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拆分3D打印业务后或退出该领域,产品停售配件难寻】7月27日消息,今年3月,充电设备巨头安克将3D打印业务拆分为“独立子品牌”eufyMake,...
2025-07-28 0
对于现在“0几”后的小朋友们,智能手机已经是熟得不能再熟了,一个个玩得可能比大人还溜,但如果你问他们,手机上接电话的图标为什么要设计成下面这个样子,大概没几个能答得出来:
因为在他们记事的时候,打电话用座机的地方不多了,他们很多人没见过座机的听筒,所以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图标。
除了接电话的图标,如今在用的很多词,尤其是动词,还保留了过去技术的痕迹,但要去问小孩子,这个词为什么这样说,他们多半会一脸茫然。
来,我们看看这些留在日常语言中的技术遗产吧。
“哎,你把车窗摇上去”
虽然大家都这么说,但有几个人还知道,为什么升降车窗叫“摇”吗?
以前的车门内侧,都有一个可以旋转的摇柄,通过顺逆时针方向的摇动,就可以控制车窗的升降。
这个摇柄的背后,设置了蜗轮蜗杆结构,来推拉车窗上下移动,纯手动,纯机械。同时,为了保证这么大一块车窗稳定上升,还增加了剪刀型的支撑结构来维持稳定。
后来嘛,纯手动的摇柄就被直流电机取代了,按按钮的一端升车窗,按另一端降车窗,不过“摇”这个动词,还是作为习惯被保留了下来。
“您拨打的用户正在通话中”
“拨”?拨啥啊?拨动该用户的心弦吗?
以前的电话号码,真的是需要用手去拨的啊!
拨号盘电话,上面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圆形装置,转动角度的差异对应不同的数字,以产生不同的通断次数、相应的脉冲电流,远方的交换机通过识别这个脉冲信号,就可以判定用户拨出的是哪几个数字,从而完成一轮电话通话。
你就说这个动作是不是“拨”吧!丨giphy
后来进化出了直接按数字按钮的座机电话,用电信号的频率来代替脉冲个数,输入电话号码就更容易了,“拨电话”变成了“按电话”。
当然,电话本身也快要成文物了。
“没事儿我就先挂电话了啊”
我认为和座机相比,手机有一个巨大缺点,没法做到“气冲冲地挂掉电话”。
座机放听筒位置的下方,有个小开关,可以决定电路的通断。
电话铃响起,把听筒拿起来,小开关弹上去,通话就接通了;讲完事情把听筒挂回原来的位置,小开关随之被摁下去,通话就结束了。
把听筒挂回去,就代表通话结束了丨giphy
如果用力挂回听筒,对方就会听到“嘭”一声,然后是嘟嘟嘟的通话结束提示音,多有气势啊。
现在的结束通话,被做成了放平的听筒图标,只保留了形态,没保留灵魂,可惜,可惜。
“这电影剪辑也太好了吧”
很多老人家也会用手机剪辑跳广场舞的视频,可这个“剪”是从哪儿来的啊?
胶片时代的电影剪辑,是真正物理意义上的剪。
拍摄的画面,都一帧一帧地显示在胶片上,连贯播放就能动起来。为了去除掉不需要的画面,或者拼接不同的画面,就需要对胶片进行“剪”和“接”,用到的工具是剪辑器和胶片粘接剂。
1946 年,工作中的电影剪辑师,她手里拿着的胶卷,连续播放起来就是电影啦丨wikimedia commons/Deutsche Fotothek
现在谁还用胶片啊(除了诺兰),视频早就数字化了,删掉画面、拼接画面,不过是动动鼠标键盘的事儿,但剪辑选项的图标,还是一个小剪刀。
“您的婚纱照洗好啦”
照片是有多脏,得洗了才给顾客?
这又要说回胶片时代了。
早年间的相机,都得用涂了感光材料卤化银的胶片。随着快门咔嚓一声,胶片就区分出了感光部分和未感光部分。
接下来,需要两个步骤把胶片变成照片:让感光的卤化银变成银的“显影”,和把未感光的卤化银去除的“定影”。而显影和定影,都需要在水溶液中进行,很像在洗涤照片,这个说法就应运而生了。
冲洗后,负片中的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将负像通过反转校色或混光印相即可得到正像丨wikimedia commons/Dmitry Makeev
冲洗出来的照片湿哒哒的,还需要晾干,对于胶片摄影爱好者来说非常有仪式感丨adorama.com
至于现在你家仅有的几张实体相片,什么婚纱照、百日照、全家福,几乎都是数字照片打印出来的。
“实习生,把这个材料打印一下”
打印?我还打你呢!
汉语博大精深,“打”可以有千万种与“打”无关的含义,比如打工、打坐、打馆、打扮。而“打印”“打字”,却还真的跟“打”有关。
以前想要通过印刷实现文字复制,有两种方法,都是纯机械的。
一种是用粘有油墨、表面凹凸的模板,直接印在纸上,有点像雕版印刷术;
《三毛流浪记》中出现的印刷机,背景是上世纪 30 年代到 40 年代的上海丨张乐平
另一种则是机械打字机,用刻有字符(往往是英文字母和数字)的金属块,把墨带上了碳粉压在纸张上。
传统打字机,没有中文输入是因为中文的字真的太多了丨giphy
这两种印刷法,都有“敲打”的动作,所以“打字”“打印”的说法也是有根据的。
现在的激光打印机,采用正负电荷间的吸引完成打印,喷墨打印机则是用喷出的小墨滴打印,和“打”已经没啥关系了。
“你这人,出门怎么不拉上灯啊”
怎么拉啊?爬到天花板把灯具拽下来吗?
以前的灯,还真是靠拉的。这个灯的开关里,会垂下一根油腻腻、黑漆漆的细绳,往下拉一下灯就亮了,再拉一下灯就灭了。
其实这个设计特别简单,成本也特别低,就是靠绳子带动单向棘轮转动,控制开关的开合。
图丨giphy
但这种拉绳实在太有魅力了,咔哒咔哒声音十分悦耳,现在中年人小时候个个都喜欢拉灯玩,也成为了妈见打的常见原因。
现在的灯开关都是按键甚至感应了,虽然复杂点、贵点,但胜在安全美观嘛!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今天的很多词,也可能会让后代困惑不已:
“代码不是 AI 生成的吗,为什么叫‘敲’代码啊?”
“车不是自己就能动吗,你们为什么要说‘开’车?”
“输入描述就能生成插图,为什么大家都说‘画’画?”
哎,孩子们啊,来,太爷爷带你看看 2024 年的历史资料哈。(来源:科普中国)
相关文章
【安克拆分3D打印业务后或退出该领域,产品停售配件难寻】7月27日消息,今年3月,充电设备巨头安克将3D打印业务拆分为“独立子品牌”eufyMake,...
2025-07-28 0
莫名其妙订了新业务、套餐资费眼花缭乱、收到境外骚扰电话……这些都是电信用户常见的消费痛点近日三大运营商纷纷承诺将在透明消费、套餐精简等方面采取实质性举...
2025-07-28 0
钓鱼岛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中日之间的一块心病。那些小岛屿在东海上孤零零地待着,没人住,但牵扯到领土主权、资源开发和战略位置,闹得两国关系时好时坏。从上世...
2025-07-28 0
2025年7月,特朗普阵营突然掀起针对前总统奥巴马的“叛国罪”指控,这一重磅消息瞬间引爆美国政坛。就在调查启动当天,特朗普在白宫接待菲律宾总统时,当着...
2025-07-28 0
近日,全球首个可以自主换电的机器人发布。这款机器人,双臂可以凭借亚毫米定位的精度和柔顺控制算法,将电池和仓体精准对准。当电池总电量降到20%以下,无需...
2025-07-28 0
2024年,辽宁一重的厂房里开出个"大家伙"——3037吨重,70多米长,光"腰围"就有6米多。这堆钢铁被装上特制运输车时,288个轮胎同时转动才勉强...
2025-07-28 1
这是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拍摄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高 静 摄日前,由国际电信联盟主办的2025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在瑞士日内...
2025-07-28 1
半导体加工的难度之大是出了名的。它是现代工程中最复杂的成就之一,因为即便是制造一枚芯片,也需要极高的精度,涉及蚀刻、分层等数百个步骤。GaN HEMT...
2025-07-2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