,造型简洁,轮胎还不带防滑纹。更绝的是,那块手写价格牌上赫然写着——€10,000欧元,合人民币约70万元!

欧美高科技为啥不卖给中国?荷兰:我70万的平衡车

有人当场掏手机查配置:“这车能飞吗?”现场工作人员笑着摇头:“不能飞,但这可是世界首款Solowheel平衡车,是美国技术,原装原配,全球限量。”听完这话,围观的人全都沉默了。70万一辆?这得是啥平衡,才能把钱包晃成空的?

这款“高价孤品”正是由陈星汉发明的Solowheel平衡车。按他的原话说,这车原理并不复杂,主要靠陀螺仪、加速度计、倾角传感器、控制算法,国内工程师都懂。但为什么就他敢开70万?因为他有“专利”,你没有“制造权”

欧美高科技为啥不卖给中国?荷兰:我70万的平衡车

更离谱的是,陈星汉一开始还拒绝跟中国工厂合作。理由很直接,怕什么?怕被学会,怕别人把这玩意做得更便宜。这不是技术问题,是“身份焦虑”。你可以消费高科技,但别想拥有制造权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欧美高科技为什么总是防着中国?技术本身怕扩散?不,他们真正怕的是你学会之后自己搞产业。

陈星汉的Solowheel只是冰山一角。在他的平衡车还在荷兰当“收藏级科技艺术品”的时候,中国本土企业已经悄悄把这车从零件到整车、从算法到驱动芯片,全给摸了个遍。而后面的故事,更精彩。

欧美高科技为啥不卖给中国?荷兰:我70万的平衡车

技术不是不让学,是不让做

高科技这东西,在西方不光是技术,更是“护城河”。你想买行,可以;你想学,也行;但你要是敢说“我能做”,那就得罪人了。

陈星汉的Solowheel就是这么个典型。技术他不怕被知道,但生产线坚决不给你碰。他很明白,谁能量产,谁就能做市场;谁掌控工厂,谁就主导话语权。

欧美高科技为啥不卖给中国?荷兰:我70万的平衡车

他那边还在守着专利打算盘,中国平衡车厂商已经开始背后摸图纸了。不少厂子从头研究控制算法、电池系统、核心传感器,做了几代工程样机。他们没走捷径,而是靠技术逆向和自研算法,一步步避开了所有已注册专利

可这还没完,2014年,美国对中国平衡车企业发起“337调查”,理由是侵犯知识产权,直接锁死出货渠道,想把中国厂子扼死在摇篮里。

欧美高科技为啥不卖给中国?荷兰:我70万的平衡车

结果呢?两年拉锯战后,中国企业干了件硬气的事儿——联合应诉,提出专利无效反诉,直接把Inventist的多项核心专利打掉。最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认定中国产品不构成侵权,中国企业全面胜诉,这件事一度被称为“技术反击战”的经典范例。

欧美高科技为啥不卖给中国?荷兰:我70万的平衡车

西方那边懵了:不是说你们不会创新、只会山寨吗?你怎么反手就是一通组合拳,专利回避、结构改良、算法替代,一个没落下。

所以说,很多时候技术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被人为挡住了门槛。真正让西方焦虑的,从来不是“你买不起”,而是“你能造出来”。

当他们打的是知识产权战,中国用的却是工程师的代码和焊枪。

我不光会骑,我还造得起!

到了2024年,再看这个行业,早已是另一番局面。曾经70万一辆的“高端平衡车”,现在在中国平台上几千元就能买到,技术参数还倒贴:防抖、智能控制、陀螺姿态稳定、AI算法动态平衡,全都有

欧美高科技为啥不卖给中国?荷兰:我70万的平衡车

不是降级,是国产技术爆发了。

根据华经情报网报告,2023年中国平衡车市场规模达到52亿元,形成了从上游芯片、电机、电池到中游整车组装,再到下游销售与海外出口的完整产业链

欧美高科技为啥不卖给中国?荷兰:我70万的平衡车

头部企业像九号公司,已经不是“靠单品挣钱”,而是走专利+算法+品牌的产业协同路线。据统计,截至2024年中,九号持有全球知识产权专利达4148项,营收高达66.66亿元,全面超越早期“Solowheel”模式,成为全球最大智能出行设备商之一。

过去别人怕你山寨,现在他们怕你正儿八经地“按规矩赢”。

这背后还有一位清醒观察者的声音。雷少华直言:欧美限制中国技术发展,从来不是出于所谓安全,而是殖民时代产业结构的延续,是不愿意被打破的垄断本能。高科技不过是幌子,真正的本质是:“你只能当消费者,不能当制造者” 。

欧美高科技为啥不卖给中国?荷兰:我70万的平衡车

可现在,中国不仅做出了平衡车,还把产业从“车”扩展到整个智能出行场景,甚至反向输出专利。真正颠覆的不是某个产品,而是全球产业格局的惯性

所以那辆70万的车,已经不再是焦点,它成了标本,是历史书上的一句注脚。而今天的焦点,是谁在制定制造规则、谁在输出技术标准、谁有足够的工程师和工厂干出真东西

总结一句——你别管我骑得稳不稳,关键是我这辆车,是我自己做的。

参考资料:

雷少华: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为何注定失败?中国正在改写500年工业史的潜规则.观察者网.2025-8-10

对话「平衡车之父」:把Solowheel带回中国.雷锋网.2017-10-27

什么促使中国平衡车企业赢了“337”调查?.商务部.2017-9-30

2024年中国平衡车行业规模现状及趋势分析(附市场规模、产业链及重点企业).华经情报网.2024-11-4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