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12日 22:12 1 admin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盲盒直播间遭殃了,抖音已清退千余名达人

盲盒直播间,玩的就是“赌徒”心态,有多少人守在直播间里欲罢不能。

近一两年,盲盒直播间爆火,为消费者提供了不一样的购物体验。盲盒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能让消费者享受到开盒那一瞬间的惊喜和刺激。

实话实说,盲盒直播间已经狠狠拿捏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当消费者开始沉浸式下单开盲盒,什么时候停下来可能已经由不得消费者自主选择。

社交平台上,一博主分享了自己被盲盒直播间戏耍的经历。当时,博主在一盲盒直播间购买毛绒娃娃的鞋子。

奇葩的是,直播间将一双鞋拆分成一只只来卖,装在盲袋里。并且,直播间里有12款鞋,拆分开来就有24种款式的盲袋。一双鞋本来就分左右脚,直播间这样的玩法,意味着买一双鞋要在24个盲袋里凑对。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图源:小红书

该博主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直播间里抽盲盒,买了8只还是有两次落单,没凑成一对。后知后觉,才发现自己被耍了,且被耍的不止她一人。

有网友吐槽,这种直播间很可能被主播操控着抽中概率,以诱导消费者不断追加投入,提高配对概率。

此外,还有主题为“59.9抽盲盒,各种套组抱回家”的直播间。盲盒价格很低,但盲盒里是冰箱、烤箱等高价产品,主播宣传为冲销量做亏本买卖。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图源:小红书

在“以小博大”心理的诱惑下,不少消费者会想着下一单试试,下完单之后还得花费大量时间等待主播开盲盒。

实际上,这种盲盒能中奖抽到高价产品的概率极低,大多数都是低价产品,甚至不值售价。就算真的有人抽中,要不是主播安排的“自己人”,要不商家就以各种理由不发货。

直播间通过这种操作,吸引了大批观众,且下单了的观众在等待的时间里,也能维持直播间热度。就算最后没中奖,可能也是以为自己运气不好。怎么算,都是商家受益。

不难看出,盲盒直播间的套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尤其是直播间里“不退不换”的规定,让很多消费者吃了哑巴亏,无处维权,商家在背后却赚得盆满钵满。

对此,抖音开始整治违规盲盒直播间。近日,抖音电商成立“安全与信任中心”,并发布首期治理公告,公布了近期打击直播间盲盒营销典型违规案例。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图源: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

公告显示,2025年至今,平台已针对盲盒相关违规行为进行系统治理,累计断播违规直播间4000余场,清退达人账号1000余个。

根据抖音电商《盲盒类商品管理规范》,平台目前仅可以出售出厂即为盲盒,或盲盒套组的商品,主要是指未经第三方自行组合、拼装,商品生产出厂即为盲盒或盲盒套组类商品。

目前,很多盲盒直播间都不符合平台规范。对此,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公布了5个典型违规案例。

其一,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比如香片盲盒,香片成本不足1元,但以19.9元至39.9元不等的价格售卖,易引发消费者以小博大的博弈心理。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图源: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

其二,奖品与盲盒实际属性严重不符。比如一些品牌手办盲盒,盲盒拆开后并不是手办,而是印有不同家电、数码产品名称的标签,消费者可凭标签兑换对应商品。此种行为,存在引导消费者参与类似赌博的风险。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图源: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

其三,奖品与盲盒实际属性严重不符。比如售卖贴有颜色标注的假睫毛产品,将假睫毛采用“对对碰玩法”售卖,不符合盲盒“封装随机、不可预知”的基本属性。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图源: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

其四,试图利用盲盒形式违规售卖其他商品。比如,售卖非潮玩类防蚊片盲盒。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图源: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

其五,诱导消费者买评级卡盲盒并存在赌博风险。比如售卖数码器材评级卡盲盒,通过设定稀有卡对应高价值奖励,并允许其积分兑换现金,形成变相现金回报,具备明显的博彩诱导特征,存在赌博风险。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图源: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

当然,这只是典型案例,相关违规的直播间还有很多。这一次,抖音电商不再手软,多处以断播、永久关闭商品分享功能、禁止全部佣金提现30天,清退部分达人等惩罚。

此外,抖音电商对个别商家诱导未成年消费者下单的行为也特别关注,发布了惩处举措,同时支持未成年消费者退货退款。

直播间售卖盲盒,本是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丰富了多元消费体验。但不少商家借此违规牟利,破坏了市场秩序和生态,这种行为该严厉禁止。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直播间套路多,消费者防不胜防

直播电商的发展,让买卖交易的方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各种各样的直播间里,确实有消费者获得了不一样的购物体验。但更多的是,不良商家借直播带货这个幌子,为消费者精心设计了骗局进行非法牟利。

此前,珍珠开蚌直播间爆火过一段时间。消费者买蚌,商家直播开蚌取珍珠。这和盲盒直播间有点类似,蚌里面的东西是未知的,珍珠好不好还得看运气。消费者带着好奇心等待开蚌,寻求片刻刺激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图源:抖音

如果是正常操作还好,但一些商家为拉动销量和提高价格,开始弄虚作假,把消费者耍的团团转。

央视就曝光过直播间开蚌取珍珠的套路,商家利用直播镜头掩盖,将镜头外的珍珠塞进蚌里,然后给消费者表演开蚌取珍珠

如果是真的珍珠,消费者损失还少点。但有些商家,直接将批发来的假珍珠塞进蚌里,欺骗消费者。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图源:微博

所谓的“活体取珠”,根本就是假的。但基于商家单方面“不退不换”的规则,消费者被骗后难以维权。

此外,赌石直播间也是消费者受骗的重灾区。通过玉石一夜暴富的故事不少,而当“赌石”买卖搬进了直播间,不少消费者参与进来,便认为自己有可能成为那个幸运者。

在赌石直播间里,主播夸大原石的价值和品质,声称“必出帝王绿”“切开妥妥大涨”等,直播间氛围热烈。

在获利丰厚结果的吸引下,不少消费者纷纷下单。但实际上这些原石多为低价值石头或经过伪造的石头,根本不值高价。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图源:央视新闻

有些不法商家甚至拿普通的石头来冒充,通过染色、贴皮、打光等手段伪造原石。屏幕外的消费者,难分真假。投入大量钱财赌石,最后却一无所获,这种情况很常见。

盲盒直播间把人骗惨了,抖音忍无可忍,清退大批商家

图源:微博

类似的直播间,还有珠宝直播间、古董直播间等等。这些直播间通过夸大宣传、伪造商品、操控结果等手段,利用消费者的赌博心理和猎奇心态吸引其下单。

有些商家干完一场直播就跑路,连账号可能都直接注销。等消费者事后反应过来,损失已无法挽回。

直播间购物,本意是方便消费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不良商家,利用直播间进行不法交易。类似的骗局越来越多,消费者防不胜防。

对此,平台还是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处理涉事直播间,还消费者一个清明的购物环境。

同时,消费者也需要加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克制住自己一时的冲动。如果发现直播间有问题,要及时举报,防止更多的消费者受骗。

作者 |赵云合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