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刘强东再次出手:180亿豪购德国消费电子巨头CECONOMY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14日 09:32 1 admin
刘强东再次出手:180亿豪购德国消费电子巨头CECONOMY

▲文 | 外企君小编 图 | 网络

“法兰克福交易所大屏上Ceconomy股价飙升16%的数字闪烁,香港中环的基金经理们盯着京东港股下跌2.5%的曲线,欧洲零售业正迎来中国资本的深度洗牌……


——

1

7月31日,京东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向德国零售巨头CECONOMY发起自愿公开收购要约,以每股4.6欧元现金收购其全部流通股,交易估值高达22亿欧元(约185亿元人民币)。这创下中国电商企业欧洲并购规模之最。

CECONOMY旗下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消费电子零售品牌,在欧洲11个国家运营着1030家实体门店,雇佣员工约5万人。收购消息一经公布,资本市场反应呈现戏剧性反差:CECONOMY股价应声大涨,而京东港股则下跌超2.5%。

这场震动欧洲零售业的收购背后是京东长达两年的执着追求。2023年,双方曾进行并购谈判但未果;2024年初,京东转而洽购英国电子连锁Currys同样以失败告终。此次京东卷土重来,仅用一周时间便锁定胜局。

京东已获得CECONOMY四大股东Haniel、Beisheim、Freenet和Convergenta的明确支持,这些股东签署承诺接受要约,涉及合计31.7%的股份。

作为CECONOMY创始家族的投资公司,Convergenta在出售部分股份后仍将保留约25.4%的股权,成为京东的战略合作伙伴。这种“现金+战略合作”模式为交易提供了稳固基础。

此次收购是京东十一年出海征程的战略转折点。自2014年刘强东宣称 “国际化是内心最后一个梦” 以来,京东国际业务历经六任负责人,没有一任任期超过两年。

业务模式在B2B与B2C间多次摇摆:从2015年印尼站、2017年泰国合资项目,到2023年彻底退出东南亚市场,京东的国际化之路充满坎坷。

2

2022年成为京东国际化战略的转折点。京东在荷兰推出创新零售品牌ochama,结合自动化仓储与线下自提点,首次将国内 “即时零售”模式复制到欧洲。这一尝试获得初步成功,目前ochama已在24个欧洲国家提供全品类商品配送和自提服务。

2025年6月,刘强东在小范围分享会中明确表示:“我们在欧洲干了三年,现在欧洲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并强调国际业务必须走 “本地电商,本地建团队,本地采购、本地发货”的重资产路径。

收购Ceconomy正是这一战略的极致体现。通过千家门店网络,京东一举解决长期困扰其欧洲发展的两大痛点:货源短缺与运力不足。

这些门店将转化为前置仓网络,配合京东的物流技术,有望将欧洲配送时效从2-3天压缩至小时级,打造“欧洲小时达”服务能力。

京东此举标志着中国电商出海路径的明显分化:阿里依托Lazada、AliExpress等平台轻资产扩张;拼多多旗下Temu以低价横扫全球;而京东则选择高成本但高壁垒的 “本地化基建+并购”模式。

刘强东再次出手:180亿豪购德国消费电子巨头CECONOMY

当Temu凭借“砍价免单”和“1美元耳环”横扫欧美下沉市场时,京东以185亿人民币的重磅交易在欧洲战场投下一枚深水炸弹。

Temu的货源地直发模式曾是其扩张利器:卖家从中国仓直发空运,平台物流负责尾程配送,实现 “零仓储成本”的轻资产运营。但当京东将Ceconomy千家门店转化为前置仓,这套逻辑面临根本性质疑。

京东的“欧洲小时达”蓝图直击Temu的物流软肋。以MediaMarkt门店为支点,京东可将配送时效从跨境模式的2-3天压缩至小时级。

这种即时性在电子产品领域尤其致命——德国消费者急需一台会议投影仪或突发故障的取暖器时,物流实效的体验落差足以颠覆购买决策。

Shein在欧洲预计也将面临冲击,其引以为傲的物流效率,在京东“小时达”的本地化履约体系前瞬间失色——尤其对急需派对礼服或职场正装的消费者而言,时间差即是决策关键。

3

这场收购呈现显著的双向救赎特征。CECONOMY作为欧洲老牌零售巨头,近年来面临严峻的转型压力。2025年第一季度,尽管线上销售额逆势增长7.4%至13亿欧元,但总销售额下滑1.6%,调整后息税前利润更缩水68.8%。

CECONOMY首席执行官Kai-Ulrich Deissner坦言:“京东的技术与物流能力将助我们超越现有目标,引领欧洲零售变革。”

京东的数字化能力恰是激活CECONOMY庞大线下网络的关键。CECONOMY旗下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品牌的1030家门店拥有4300万会员,年消费频次达6.2次,客单价高达1200欧元——为中国市场的3倍。

外企君小编观察认为,欧洲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缓慢,许多门店仍依赖传统库存管理和人工结算。京东可将成熟的智能补货系统、无人收银技术等“黑科技”快速复制到CECONOMY门店中,优化库存周转效率。其在荷兰试点的Ochama“超级仓店”模式已初显成效,2024年在德、波两国订单增长达284%。

这场豪赌仍需跨越重重障碍。交易需通过欧盟《外国补贴条例》和经营者集中审查,可能面临严格监管。反垄断律师陈元熹指出,中国企业在欧并购需同时应对竞争审查和外国补贴调查,任一环节受阻均可能导致交易流产。

欧洲市场的复杂性远超预期。CECONOMY背负着传统零售的沉重包袱——高企的线下租金成本与数字化转型滞后成为潜在风险点。如何平衡本地化运营与集团战略协同,考验着京东的管理智慧。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在公告中承诺:交易完成后CECONOMY将保持运营独立性,拥有当地独立技术构架,无计划对人员、员工协议及办公地点进行调整。这种审慎态度显示出对整合风险的清醒认知。

资本市场对此次收购的分歧同样明显。CECONOMY股价在消息公布当日飙升16%,而京东港股则下跌2.5%,反映出投资者对短期投入与长期回报的不同预期。

这场豪赌的胜负,或许要等到某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才能见分晓——当德国消费者急需一台取暖器时,线上下单后窗外是否真能在一小时内亮起京东的配送车灯。

而答案,将决定中国电商出海的下一篇章。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