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清华发布玻璃态组织透明化技术 给科研人员装上“透视眼”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12日 17:17 1 admin

12日,清华大学发布消息,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苑克鑫团队提出了玻璃态组织透明化技术,首次在低温下将生物组织整体转化为“玻璃态”,使其在不被破坏、无形变的前提下,将原貌的三维结构呈现在镜头前,为科研人员打开探究生物内部结构的“透视眼”。

清华发布玻璃态组织透明化技术 给科研人员装上“透视眼”

生物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通常需要取下生物组织样本反复切片、逐层成像,一点点还原其内部结构。可一旦切片,就要打碎整体,可能造成结构错位、空间断层、信号损耗等问题。苑克鑫介绍,通过化学方法,透明化技术能让组织变得透明,从而直接观测内部结构,避免切片带来的损伤。此次新技术在实现光学透明的同时,还最大限度保留了组织原有的空间结构与分子信息。

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折射率离子液体,新技术首次实现了在低温下将生物组织整体转化为“玻璃态”,让生物内部结构在光学上通透,在物理上稳定。实验数据显示,经过新技术处理后,组织的形变率低于1%。苑克鑫举例,即使是结构精密、连接复杂的脑组织样本,也能基本保持原有形态。包括神经突触在内的亚细胞级精细结构,也能清晰呈现。

苑克鑫补充,不仅“看得清”,还能“保得住”。“处理后的组织样本像琥珀一般整体通透,质地均匀,不仅在零下80摄氏度下可以长期保存,也能避免由冰晶形成带来的撕裂与机械性损伤,真正实现冷冻切片的结构无损。”

通过新技术处理后的组织样本,具备极高的结构稳定性和信号保真性,能承受多轮免疫染色与连续成像。每一轮染色后,信号依然清晰,组织结构保持稳定。这意味着,科研人员可以在同一组织中依次识别多个分子靶点,层层叠加,获得更加丰富的空间信息。

“透过越来越清晰的三维空间信息,我们正在重新理解生命的结构与秩序。”苑克鑫说,团队将持续开展技术优化,对接实际科研需求,助力基础科研、精准医疗和智能诊断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何蕊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