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14日 02:15 1 admin

文|栗子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尾

“0元下单,收到货满意再付款”。

这些看似十分便捷的广告语,殊不知背后隐藏的秘密。

不光会在无意识中欠下债务,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征信。

随着越来越多人上当受骗,央视直接出手,对其进行曝光

赶紧看看自己的支付方式,有没有中招!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先用后付,真的便利吗?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便捷,现在已经实现了在家购物的需求。

打开购买平台,挑选好自己心仪的物品,就可以直接购买,坐等收货。

可网络购物发展的越来越好,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真的是一种便利吗。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支付选项里。

出现了“先用后付”这个选择。

在“先用后付”刚被大家发现时,还很新奇,这又是什么操作。

在经过了解之后,知道了原来在网上购物时,可以在付款的时候,点击这个选项。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这样就可以0元下单,等到收到货满意之后,在扣钱。

这一做法,赢得了不少网友的呼吁,因为心理原因,感觉这样更方便了。

可随着时间的发展,“先用后付”已经慢慢变成了,付款时的首个选项。

而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有的老年人,本来操作手机就不灵活,再加上有时网络的卡顿。

他们不知道点到哪里了,就莫名其妙的下单了好多物品。

对于这些操作,老年人肯定不懂也不知道。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还是子女在看老人手机时发现的。

在我们身边就有活生生的例子。

有一位来自南京的女士,在一次网络购物付款时。

由于比较匆忙,没有仔细看支付的信息,直接点击第一个付款选项。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没想到竟然就是“先用后付”,等到她反应过来就已经来不及阻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开通成功的字眼,映入眼帘。

而后面,我们发现“先用后付”的开通非常简单,根本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

0元下单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也不需要我们再去输入密码。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所以就造成有许多的人群,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默默开通了这项功能。

但凡大家在下单时,没有注意自己选的什么选项。

这个“先用后付”很可能就用上了。

还有网友分享,在某个活动期间,家里突然莫名其妙的到了好多个快递。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明明自己没买东西,这些快递是从哪来的呢。

最后没想到是家里长辈的手笔。

可为什么要买这么多快递呢,给出的回答是“免费的,不要钱”。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这一回答可让网友愣住了,这年头哪里会有不要钱的东西。

随后便开始检查手机,终于发现了这个罪魁祸首就是“先用后付”。

在这位网友分享出自己长辈被迷惑的经历后。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也有不少网友纷纷分享出自己的故事。

其中,就有一位网友说到,自己的爷爷用“先用后付”。

购买了50多个快递,并且还询问大家能退货吗。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不止老人会无意识的开通这项权益,还有现在的小朋友,接触手机的年龄越来越早。

字还没认全的年纪,就开始拿爸爸妈妈的手机打游戏。

在玩父母手机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点开这项服务。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甚至就是因为这个“先用后付”,还有不少家庭闹到了法庭上。

在已公开的某一案件中,可以看到。

有个小朋友在家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下单了许多购物快递,里面还有两张玩具卡片。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总共金额800元左右,家长在平台上申请退货退款。

可商家却以卡片已经有折损的理由,拒绝退货退款。

还有一案件显示,一位年龄高达70多岁的老人,被平台诱导下单。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老人说的是:平台上面的广告是,0元试用,收到货满意再付款。

可后来因为手机本身的原因,去向商家申请退货退款。

没想到以,影响二次使用这样的理由,被商家拒绝退货退款。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别看开通这项功能,这么简单。

可你要想关闭,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开通仅需要几秒钟就可以搞定,可关闭的步骤一个比一个多。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如果,你想在某个购买平台上,关闭这项功能。

首先,第一部要先找到“设置”功能,在“设置”里找到“支付”。

然后在找到你想要关闭的“先用后付”点击进去,选择“关闭服务”。

这才能把这项功能关闭掉。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而且在操作过程中,还会自动弹出,你是否要真的关闭这项权益。

你以为关闭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对于那些老人和小孩,你还得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先用后付”就又出现了。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先用后付,背后的套路

自从“先用后付”被推行之后,就有不少网友好奇。

如果不还款,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有一位时先生,就替我们做出了回答。

在某一天,他接到了一通来自浙江给他打来的电话。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他带着满脸的疑惑接通之后,却知道了一个让他十分后悔的事情。

电话里说,他的某一个支付平台,欠钱没还。

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从来没有开通过一些软件,信用卡也没有绑在上面。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是怎么欠的钱,这时弹出来的一个通知,让他一切都有解释。

原来是自己之前买的狗粮,当时不知道自己,已经余额不足了。

在付款时没有注意看,自动选成了“先用后付”这项功能。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后面很快的把钱还上了,可也就是因为这项功能,让他被扣了信用分。

而这件事情,也让那些好奇的网友知道了。

如果消费者使用了“先用后付”,但没有在平台规定的时间里还款,就会面临扣信用分和逾期费用的惩罚。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先用后付”这项功能,对于年轻人来说还可以。

但如果针对的群体是一些老年人和小孩子,那是非常不合适的存在。

对于这项功能的好坏,网友们的评价依旧是褒贬不一。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结语

“先用后付”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更加便捷的存在。

可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陷阱”。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所使用的软件越来越智能化。

相信会研发出,对消费者们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

信源来源:光明网 2024-12-16 0元购后背上“贷款”?你被“先用后付”坑了吗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经济参考报 2025-04-01新模式滋生风险 警惕“先用后付”“套路”消费者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新闻晨报 2024-11-12 “差点没了600元?!”双十一刚过,众人吐槽先用后付带来“惊吓”,实测取消不太容易

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