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英伟达H20芯片再生波澜!要向美国政府“上贡”在中国芯片销售收入的15%,“AI芯片输华税”出现后,H20芯片是否涨价?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11日 19:09 1 admin

金融界8月11日消息 英伟达H20芯片再生波澜,特朗普搞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讹诈”新招“AI芯片输华税”。

英伟达H20芯片再生波澜!要向美国政府“上贡”在中国芯片销售收入的15%,“AI芯片输华税”出现后,H20芯片是否涨价?

据英国《金融时报》8月11日报道,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公司(AMD)已同意向美国政府“上贡”其在中国销售芯片收入的15%,以换取特朗普政府颁发的出口许可证。包括一名美国官员在内的知情人士对该报透露,为获得美国政府授予的对华出口许可证,这两家公司同意了上述财务安排。

这名美国官员称,英伟达将“分享”其在中国销售H20芯片收入的15%,AMD也会将其MI308人工智能(AI)芯片同等比例的收入上缴给美国政府。两名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尚未决定如何使用这笔资金。

针对市场传出的“英伟达、AMD同意将15%的中国市场AI芯片销售收入交给美国政府”这一消息,英伟达回应称,英伟达遵守美国政府制定的参与全球市场的规则。加速计算的需求是全球性的,英伟达将继续在规则范围内为尽可能多的客户提供服务。截至目前,AMD暂未回应。

据《金融时报》上周报道,美国商务部已于8日开始发放H20芯片出口许可证,就在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与特朗普会面两天后。

H20作为英伟达针对中国市场的特供版芯片,其FP16算力为148TFLOPS,显存带宽4TB/s,虽较原版H100性能大幅缩水,但仍是国内大模型推理市场的主力产品。美国资产管理公司伯恩斯坦分析师估算,若按4月出口管制前英伟达的销售数据计算,2025年其将在中国销售约150万颗H20芯片,产生约230亿美元收入。

不过在“AI芯片输华税”出现后,H20芯片是否涨价仍然是个未知数。

一度陷入芯片门

近日,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此前,美议员呼吁美国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为维护中国用户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7月31日深夜,针对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英伟达回应:“网络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英伟达的芯片不存在‘后门’,并不会让任何人有远程访问或控制这些芯片的途径。”

2024年英伟达中国区营收高达171亿美元

根据英伟达的年报显示,中国是英伟达的第四大销售额地区,仅次于美国、新加坡等。在截至1月的2024自然年中,英伟达中国区营收171.08亿美元,为史上最高,比前一年103.06亿美元增长66%。Omdia 2024年年末报告,2024年英伟达Hopper(包括H100、H200,以及特供中国市场的H20)系列芯片的买家包括多个中国企业,如字节跳动(23万枚)、腾讯(23万枚)等。

同时,英伟达2025财年中,53%的收入占比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中国是英伟达的第二大销售额地区:美国占比47%排第一,中国大陆占比13%排第二。

据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师测算,若美国禁止对华出口H20,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的中国市场占比将会回到2024年初H20推出前,降低至中低个位数百分比的水平,而英伟达今年也将损失140亿-180亿美元的营收。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发表评论

智能手表贴在高铁车窗为何取不下来-抖音热门-泰日号
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智能手表贴在高铁车窗为何取不下来

抖音热门 2025年02月11日 10:00 7 admin

春节假期结束,许多人乘坐高铁,告别家乡,返回工作的城市。

智能手表贴在高铁车窗为何取不下来

近期,话题“别把智能手表表盘贴在高铁车窗上”在网上引发热议。很多网友告诫大家不要轻易尝试。然而受好奇心驱使,一些人仍忍不住去验证。不出意外,智能手表被牢牢吸在高铁车窗玻璃上,取不下来了。

那么,智能手表表盘为何能如此结实地吸在高铁车窗上?如何将被吸住的手表取下?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山东大学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逸坦。

要想解释智能手表表盘为何被牢牢吸在车窗玻璃上,就需先介绍一个物理学现象——光胶现象。李逸坦介绍,光胶现象指的是当两个接触的物体表面光滑到一定程度时,表面越光滑,二者间的摩擦力越大。

“这种现象似乎与生活常识相悖。人们普遍认为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李逸坦介绍,光胶现象产生需要一定条件:两个物体的表面要足够光滑,且物体表面分子靠得足够近。当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即范德华力,就会让二者紧紧吸在一起。

除此之外,智能手表表盘和高铁车窗玻璃的表面不可能绝对光滑,比如手表表盘可能存在因贴膜没贴好而形成的气泡区。这时当表盘贴近车窗玻璃时,气泡区的气体会被排出,使该区域形成低压,甚至接近真空状态。此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智能手表就会被紧紧地压在车窗玻璃表面。

“网友们以为智能手表是被‘吸’住的,其实是被‘压’住的。”李逸坦介绍,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人们用吸管喝水,能够吸出水的原因在于人们通过吸气使口腔内吸管的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力,这时水就被大气压“压”入口中了。

如果智能手表被牢牢吸在玻璃上取不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记者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采用硬拽、硬撬等方式。但这些方法会损坏手表表盘和高铁玻璃。

“直接撬开肯定是不可取的,这种硬碰硬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李逸坦说,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缩小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要减少表盘和玻璃之间与外界的气压差。

他建议,可以通过扭动智能手表使两个物体表面产生轻微形变,进而缩小二者的接触面积;还可以尝试在智能手表表盘与玻璃的缝隙处,将细针或薄卡片等工具轻轻插入,让空气进入,使表盘和玻璃之间的气压与外界的气压达到平衡。

“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尝试给智能手表加热。”李逸坦介绍,一方面,加热可以让玻璃和手表表盘因膨胀程度不同而产生起伏,进而减小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加热会使表盘贴膜形成的小气泡膨胀,就像给轮胎打气一样增加气压,使两者的贴合不再那么紧密,从而达到分离二者的效果。

但同时,李逸坦也提醒:“网友如果选择加热方法,切记要慢慢操作,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温度,避免损伤智能手表。”

责编:张苹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