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协同创新破解产业化难题 BC技术构建光伏新生态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12日 17:17 1 admin

在光伏产业经历产能过剩、价格混战之后,BC(背接触)技术成为打破内卷的关键突破口。

近日,在2025BC生态创新峰会期间,全球BC生态协同创新中心在浙江省嘉兴市揭牌,助力加速BC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此前,隆基绿能宣布其BC电池组件效率达26%,推动晶硅组件效率极限向27%迈进;半月前,高景太阳能宣布BC组件量产落地,并正在将其转化为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

协同创新破解产业化难题 BC技术构建光伏新生态

这场技术革命正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化协同。隆基绿能创始人、首席技术官李振国在峰会现场倡议:构建一个“开放共享、协同共进”的BC创新生态圈,加速技术融合与成果转化,让创新活力在生态体系中充分涌流。

BC能否成“破卷”突破口?

当光伏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时,BC技术凭借其独特结构和卓越性能脱颖而出。开源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这种背接触电池将所有电极转移至背面,消除传统电池正面3%~5%的金属栅线遮挡,使入射光子利用率提升至97.3%。

目前,BC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达27%,组件量产效率超过24%,主流版型双面双玻组件功率可达665W,较传统TOPCon组件高出30W,即便是升级后的TOPCon+组件,仍有15W的功率差距。

然而,虽然BC类电池转换效率高且性能卓越,但也存在生产工艺复杂、规模量产难度大,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出于技术壁垒和投入成本的考虑,首次布局N型电池的行业参与者通常选择TOPCon电池作为量产切入点,使得国内当前N型电池的产能仍以TOPCon电池为主。根据CPIA数据,2024年TOPCon电池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1.1%,BC类电池的市占率约5%。

银浆作为直接影响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关键材料,具有用量大、成本高、技术门槛高等特点。根据CPIA数据,2024年12月光伏主流产品(N型M10及G12R)中,不计折旧、不含增值税,银浆成本占到电池非硅成本的50%以上,而XBC技术由于单位银耗更高,银浆成本占比预计更高。

BC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银浆消耗问题。根据世界白银协会数据,2024年全球光伏用银达7217吨,同比增长20%,占白银工业需求40%以上,预计到2050年光伏用银浆可能消耗世界总银量的90%。

为摆脱“银依赖”、保障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无银化技术研发成为产业新课题。目前,少银化路线有多种,主要可以分为直接降低银用量方案,包括低固含、0BB(无主栅)、网板优化、钢板印刷等方式;另一种为通过贱金属部分取代银,包括银包铜、铜电镀、铜浆/铝浆等方式。

在2025年SNEC光伏展上,爱旭股份展出的产品“天狼星”ABC组件醒目标注了“无银金属化技术”字样。

在技术创新方面,隆基绿能融合HJT与BC技术推出的HIBC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7.81%,组件功率超700W,量产效率达25.9%,已在欧洲市场启动推广。

盈利水平有望回升修复

随着BC技术路线逐渐明朗,主要光伏企业正加速产能布局。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等头部企业为主要推动者,其他企业也在通过自投、合建、改造等方式扩充BC产能。

近日,高景太阳能宣布其BC组件量产落地,并表示现已完全具备BC组件大规模、高质量、可持续的量产能力,技术商业化进入加速期;隆基绿能计划2025年末将HPBC(复合钝化背接触电池)2.0产能提升至50GW。

爱旭股份则通过多种方式加速BC产能扩张。今年7月底,公司定增申请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计划募集资金30亿元投向义乌六期1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超85亿元。

进入2025年,对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而言,大规模亏损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指出,2025年一季度,31家A股上市光伏主产业链企业整体净亏损125.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长274.3%。

不过BC路线的商业价值正逐渐得到验证。2025年半年度,爱旭股份归母净利润由上年的-17.45亿元收缩为-1.7亿元至-2.8亿元。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爱旭股份称,伴随全球市场对BC组件价值认同度提升,ABC(全背接触)组件高功率、高安全性、美观等优势显现,公司围绕ABC产品创新打造的以价值定价的商业模式已逐步得到市场认可。

隆基绿能同样受益于BC技术的推进。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至-28亿元,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较去年同期大幅减亏24.43亿至28.43亿元。

同比减亏的原因来自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下降。报告期内,隆基股份HPBC2.0组件产品逐步投入市场,以高转换效率、高颜值、高安全性等特点迅速赢得市场认可,签单量及出货量快速增长。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光伏产业链有望迎来价格合理回升和盈利修复,技术创新仍将是光伏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境的根本路径,具备产品差异化、市场高端化、制造品牌化优势的厂商有望迎来业绩率先反转和长期成长。

协同创新破解产业化难题 BC技术构建光伏新生态


作者:龙敏

编辑:高珊珊

监制:刘晶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