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抢抓赛道 河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驱动未来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12日 12:26 1 admin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抢抓赛道 河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驱动未来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晓慧

走进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干净整洁的实验室内,工程师们正在对最新研发的天通北斗融合通信终端进行最后调试。

这款集成了卫星通信功能的设备,内置高性能天线,可自动对星入网,能够在无地面网络覆盖区域实现稳定通信,可应用于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

就在不久前,以这款终端产品为核心的天通北斗融合通信解决方案,在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空天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赛道一等奖。

这只是河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来自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表现尤为亮眼,同比增长11.4%,成为推动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芯片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在石家庄市鹿泉区,河北新华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就凭借一款移动通信射频前端低噪声放大器芯片,打开了国内外移动通信企业的大门。

手机通话,靠什么实现话质清晰又不失真?

河北新华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移动通信射频前端低噪声放大器芯片。

记者在显微镜下看到,这颗黑色“小豆粒”里有很多线条交叉分布。据公司总经理助理唐军华介绍,这颗小芯片不仅能把有用的信号放大,还能保证声音不失真,三阶互调、噪声系数等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2019年开始,每年研发经费都增加1000万元以上,持续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谈及芯片研发成功的原因,唐军华将其归结为科技创新。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从有到优,河北新华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不仅实现了低噪声放大器芯片、卫星互联网多功能芯片、车载激光雷达用驱动器等在内的20多种高端电子产品的量产,还围绕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进行研发创新,加快布局空天信息领域新赛道。

和新华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一样,在河北,越来越多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正在以创新为“钥”,开启高质量发展之“门”。

日前,中国信通院重磅发布《算力中心服务商分析报告(2025年)》,首次采用“建设布局广度—技术创新高度—市场经营能力”三维评价模型,对国内算力中心服务商进行系统性评估。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焦前沿领域、标准制定、生态合作,位列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引领“领航者梯队”,成为行业变革主驱动力。

这并不是河北算力首次惊艳众人。

去年9月,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报告,河北登顶全国综合算力指数榜首,廊坊市、张家口市更是在城市算力分指数中包揽冠亚军。

算力是推动新技术基础设施发展和数字技术创新的关键支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与普及的基础。

依托算力优势,河北实施“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行动,加快培育数据市场,在全国率先构建起一体化算力网平台体系,在钢铁、化工、港口、医疗、医药等26个领域研发垂直大模型292个。

河北新华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和润泽科技的创新发展,折射的不仅是芯片和算力产业的向上突破,更照见了河北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整体跃升。

近年来,随着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速融合,河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不断聚链成群、向“新”而行——

在石家庄,建成了以鹿泉区为核心承载区,辐射高新区、市内四区、正定县等区域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24年营业收入实现1381.7亿元,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廊坊,建成了润泽国际信息港、华为廊坊云数据中心等一批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已投运数据中心32个,运行标准机柜32.7万架,城市算力分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在雄安新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办公楼正式投入使用,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等60家企业相继落地,空天信息产业在未来之城起步成势……

从国产替代的半导体芯片,到赋能千行百业的澎湃算力,河北正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为笔,描绘未来产业发展新蓝图。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