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流量卡套路多到离谱!运营商批携号转网恶意竞争, 用户:没它才真坑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12日 21:36 1 admin

携号转网议题近期再度引发关注,起因是2025年8月7日某运营商发布的中期业绩。

在业绩说明会上,其董事长称携号转网已演变为恶意竞争手段,不合规、不正当竞争多集中于此,言辞间似显委屈,事实究竟如何?

流量卡套路多到离谱!运营商批携号转网恶意竞争, 用户:没它才真坑

吐槽携号转网并非无因,核心原因之一是运营商用户增长乏力。当前全国移动用户总数超18亿,5G用户渗透率突破60%,人均持有1.3张SIM卡。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仅增1%,业务总量增速却达9.3%,呈现收入未增而业务量攀升的态势。

流量卡套路多到离谱!运营商批携号转网恶意竞争, 用户:没它才真坑

部分观点将客户增长乏力归咎于携号转网引发的恶性竞争。当前市场上大流量数据卡、低价数据卡层出不穷,而携号转网赋予用户选择权,使得竞争态势加剧。所谓的“恶性竞争”,体现在部分运营商的拉客套路中,主要有五个方面:

  • 首月诱饵价,次月割韭菜。如广告标注首月9元,看似优惠力度大,但详情页底部小字显示需预存数百元话费,且9元月租仅维持3个月,到期后恢复至59元/月。
  • 恶意降速。部分卡当月流量达10G后,网速大幅下降,影响使用体验。
  • 文字游戏。标称200多G流量的大流量卡,80%为定向流量,非指定APP使用1G流量需5元起,不足1G也按1G计算,且无上限。
  • 违约金陷阱。优惠期内无法解约,强行解约需支付违约金并补足此前享受的优惠。
  • 诈骗行为。如名义上免费赠卡,实则从事信息贩卖,导致用户被广告电话轰炸、收到莫名验证码;部分纯流量卡为企业物联网卡,商家跑路后用户投诉无门,类似资金盘游戏。
流量卡套路多到离谱!运营商批携号转网恶意竞争, 用户:没它才真坑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从用户角度看,携号转网的存在仍有其价值。

早期携号转网流程繁琐,需跑线下营业厅、解绑设备、取消套餐,即便如此,用户仍愿为之,核心诉求在于降低话费支出。

在无携号转网的年代,部分运营商的套路亦不鲜见。例如,同一运营商针对新老用户推出差异套餐,新用户可享月租19元的套餐,老用户却被推荐更高价套餐,存在价格歧视;营销过程中,对套餐优惠期限、免费期后收费规则等关键信息隐瞒,导致用户实际支出远超预期。

流量卡套路多到离谱!运营商批携号转网恶意竞争, 用户:没它才真坑

携号转网推行后,用户拥有了更多选择权。

2020年,中国联通客户减少1266.4万,中国移动客户减少836万;截至2022年4月,两年多时间全国办理携号转网用户超5700万人,体现了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也让自由竞争为普通用户带来了实际益处。

总体而言,相较于携号转网可能带来的竞争问题,其赋予用户选择权、促进运营商改善服务的积极意义更为显著。

若用户感觉话费高、流量不足,可向运营商查询携号转网相关信息,或能获得优化套餐的机会。

#热点##上头条 聊热点##财经##社会新闻##流量卡##中国联通##电信##手机##消费#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