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科幻照进现实,外骨骼机器人离成为我们“日常装备”还有多远?‌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11日 20:48 1 admin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观众正有序体验外骨骼辅助下的行走、跑步、上下台阶等一系列大幅度动作。这套由傲鲨智能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正是电影《流浪地球2》中韩朵朵战衣的现实演绎,其流畅的动作捕捉与精准的力学控制,让电影科技触手可及。

从《钢铁侠》的炫酷战衣到《流浪地球》的硬核装甲,外骨骼机器人的科幻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而今年“五一”期间,泰山景区推出的外骨骼租赁服务成功引爆社交网络——当游客身着外骨骼机器人轻松登顶时,这项技术撕下“未来科技”的标签,以亲民姿态走入大众视野。

外骨骼机器人从科幻走进现实,究竟何时能成为我们的“日常装备”?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之间还差哪些关键步骤?带着这些疑问,大众新闻采访了傲鲨智能创始人兼CEO徐振华。

科幻照进现实,外骨骼机器人离成为我们“日常装备”还有多远?‌

从工业到民用:外骨骼机器人的进化之路

傲鲨智能创立于2018年,除了在电影《流浪地球2》,该公司的多款外骨骼机器人还参与过2023年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物流保障。

“公司最初专注于工业领域的外骨骼机器人研发,旨在解决工人因重体力劳动导致的健康问题,如腰椎间盘突出等。”徐振华介绍,随着技术发展,产品实现了小型化、轻量化和低成本化,加上国内供应链的成熟,公司认为推出民用级产品的时机已经成熟。

“本届机器人大会上,我们推出了首款消费级增程动力外骨骼机器人VIATRIX‌,主打户外徒步、登山及养老助老场景。”徐振华表示,目前外骨骼的驱动方式以传感器为主,如惯导惯性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通过可靠的数据输入侦测人体动作,提供助力。“脑电控制仍在科研阶段,现阶段我们更关注安全和可靠性。”

科幻照进现实,外骨骼机器人离成为我们“日常装备”还有多远?‌

据悉,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机械结构,也称“可穿戴机器人”,融合动力控制、传感、信息、移动计算为一体,对使用者的肢体动作进行辅助或增强。它被分为增强型和康复型两种,前者可帮助使用者增强肌肉能力、减轻负荷,多应用于军事及工业领域;后者可辅助肢体运动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多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而傲鲨智能此次推出的消费级产品,便属于增强型外骨骼机器人。

“VIATRIX”在拉丁语中意为旅行者,徐振华向记者解释,外骨骼产品的核心逻辑始终围绕服务于人,无论是工业场景的减负增效,还是消费场景的运动增程,外骨骼的作用都是放大人体能力而非替代动作。它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学习,穿上后跟着身体的自然动作就能触发助力,人怎么走、怎么动,设备就怎么配合发力。这种“为人赋能、随人而动”的特性,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快速上手体验,不用专业知识也能立刻感知到“力量变轻松了”“走路没那么累了”的切实变化。‌

“享老领域也是外骨骼机器人的重要场景之一。”徐振华表示,在养老场景中,外骨骼机器人能帮助长者更轻松地漫步社区、参与社交活动,提升他们的生活自主性与幸福感。他以护理场景为例说明:“护工群体使用能有效增强腰部力量,大幅减轻搬运老人及日常照护工作中的腰部负荷,让护理过程更高效、更安全。”目前,傲鲨智能的多款外骨骼产品已在一些养老社区投入实际应用。

外骨骼或成生活必需品

2025年,“外骨骼”这一机器人细分赛道异军突起,也被业界认为是外骨骼机器人产业的“破局”之年。

在徐振华看来,尽管外骨骼机器人前景广阔,但目前民用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徐振华坦言,成本和重量是两大关键难题。“低成本化与轻量化是必须要攻克的难关。”他表示,消费级产品需要具备高性价比,同时功能要能满足基本需求,比如登山徒步或日常助力。‌

当被问及外骨骼机器人何时能像手机一样普及,徐振华表示,关键在于产品的泛用性。“我们希望未来的外骨骼不仅能用于搬运重物,还能融入日常生活,比如上下楼梯、城市夜跑甚至康复训练。”

技术突破也是核心。“傲鲨智能正探索如何通过标准化硬件和智能化软件,适配不同行业和用户需求。”徐振华介绍,在硬件设计上尽量通用,而软件则通过AI算法实现个性化适配。“比如,现在的外骨骼相较以前,不再是机械执行固定程序,而是能通过深度学习模拟使用者的自然步态,预判肌肉发力节奏。这种智能匹配让助力过程更贴合人体本能,使用者完全感觉不到外骨骼的强制干预,就像多了一双会思考的腿。”这种“无感化”体验,正是技术从“能用”迈向“好用”的关键跃迁。

“目前产品重量控制在3公斤左右,未来会继续优化推重比和续航能力。”徐振华认为,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外骨骼的形态和功能将进一步进化,在未来5到10年,外骨骼机器人有望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让外骨骼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产物,而是真正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改变的实用工具。”徐振华说。‌‌

从科幻电影到现实应用,外骨骼机器人正在一步步走进大众视野。或许不久的将来,它真会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众新闻记者 董婉婉 张锡坤 刘笑笑 王雅洁)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