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AI+机器人+医疗,赋能医生手术“闭卷”变“开卷”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11日 23:48 1 admin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鑫 夏晨翔】AI与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200多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携1500余件展品登场,集中展示机器人研发生产领域前沿科技与产业新动向。

AI+机器人+医疗,赋能医生手术“闭卷”变“开卷”

大会期间,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木谷)“全新一代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全球首发。

据介绍,该款手术机器人由三大核心模块构成,“数智脑”通过汇聚百名全国专家的智慧与经验以及百万级临床数据学习、训练,仅需患者CT影像,即可在5至10分钟内生成个性化三维手术方案;“数智眼”搭载亚毫米级光学定位系统,实时追踪患者体位变化;“数智手”机械臂则能精确执行截骨等关键操作。

据了解,长木谷是一家专注于骨科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面向医院骨科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个体化手术计划、手术机器人、术后评估等全流程解决方案。

对于此次全球首发的全新一代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长木谷董事长张逸凌介绍,ROPA是搭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AI+ROBOT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2023年10月,长木谷自主研发的AIJOINT(骨科手术模拟软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这是中国第一张人工智能辅助骨科治疗类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ROPA机器人正是搭载了此项AI技术。

“这款产品开创性实现从三维重建、智能规划到精准执行与数智评估的全流程一体化操作,打破了传统骨科手术各环节割裂的难题,填补了国内外人工智能在髋膝一体化智能手术机器人领域技术空白。”张逸凌称。

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如何辅助医生更好地执行手术?张逸凌告诉记者:“例如,原先传统骨科医生,可能需要打开患者的关节才能清晰了解到患者骨骼病变的情况,在术中凭借经验判断个体情况进行手术。而现在我们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通过AI技术在术前构建出患者骨骼的三维模型,从而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手术方案。此外,医生在术前还可以通过我们的计算机、数智脑,反复进行手术模拟演练,这样在术中就相当于‘开卷考试’了。”

实际上,在“人工智能+”的强劲驱动下,医疗产业正经历革命性发展,手术机器人的技术演进与临床应用尤为活跃,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方正证券研报表示,“人工智能+”驱动医疗产业革命性发展,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创新设备加速落地和应用拓展。脑机接口(BCI)商业转化持续加速,受国内监管审批对安全、伦理的高要求,以及产业发展优先推进庞大康复患者群体驱动,国内非侵入式在医疗康复、情绪管理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侵入式脑机接口目前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5年成功开展首例临床。国产企业加速自研与合作布局。同时,医保支付端也在持续完善付费体系建设,驱动中国脑机接口市场拓展。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手术机器人也实现了与AI、5G远程等技术的融合升级,而且在老龄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驱动下,终端对手术机器人的需求不断提升,预计到2030年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700亿元。

责编:李文玉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