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改革进行时)南开大学:推进校企协作 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市场资源 加速前沿科技创新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12日 08:43 1 admin

主持人:南开大学加速推动校企协作,让高校前沿技术与面向市场的资源和需求深度融合,推动更多面向前沿、面向需求的原创成果加速涌现。来听记者郭曦然的报道。

(改革进行时)南开大学:推进校企协作 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市场资源 加速前沿科技创新

近日,全球第一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运动功能修复试验在我国完成,成功帮助一名脑卒中偏瘫患者修复肢体运动功能。这为脑卒中、渐冻症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了康复希望。而领衔这一试验的是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段峰和他带领的整个团队。段峰介绍说:

(录音:我们把支架电极从锁骨静脉下导入到患者脑的区域当中,把采集的放大器埋到胸大肌下,这样基于它的运动意图,采集到相应的脑电信号,刺激他的手部的肌肉进行运动。)

段峰团队掌握的介入脑机接口技术,是脑机接口技术的一条新赛道——采集电路通过血管进入脑区,避免了开颅手术的风险,信号也比非侵入式更稳定,特别适合康复治疗使用。这项技术,团队从2013年就已开始攻关。段峰说:

(录音:最原始其实是要给人做康复。常规的半身不遂,把血栓取出来了,做康复治疗能恢复一些功能,半拉身子就动不了,那是太痛苦了。)

一开始,团队从通过脑电帽采集脑电信号的非侵入式技术路线入手攻关,但很快发现,这一方式存在患者疲劳、信号不稳定等问题。这时,与上市医疗企业心玮医疗的合作给了团队新的方向。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王文志说:

(录音:19年的时候我们和心玮合作,共同研发了全程显影的支架,在支架加上显影点,能不能够用血栓支架加电极来采集脑电信号,通过血管绕开你头皮头骨进入到我想要的区域。)

创意另辟蹊径,原理似乎不复杂,但团队要解决的是巨量的工程问题,和大量的资金需求。王文志说:

(录音:我们是一个新的技术,前期没办法去立项,没有办法通过国家的经费来做。但是大批量的去进行动物实验,芯片的打磨,都是需要成本的。心玮医疗和我们是签订共同开发合同,出资同时提供必备耗材,我们的核心技术在支架上进行验证。)

企业提供了市场需求和研发资金,接下来就是团队艰苦研发的过程。要把传感器通过极细的脑部支架导丝,附着在脑血管壁上,传感器就要尽可能轻、小、稳定长寿,但还要确保信号稳定,而且附着在血管壁上不流动,从材料选择到尺寸,都需要大量的试验和试错。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李思宁说:

(录音:当时为了确定这个尺寸,做了大半年的试验去确定他的安全性。压混……)

最终定型的传感器,大小达到微米级,约为头发丝三分之一。就是用这样大量的实验,设备供能、信号采集等难题被逐一攻克。2023年完成全球首例非灵长类动物脑机接口康复实验,2024年完成全球首例取出装置的实验。2025年,团队获批人体临床测试,这项技术进一步走向应用。段峰说:

(录音:找了30多家医院,也找了好多的患者,但是患者最开始很少有乐意吃螃蟹的,其实他手术从难度上并不是那么难的一个事情。我们免了很多费用,就是我们要搭好多钱了。)

几经波折,团队终于找到了愿意参与试验的患者。这位患者67岁,三次脑卒中,但很渴望恢复运动能力。段峰说:

(录音:肢体有半年多基本上动不了了,有些肌肉萎缩。术后可以打开药瓶,基本的抓握功能是实现了。目前正在康复过程当中。)

眼下,段峰团队正在准备下一批次的试验,他们希望以这项技术,为脑卒中后遗症、脊髓损伤、渐冻症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更多康复希望。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表示:

(录音:我们要发扬日新月异的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等时代使命当中,展现南开担当。)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