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日本拆解霹雳15残骸,想逆向发现中国早有防备,感叹阵风死的不冤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12日 16:51 1 admin

印巴五七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凭借中国产霹雳 15E 空空导弹,成功击落印度的阵风战机。

丢了大面子的三哥却丧事喜办,一边矢口否认被击落,一边又称发现了霹雳 15E 导弹残骸。

日本拆解霹雳15残骸,想逆向发现中国早有防备,感叹阵风死的不冤

自知分析能力不行的印度把拆解分析的活儿交到了日本防卫省下属的技术研究本部。

然而,经过三个月的深入研究,当相关技术报告发布时,日本专家们的心情却无比复杂,简直是“越拆越麻爪”。

日方表示多项王牌技术下,阵风死的不冤,最绝的是即使知道先进,但是无法进行逆向也就是仿制。

这是怎么回事,这次他们终于认清了中国军工实力?

空空导弹燃料仓居然用航空材料?

在拆解过程中,日本专家首先被霹雳 15E 燃料仓的特殊材料应用所震撼。

残存燃料仓内壁,竟然有着用于航天器再入防护的特殊合金镀膜。

这种特殊合金镀膜,原本是应用于航天器领域,能够在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时,抵御高温等极端环境,保护航天器的安全。

中国居然将其应用于空空导弹燃料仓内壁,不仅极具奇思妙想而且真是财大气粗。

而且这种特殊合金镀膜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燃料仓的耐高温、抗腐蚀等性能。

在导弹高速飞行过程中,空气摩擦会产生极高的温度,普通材料的燃料仓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出现性能下降甚至损坏的情况。

而有了这种特殊合金镀膜,燃料仓能够有效减少空气摩擦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保证导弹燃料的储存安全,进而提高导弹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日本拆解霹雳15残骸,想逆向发现中国早有防备,感叹阵风死的不冤

射程与燃料效率表现卓越,远超同类

特殊材料应用,让霹雳 15E 在射程与燃料效率方面表现相当出色。

据报告显示,霹雳 15E 的实际射程远超标称值,远远不止对外宣称的145KM,甚至可能足足超标称值 25%。

而在燃料效率方面,更是超过俄制导弹 40%,这样的性能优势,在当今空空导弹领域出类拔萃。

再加上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通过两段式点火设计,能实现更合理的能量管理。

在导弹飞行过程中,第一段推进剂耗尽后,柔性隔火层能够精准控制第二段点火时机。

这样的设计,使得导弹在末端仍能保持高速机动能力,有效减少了空气阻力造成的速度衰减,大大提高了燃料利用率,从而实现了更远的射程。

相比之下,俄制导弹在燃料效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这也让霹雳 15E 在空战中能够拥有更大的作战半径和更强的威慑力。

日本拆解霹雳15残骸,想逆向发现中国早有防备,感叹阵风死的不冤

雷达导引头技术+超强电磁对抗能力

在霹雳 15E 的众多技术亮点中,雷达导引头技术被日本专家将其称为 “工程奇迹”。

在 180 公里的射程中,霹雳 15E 的雷达导引头仅在最后 30 公里才启动工作。却能从战机释放的箔条干扰弹与电子诱饵中,精准识别真目标。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曾进行过相关测试,结果显示,现役主流干扰弹能让 70% 的空空导弹偏离轨道。

但在模拟环境中,霹雳 15E 却能保持 90% 以上的识别率,这样的成绩,足以让其他同类导弹望尘莫及。

同时,其抗杂波能力也极强,能在 200 米低空,这个地面回波强度是高空 50 倍以上的复杂环境中,准确识别目标。

俄罗斯的 R - 27 导弹,就曾多次因地面杂波问题丢失目标,而霹雳 15E 却能轻松应对,其导引头技术实现了代际跨越。

而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搭载着号称 “欧洲最强” 的 SPECTRA 电子战系统,在面对其他对手时,这套系统或许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干扰和防御能力。

日本拆解霹雳15残骸,想逆向发现中国早有防备,感叹阵风死的不冤

然而,在霹雳 15E 面前,它却如同虚设。

在被霹雳 15E 锁定时,阵风战机的 SPECTRA 电子战系统毫无反应,这让印度空军大为震惊,也让日本专家对霹雳 15E 的电磁对抗能力产生了浓厚兴趣。

据推测,霹雳 15E 采用双向数据链,并通过跳频技术实现抗干扰,这一技术路径与美军 AIM - 120D 的核心技术有相似之处,但加密方式却截然不同。

根据印巴空战数据推算,霹雳 15E 的抗干扰成功率高达 91%,而美军 AIM - 120D 在太平洋军演中的抗干扰成功率仅为 82%。

自毁等多重机制严防技术泄密,别想逆向

面对如此先进的霹雳 15E,日本专家们自然希望通过逆向工程,复制其技术,为己所用。

但中国在导弹设计中,早已充分考虑到技术保密问题,设置了多重技术防护,其中自毁机制成为了日本专家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拆解导弹电路板时,日本专家发现上面的 FPGA 芯片呈现蜂窝状融孔,这是典型的被高压电泳摧毁特征。

这表明,当导弹出现意外情况,如被敌方捕获或偏离轨道等,高压电泳技术会迅速启动,摧毁芯片,保护内部关键电路和算法等核心机密不被泄露。

日本拆解霹雳15残骸,想逆向发现中国早有防备,感叹阵风死的不冤

日本专家虽然拆解了导引头外壳,但内部算法与材料工艺的核心机密,却让他们难以触及。

霹雳-15E控制系统使用了名为 “蛟龙码” 的编程语言,极难破解.

导弹外层的碳化硅纤维涂层更是包含了 21 种稀土元素,仅拼凑这些稀土元素的供应链就得花上很长时间。

显然我们预判了他的预判。

日本专家的拆解研究,不仅未能窥探到其全部技术奥秘,反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在导弹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

概括来说就是这款空空导弹以现有技术条件下,躲不过、扰不乱、抄不了!

拆解霹雳15让日本专家越拆越麻爪,只能感叹阵风死的不冤。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