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教育资讯 | 欧盟发布《教育领域中XAI》报告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14日 21:55 1 admin

2025年8月7日,欧盟发布《教育领域可解释的人工智能:促进人类监督与责任共担》(Explainable AI in education: Fostering human oversight and shared responsibility)报告,系统阐述了可解释人工智能(XAI)在教育场景中的核心价值、法律框架、实践路径及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该报告由欧洲数字教育中心(EDEH)专家团队撰写,为全球教育领域规范应用人工智能提供了重要参考。

教育资讯 | 欧盟发布《教育领域中XAI》报告

一、什么是教育领域可解释的人工智能?

可解释的人工智能(XAI)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子领域,旨在清晰解释AI系统决策或输出结果的原因。与传统软件“指令明确”的运行逻辑不同,AI系统尤其是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模型,常因复杂参数和算法成为“黑箱”。而教育场景中,AI决策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路径、成绩评估等关键环节,其可解释性成为保障公平、透明的核心前提。

报告提出XAI的四大核心概念:技术维度的“透明度”(系统设计与数据可追溯)和“可解释性”(模型决策逻辑可理解),以及人类维度的“可说明性”(向用户解释决策依据)和“可理解性”(解释内容适配用户认知)。这四大概念构成教育AI系统信任的基石,确保AI工具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

二、法律框架:以监管护航教育AI合规应用

报告重点解读了欧盟《人工智能法案》(AI Act)与《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教育AI的约束。根据《人工智能法案》,教育领域的智能辅导系统、自动评分工具等因直接影响学生发展,被列为“高风险AI系统”,需满足严格的透明度和人类监督要求。

法律明确要求:高风险教育AI系统需提前开展“基本权利影响评估”,公开训练数据来源与模型局限性;开发者需提供清晰的用户指南,说明系统功能、风险及操作逻辑;教师等使用者有权获取AI决策的“清晰且有意义的解释”,并保留干预或否决AI建议的权利。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称GDPR),则聚焦未成年人数据保护,要求教育机构明确告知学生及家长AI系统收集、使用个人数据的范围和目的,保障数据访问、更正与删除权。报告强调,教育AI必须在技术创新与法律合规间找到平衡,避免因“黑箱操作”引发隐私泄露或歧视风险。

三、多元主体:如何共筑XAI教育生态?

报告通过智能辅导系统(ITS)、AI课程生成器等案例,剖析了不同利益相关方在XAI教育应用中的角色与需求。

对学生而言,XAI需提供个性化解释,如“为何推荐某类习题”“成绩评估依据是什么”,帮助其理解学习路径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可视化仪表盘、简明语言提示等形式能让解释更易理解,例如用雷达图展示技能短板,用色彩编码标注进步方向。

教师作为核心使用者,需具备评估AI工具的能力:理解系统决策逻辑是否符合教学目标,识别潜在偏见(如对非母语学生的评分偏差),并能根据课堂实际调整AI建议。报告建议,AI工具需嵌入“人工干预通道”,允许教师手动修改学习路径或评分标准。

开发者则需在技术性能与可解释性间平衡。例如,为智能辅导系统设计“双轨解释机制”:向教师提供模型特征重要性分析等专业解释,向学生提供“错题原因+改进建议”的通俗说明。同时,需通过公平性审计消除数据偏见,确保AI对不同背景学生一视同仁。

政策制定者与教育管理者的责任在于建立规范框架:将XAI能力纳入教师培训体系,推动教育AI工具的透明化认证,建立AI决策申诉机制等。

四、教育者能力框架:XAI时代的教师素养新要求

报告特别强调,XAI的落地依赖教师能力的升级。基于不同教育阶段特点,报告构建了分层能力框架:

基础教育阶段(6-15岁)教师需掌握基础XAI概念,能借助可视化工具解读AI输出,例如通过AI作业分析系统识别学生共性知识漏洞,并向学生解释练习推荐逻辑。

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教师则需具备批判性评估能力:理解AI模型的局限性,识别训练数据中的潜在偏见,例如在医学教育中,需验证AI诊断辅助工具是否对特定病例存在误判倾向。

报告建议,教师培训应融入XAI实践案例,如通过“AI模拟决策”活动,让教师体验如何在AI推荐与教学经验间做出平衡,培养“人机协同”教学思维。

报告指出,XAI在教育领域的意义远超技术层面,它是保障人类能动性、信任与透明度的基础。随着AI在个性化学习、教学评估等场景的深度渗透,只有确保每一项AI决策都“可解释、可追溯、可干预”,才能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欧盟的实践为全球提供了启示:教育AI的规范发展需要跨部门协作,从法律监管、技术研发到教师培训形成闭环。未来,随着AI技术的演进,教育领域对XAI的探索将持续深化,但其核心目标始终不变,即让人工智能成为增强而非替代教育者能力、保障而非削弱学习者权益的强大工具。


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s://op.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0020c74c-7402-11f0-9af8-01aa75ed71a1/language-en


编译自:

欧盟出版局官网,2025-08-07


编译者: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研究院 毕心如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