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8月18日,A股继续大涨,上证指数续创阶段新高。证券时报记者根据实时数据统计,截至10时34分,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
2025-08-18 0
在实验室里,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白色晶体,正悄然撬动价值千亿的电子化学品市场;在智能汽车测试场,一位“院长”带领团队,让冰冷的座舱学会“察言观色”……
这不是科幻电影,
而是高淳企业联合顶尖“大脑”,
向产业“珠峰”发起的创新攀登。
近日,我区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牵头组建的创新联合体,成功入选2025年南京市创新联合体备案名单!这标志着高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红宝丽:
以绿色催化“解锁”高纯封装材料
走进红宝丽集团实验室,研发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测试一种白色晶体。别看它不起眼,却是制造高纯封装材料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过去这种材料依赖进口,价格贵、供货还不稳定。”红宝丽集团研究院院长、创新联合体负责人黄东平介绍。
这些“小晶体”,正是南京绿色催化技术与低碳材料创新联合体攻坚的关键目标之一。由红宝丽集团牵头,联合体将用绿色催化技术这把“金钥匙”,解锁国产高端化学品的“卡脖子”难题。
“难点在于纯度!高纯材料要求杂质含量必须低于‘几个ppm’(百万分之一),传统催化技术很难达到。”黄东平说。联合体将发挥高校和共建单位的技术优势,结合红宝丽强大的研发和工程化能力,开发新型催化剂和绿色纯化工艺。一旦成功,将打破国外垄断,让下游行业用上更可靠、更便宜的“中国芯”材料。未来,这项技术将孵化形成百吨级产业规模,助力南京化工新材料“高端突围”。
作为国内聚氨酯硬泡龙头、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红宝丽此次“组队”出击,彰显了高淳企业抢占化工新材料绿色催化技术制高点的决心。
华苏科技:
让汽车“读懂”你的每一个动作
想象一下:当你坐进爱车,无需开口,座舱便能根据你的视线、手势甚至微表情,主动调节温度、播放音乐或提醒疲劳驾驶……这基于“具身智能”的未来场景,正由南京基于具身智能的智慧座舱协同交互关键技术创新联合体加速变为现实。
牵头单位南京华苏科技,是通信大数据和AI领域的“隐形冠军”。此次,他们请来了一位“大咖”——一汽奔腾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马良博士担任联合体首席科学家。马院长手握百余项专利,是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顶尖专家。
“传统座舱测试像‘应试教育’,只检查功能是否达标,却忽略了‘好不好用、顺不顺手’。 ”马良院长打了个比方。他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有身体、会思考”的智能座舱测试系统。联合体将融合AI大模型、多模态感知(语音、视觉、触控)和认知决策算法,让测试系统能像真人一样“体验”座舱——感知光线是否刺眼、触控是否流畅、语音指令是否被准确理解,甚至判断复杂任务下用户是否会“手忙脚乱”。
“这就像给测试系统装上了‘眼睛’和‘大脑’。”华苏科技研发总监介绍。联合体汇聚了南工大的算法精英、梧桐科技的车载系统专家等,共同攻坚“舱驾融合计算框架”、“多特征视线追踪模型”等核心技术。
目前,联合体已组建了一支由40人组成的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开发团队,其中高级工程师19人、博士4人、硕士22人。该团队成员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汽车座舱、智能网联、大数据等领域,并且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化不同层次,为联合体的建设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车企能更快开发出更安全、更贴心、真正“懂你”的智能座舱,让驾驶舱成为愉悦的“第三空间”。
“最强大脑”集结
高淳创新生态再升级
两个创新联合体,一个瞄准“卡脖子”的化工新材料,一个攻坚引领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共同点:由行业龙头“挂帅”,聚合产学研“最强大脑”,直指产业核心痛点。
红宝丽的“晶体突围”,背后是南京工业大学潘宜昌教授团队在膜分离领域的深厚积淀;华苏科技的“智能座舱革命”,则依托马良院长和一汽奔腾的丰富场景及梧桐科技的量产经验。这种“龙头企业出题、高校院所答题、产业链协同破题”的模式,正是南京市力推创新联合体的初衷。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高淳区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推动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向企业集聚,
支持更多由龙头企业牵头、
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协同的
“高能级平台”落地生根,
让实验室里的“奇思妙想”,
加速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
新质生产力!
部分素材来源:区科技局
编辑:马睿群
校对:赵 卓
责编:宋 涛
相关文章
来源:证券时报网 8月18日,A股继续大涨,上证指数续创阶段新高。证券时报记者根据实时数据统计,截至10时34分,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
2025-08-18 0
IT之家 8 月 12 日消息,iOS 26 Beta 6 中发现的图像文件暗示,AirPods 可能很快会推出面对面实时翻译功能。据IT之家了解,该...
2025-08-18 0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会议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作为国内神经外科领域最高水平的...
2025-08-18 0
IT之家 8 月 17 日消息,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多个项目的决赛正在北京“冰丝带”上演。在大赛内场,凤凰网科技联合 @微博AI 采访到了宇...
2025-08-18 1
文 | 略大参考,作者 | 杨知潮做一整套AI工具链,让一台电脑成为AIPC。在手机端成为超级AI一站式入口,甚至还做AI硬件,建造自己的生态。这看起...
2025-08-18 1
英国《金融时报》8月11号报道,美国芯片公司英伟达和AMD同意把它们在中国卖芯片赚的钱里拿出15%“上交”给美国政府,换取特朗普政府给它们发出口许可证...
2025-08-18 1
中经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在国内商业航天产业加速“腾飞”的大背景下,商业航天明星企业的一举一动无不成为业界焦点。8月13日,多家媒体报道,商业航...
2025-08-18 1
IT之家 8 月 13 日消息,OpenAI 更新了其定价页面,新增了一个名为“ChatGPT Go”的订阅套餐。该套餐的定价为 399 印度卢比(I...
2025-08-1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