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操作使用教程: ...
2025-08-12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最近跟朋友交流AI产业的发展速度,有个比较明显的感觉是产业集中度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仿佛全球的AI人才、资本和创业公司,都集中到了旧金山湾区,这里成了全村儿的希望。
旧金山湾区的人口约765万,却居住着82位亿万富翁,平均每93,000人就有一位,这个亿万富翁数量超过纽约的66位,堪称全球之最。麻省理工学院的安德鲁·麦卡菲说:“回顾一个多世纪的数据,从未见过如此规模和速度的财富创造。这是史无前例的!”
黄仁勋说他的公司里千万富翁的人数比别的公司都多
这股热潮,真的是可持续的繁荣,还是又一个即将破裂的泡沫?
我们不妨从湾区的AI热潮说起,透过一些数据和现象,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说资金的集中,这可能是湾区AI热潮最显眼的特点。2024年,全球AI领域的风险投资达到1346亿美元,其中近700亿——超过一半——流进了湾区。
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它直接改变了当地的经济面貌。AI公司在湾区的办公空间五年内从28万平方英尺暴增到240万平方英尺,增长近10倍。房地产市场也跟着火爆,豪华住宅的销售创下新高,超过2000万美元的房子卖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旧金山的月租金中位数涨到3526美元,比去年高了176美元。
这些变化背后,是AI公司和创业者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2025年上半年,36家新科技独角兽诞生,其中近一半是AI公司,总计融了730亿美元。OpenAI的估值在二级市场(也就是持股员工交易未上市股票的市场)达到5000亿美元,比几个月前的3000亿涨了67%;Anthropic也在寻求1700亿美元的估值,短短四个月估值几乎翻三倍。
甚至一些新公司,比如前OpenAI高管米拉·穆拉蒂的Thinking Machines Lab,成立五个月就以100亿美元估值融了20亿;编程助手公司Cursor,年度收入超5亿美元,估值逼近99亿。这些独角兽平均6年就达到10亿美元估值,比传统行业快了一年。
前OpenAI高管米拉·穆拉蒂的创业公司成立5个月就估值100亿美元
再看大公司,AI热潮的核心是美股的“七巨头”——Alphabet、Amazon、Apple、Broadcom、Meta、Microsoft和NVIDIA。他们2025年上半年计划在AI基础设施上投入超过3200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0%以上。NVIDIA尤其耀眼,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CEO黄仁勋身家飙到151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九富人。他甚至说,通过股票奖励,他创造了比任何CEO都多的亿万富翁。
这不是空话,NVIDIA的收入在2025财年增长了114%,达到1305亿美元,靠的是AI芯片的巨大需求。这些巨头的投资像一针强心剂,推高了美国GDP增长0.7%,甚至抵消了关税的影响。
经济学家预测,到2030年,AI将为全球经济增加15.7万亿美元,市场规模从今年的2940亿涨到2032年的1.77万亿,年增长率19.2%。这说明,AI的集中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实打实的经济活动支撑。
湾区的人才和企业集中也让人惊叹。这里居住着全球最顶尖的工程师和创业者,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硅谷的生态圈提供了肥沃土壤。全球近500家AI独角兽,总估值2.7万亿美元,其中100家是2023年后成立的,湾区是它们的大本营。
斯坦福的AI指数显示,2024年近90%的关键AI模型来自大公司。这种集中让资源高效流动:资金和人才汇聚到最有潜力的项目,加速了技术突破。就像互联网时代,硅谷的集中催生了全球变革,今天的AI也有类似潜力。
有媒体机构分析说,AI不是骗局,而是一个持久的繁荣。即使短期波动,也可能像dot-com泡沫后,诞生Google和Amazon这样的赢家。AI已经在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提升效率,改变生活,这不是空谈,而是看得见的基础设施和成果。
但硬币总有另一面。这么多资金、人才和希望都压在AI上,真的没问题吗?湾区的集中让人有种“全村儿的希望都在这了”的感觉,好像一不小心就会翻车。
首先,资金集中带来了估值泡沫的担忧。科技行业的平均市盈率(P/E)高达49.1倍,比三年平均高出不少;AMD的P/E甚至达到129倍,超过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峰值,可实际回报却跟不上。
投资公司高盛和红杉资本的报告指出,七巨头需要6000亿美元的收入来证明这些投资,但现在远远不够。OpenAI去年亏了50亿美元,估值却还在飙。
S&P Global的报告更让人警醒:有240家企业计划在2025年暂停大部分AI项目,因为投资回报率(ROI)不理想。训练模型、运行推理的成本高得吓人,AI耗电量占全球电力的4%,电费也是一大负担。这就像盖一座超级大厦,前期投入巨大,回收却要等很久。
地理集中也有隐患。湾区揽了全球AI资金的52%,73%的北美AI风险投资都流向这里,人才密度全球最高,但这也推高了生活成本。普通人租房越来越难,财富不平等加剧。如果AI泡沫破裂,湾区的就业和房地产会首当其冲。
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夫妇在湾区的帕罗阿图市有不下10处豪宅
企业集中同样有风险。AI独角兽靠少数大投资人支撑,比如Sequoia和Andreessen Horowitz,形成了“赢家通吃”的局面,小公司很难出头。世界经济论坛警告,AI过度集中可能放大地缘政治和技术风险。能源需求也是大问题,供应链瓶颈可能让成本进一步失控。
历史给我们一些启示。19世纪的铁路热潮,资金和企业集中于少数公司,最后泡沫破裂,但铁路改变了世界。
1990年代的互联网时代,高估值让市场蒸发了5万亿美元,却为互联网奠基。今天的AI有点像这两者的混合:估值比互联网泡沫时还高,但确实有更坚实的利润和基础设施。
有分析师说2025年的股市集中是“危险案例”。美股七巨头贡献了S&P 500增长的71%,一旦它们失速,整个市场都可能动荡。但历史也告诉我们,集中虽然有风险,也能推动长期创新。就像铁路和互联网,泡沫破裂会清理低效玩家,留下真金。
要理解AI热潮的未来,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看。一个有用的框架是把AI分成三层:基础层(芯片、算力、能源),像NVIDIA,现金流清晰,风险较低;平台层(大模型公司),像OpenAI,竞争激烈,估值常跑在商业模式前面;应用层(下游创新),活跃但盈利难。这三层风险和回报不同,投资者得看清楚。
未来半年到一年半,有几个指标也值得特别关注:头部公司像OpenAI的估值会不会更理性?一级市场(融资)和二级市场(股票转让)的价差会不会缩小?推理成本和能耗能不能降下来?企业用AI的成功案例能不能多起来?这些信号能帮我们判断,AI是继续狂奔,还是会踩刹车。
展望2025下半年,AI的集中度还会持续,但波动可能加剧。如果利率上升或应用落地不顺,估值可能调整。七巨头会分化,NVIDIA的股票价格还有上升空间,但其他公司不一定跟得上。湾区仍是核心,但其他地区,比如中国的北京和深圳,正在AI的开源和应用落地上做更多的探索。
湾区的AI热潮像一场高风险的赌局。它创造了惊人财富,点燃了希望,但也让人捏把汗,仿佛全村的希望都压在这了。
产业集中度高,财富创造速度加快,作为普通人,除了看个热闹或者吃个瓜,还能干啥呢?评论区里一起讨论一下吧。
相关文章
亲,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08-12 0
现在人们打棋牌麻将谁不想赢?手机微乐麻将必赢神器但是手机棋牌麻将是这么好赢的吗?在手机上打棋牌麻将想赢,不仅需要运气,也需要技巧。掌握的棋牌麻将技巧就...
2025-08-1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