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外卖员集体转行!美团京东机器人抢饭碗 15元盖饭压垮百万夫妻店?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12日 11:25 1 admin

北京东四牌楼的一家门店里,三台滚筒机器人正忙着翻炒辣椒炒肉,空气中弥漫着香气,取餐区挤满了焦急等待的骑手,订单编号早已突破700。这家中餐机器人厨房开业当天便引发热潮,揭开了外卖平台亲自下场“掌勺”的产业变革。


开业第一天,门店售出超800份餐食,第二天突破千单,六天内销量突破五千。在透明厨房内,机器人操控四口炒锅高效运转,操作员只需将预制食材包投入即可。这场火爆背后,是京东推出的“菜品合伙人”计划——每道入选菜品提供百万保底分成。京东从食材采购到烹饪再到配送,全程主导,构建起一条完全自控的供应链。


而美团则选择了另一条路径。其推出的“浣熊食堂”模式将大店划分成多个档口,出租给商户,平台仅提供场地和服务。这种轻资产模式与京东的重运营形成鲜明对比。


外卖员集体转行!美团京东机器人抢饭碗 15元盖饭压垮百万夫妻店?

两大平台看似路径不同,但目标一致:不再满足于做“送餐小哥”,而是直接切入餐饮核心。当七鲜小厨将酸菜牛肉盖饭补贴至15元,传统餐馆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得愈发狭窄。


这场厨房争夺战正逢监管收紧。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约谈美团、携程等平台,直指其违规行为:强制“二选一”、算法干预定价、订单毁约加价、价格欺诈。携程的“调价助手”功能被点名,因其通过后台算法扫描竞品价格并强制修改房间定价,甚至出现“退出后自动重启”的情况。这些行为涉嫌违反新版《价格法》修正草案中的相关规定。


处罚力度空前,价格欺诈最高罚50万,哄抬价格最高罚300万,价格串通最高罚500万。贵州的行动标志着对平台经济的治理从“包容审慎”转向“规范与发展并重”。


监管之下,京东调整策略,将补贴改为“愿者上钩”。同样的老乡鸡菜品,外卖城价格更便宜、配送更快,消费者自然用脚投票。


外卖员集体转行!美团京东机器人抢饭碗 15元盖饭压垮百万夫妻店?

七鲜小厨爆单后出现“卡餐”问题,揭示了餐饮智能化的迫切需求。高峰期骑手等待超5分钟即可上报转单,但消费者的耐心有限。


宁波万达广场的“每天稻”中餐厅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145平方米的空间配备5台炒菜机器人,五一假期日均炒菜1300多份,翻台率高达10轮。其净利润率达25%,远超传统餐饮的5%。


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令人惊叹:

苏州“阿万小炒”档口实现1人操作5~6台“食万星厨”机器人,单份出餐时间仅2分钟;

后厨面积缩减50%,人力成本下降60%;

南京社区食堂的机器人甚至能根据老年人需求设置少油、少盐、少糖模式。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孔群喜指出:当炒菜机器人将“炒”动作商品化,真正的壁垒转向“味觉设计”与“品牌叙事”。


外卖员集体转行!美团京东机器人抢饭碗 15元盖饭压垮百万夫妻店?

京东的“菜品合伙人”计划引发业内热议。招募启动不到两天,就收到超2万份报名,但连锁餐饮品牌顾虑重重。“米兜寿司·鳗鱼饭”老板拒绝交出配方,认为菜品精髓可能藏在旧锅或颠勺的手法中。坚果创投创始人展豪直言:“王牌菜品配方是餐饮品牌的生命线,拱手让人等于自毁长城。”


更残酷的挤压发生在街头巷尾的夫妻店。当平台自营店能以供应链优势拿到便宜30%的食材,用机器人实现稳定出品,传统小餐馆的生存根基被动摇。


浙江舟山一位经营十多年的餐馆老板算账:使用炒菜机器人后,厨房面积从80平米减至25平米,毛利率可达68%,100万投资89个月回本。这些数字让仍坚持人工炒制的夫妻店望尘莫及。


低价竞争引发的健康隐患也逐渐显现。浙江的时先生(化名)为用完“0元购”奶茶券,每日狂饮四五杯,最终患上“三高”与痛风入院。


更隐蔽的风险来自食材品质的隐性缩水:部分商家堂食用鲜肉现炒,外卖却改用冻肉预制菜。当七鲜小厨将现炒盖饭压到15元,食品安全与成本的平衡面临严峻考验。


外卖骑手们用血泪经验绘制出“黑名单”:炒菜类外卖因不洗菜直接炒、回收剩菜再售等问题位居第二,仅次于近期曝光的黄焖鸡。


监管技术也在升级。美团、饿了么推出“明厨亮灶”计划,全国已有超过15万家外卖商户接入后厨监控系统。北京市试点运用区块链技术追踪食材全流程,监管人员形容:“给每盘菜装上了黑匣子”。


炒菜机器人市场规模正迅猛扩张。据《中国炒菜机器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炒菜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110亿元。


更深远的变革正在酝酿。当京东计划三年内在全国开出1万家七鲜小厨门店,美团加速复制浣熊食堂模式,中国城镇居民的餐桌结构将被重塑。


这种转变与九十年代的日本高度相似——伴随单身人口激增(2024年中国结婚登记同比减少157万对),便捷外卖逐步替代家庭厨房。南京社区食堂里,王奶奶品尝机器人炒菜后笑道:“和家里炒的没多大区别”。


南京窑岗村的社区食堂里,81岁的陈奶奶用筷子夹起机器人炒制的少油菜肴,窗外是京东七鲜小厨排队的年轻白领。两个场景在2025年的中国奇妙共存。


当美团“浣熊食堂”与京东“七鲜小厨”在全国快速复制,餐饮业的数智化革命已不可逆转。这场变革将重构6万亿餐饮市场的分配格局——从夫妻店的灶台到平台的中央厨房,从厨师的炒勺到机器人的机械臂。


技术可以标准化味道,但无法复制镬气升腾间的人间烟火。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下,如何在效率与温度间寻找平衡点,将成为这场厨房革命的最大考题。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