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武科大团队七年磨一剑!“毫米级” 芯片精度远超日本同行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14日 00:46 1 admin

芝麻大小的一块芯片,

樊希安盯了七年。

它叫Micro-TEC芯片

在毫厘之间

给光模块精准降温的“空调”

封装、测试、再封装、再测试——

他和团队一步一步,

把芯片精度从6毫米抠到1毫米

技术远超日本同行的4毫米

武科大团队七年磨一剑!“毫米级” 芯片精度远超日本同行

Micro-TEC芯片是在毫厘之间给光模块精准降温的“空调”。通讯员闫忠红供图

樊希安是光谷科技公司赛格瑞的创始人

他曾说:

芯片做出来那一刻,我觉得我们可以去敲开任何一家光模块厂的门。


在武科大成立的企业

在武汉长到“隐形冠军”

 2018年,赛格瑞在武汉科技大学注册成立。那时候,它只是一个带着成果转化冲动的小团队,刚完成光芯片热管理技术的中试验证。

武科大团队七年磨一剑!“毫米级” 芯片精度远超日本同行

赛格瑞的创始人樊希安。

  可在创业初期,他们就撞上了“现实的墙”。

  一块1×1毫米的Micro-TEC芯片,要通过5微米级别的封装精度才能量产。主工序近40道,辅助工序超过100道。找不到合适的黏合剂,他们硬是买了50多种胶水反复试验了一个月才定下来。

  “真的熬得很苦。”樊希安笑着回忆。但这种“从0到1”的原始创新,反而是赛格瑞后来的实力所在。

  2019年,公司成功交付国内首套千瓦级低温余热温差发电设备;2022年,订单激增,公司急需扩产。

  就在那一年,东湖高新集团设立的产业基金“华工明德”看到了他们。很快,一笔关键股权融资到账,公司正式搭建起研发中心,进入发展快车道。

武科大团队七年磨一剑!“毫米级” 芯片精度远超日本同行

研发车间。

 如今,他们在汉建成了从设计到封装的完整生产线,月产芯片超过30万片,并与国内光模块头部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同时携手周边十余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热电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与竞争力,成为5G通信和自动驾驶领域不可或缺的“隐形冠军”

(素材来源:九派新闻 编辑:王翔宇)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