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14日 11:20 1 admin

文 | 青茶

前言

8月1日,《人民日报》一篇评论震动科技与汽车圈,直指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芯片疑藏“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高速行驶时瞬间切断动力,威胁乘客生命安全。

国家安全部早已多次警示境外芯片预埋“后门”,更有美国立法强推“数字镣铐”机制。

中国芯片正加速突围,力求用自主创新斩断技术命门。

我们还能放心依赖这些外来芯片吗?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英伟达芯片安全隐患

今年夏天,中国汽车与科技行业最轰动的一则新闻,莫过于对英伟达H20芯片的质疑。

人民日报评论犹如一记当头棒喝,揭开了这款号称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芯片背后的秘密。

评论指出,H20芯片不仅在性能上较国际版本大幅缩水,更可能内置可被远程启动的追踪与关闭程序。

一旦该功能被恶意利用,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随时可能失去动力,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其实,这种担忧早有苗头。

7月21日,国家安全部在一则警示通报中明确提到,境外芯片在设计环节就可能植入“后门”,具备开启摄像头、麦克风窃取隐私,乃至干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能力。

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国家安全问题。

更令人不安的是,英伟达在面对质疑时态度暧昧。

国家网信办在7月31日专门对其进行约谈,要求提供芯片安全的第三方认证。

然而,英伟达的回应只有一句“芯片不存在后门”,却拿不出任何具备公信力的检测报告。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与此同时,美国早在此前就推出了《芯片安全法案》,要求出口芯片必须植入位置验证与远程控制机制。

换句话说,这并非个别厂商的选择,而是美国国家层面的硬性规定。

H20事件的本质是一次技术信任危机,它直击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依赖进口的软肋。

也正是这一事件,让国产芯片加速崛起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

因为只有掌握核心技术,中国才能从根本上解除“被卡脖子”的风险。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黄仁勋的“亲华”表演

在H20事件爆发前,英伟达CEO黄仁勋曾多次上演“亲华”戏码。

今年7月的北京链博会上,他第三次踏上中国土地,罕见地穿上了黑色唐装,面对媒体大谈中国AI的蓬勃发展,还不吝溢美之词地夸赞中国的AI人才数量已占全球一半。

他甚至主动点名DeepSeek、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中国科技企业,似乎在刻意拉近与中国市场的距离。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展会期间,黄仁勋还马不停蹄地与雷军会面,围绕智能汽车芯片展开长达两小时的闭门会谈。

小米的自动驾驶项目正处于高速推进期,对高性能车规级芯片有着强烈需求。

英伟达的芯片解决方案在全球汽车产业中享有盛誉,本可以成为小米的理想选择。

然而,美国的出口管制像一道无形的高墙横亘在谈判桌上。

H100等顶级芯片在出口名单上被牢牢锁死,留给中国市场的只有性能被削弱八成的H20。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黄仁勋在发布会上承诺,将为中国市场研发“合规且高效”的AI芯片,但在《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揭露潜在风险后,这份承诺瞬间失去了公信力。

这种表面上的热情与背后的现实困境,折射出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复杂博弈。

英伟达渴望保住中国市场,但它的命脉掌握在美国政府手中,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开放都不可能在政治阻力下实现。

黄仁勋的亲善姿态,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商业姿势,而非真正的技术合作意愿。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国产芯片崛起

H20芯片风波像是一记警钟,推动国产芯片产业进入了加速阶段。

国家层面迅速出台政策,明确国企采购的芯片中国产占比须达到一半以上。

这一政策不仅保护了本土厂商的市场空间,更直接为技术攻关提供了稳定的应用场景。

华为的昇腾910B芯片成为国产替代的标志性成果。

在性能上,它已经达到英伟达A100的92%,功耗降低18%,成本低33%。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这意味着在算力和经济性之间找到了理想的平衡点。

昇腾生态也在迅速扩张,短短半年新增开发者3万名,上千款AI模型实现一键部署。

支付宝的风控系统、抖音的推荐算法等已经在昇腾芯片上稳定运行,实际效果几乎与国外芯片无异。

不仅是华为,寒武纪的思元590芯片,在智能驾驶与智慧城市领域持续获得订单,单季营收突破11亿元。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中芯国际的7nm工艺也进入量产倒计时,良率稳定在90%以上,标志着高端制程不再依赖境外代工。

光刻机领域同样迎来突破,国产DUV设备已经满足14nm工艺需求,产量同比增长50%。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与宁德时代联合成立“车规级芯片联盟”,整合上下游资源,计划三年内实现自动驾驶芯片100%国产化。

一些新势力车企的最新车型已经全面搭载国产芯片,经过16万公里的道路测试,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均达到国际标准。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国产化率的提升速度惊人——短短一年,从5%飙升到28%,预计年底有望突破40%。

这意味着,在每10台服务器或智能设备中,就有4台使用国产芯片。

更重要的是,这种增长背后是产业链的全面完善。

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12个芯片产业集群,聚集上下游企业超过2000家,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5%。

可以预见,到2030年,中国将形成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自主可控芯片生态。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替代,更是一次国家安全层面的战略跃迁。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结语

H20芯片事件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外部技术依赖的脆弱与风险,也照亮了国产芯片崛起的必由之路。

美国用法律与技术为中国套上“数字镣铐”,试图用隐形的控制权掌握未来,但这反而加速了中国自主创新的步伐。

如今,华为、寒武纪、中芯国际等一批本土企业正在打破技术封锁,推动国产芯片在性能与生态上全面追赶甚至超越。

未来的全球科技竞争,不仅是算力的较量,更是安全与信任的较量。

中国芯片产业正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出击,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科技突围,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美在中国芯片上预留了“后门”,《人民日报》评:汽车有失控风险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