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最高250%,莫迪收到最后通牒,中国也被美威胁了:做好被加关税的准备,外交部态度很直白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11日 15:42 1 admin

据报道,华盛顿的关税大棒这次同时砸向了亚洲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就在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在CNBC的采访中突然宣布,将对印度进口药品征收最高250%的关税,关键时刻,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放话威胁中国,如果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将面临关税惩罚。这两个威胁,不仅让新德里和北京同时皱起眉头,更让全球贸易市场为之一震。

让我们先看看印度这边的情况。特朗普这次对印度药品的关税打击可谓是精准狠辣。

莫迪政府显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和外长苏杰生火速飞往莫斯科,表面上是年度战略磋商,实则是去取经。但问题是,俄罗斯自身的医药产能仅能满足国内60%的需求,能提供的帮助实在有限。

最高250%,莫迪收到最后通牒,中国也被美威胁了:做好被加关税的准备,外交部态度很直白

特朗普(资料图)

更让莫迪头疼的是政治上的两难。如果向美国低头,势必会损害其苦心经营的"印度制造"形象;但如果硬扛,印度药企可能面临倒闭潮,这种两头在外的局面让莫迪的回旋余地极为有限。特朗普显然深谙此道,他给印度下达的"最后通牒"——要将印度输美商品关税从25%大幅提高,就是看准了印度的软肋。

就在印度焦头烂额之际,中国也收到了美国的关税威胁。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表示:"如果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可能面临关税惩罚。"他甚至还故作轻松地解释:"中国人非常重视自己的主权,美方也不想侵犯他们(石油采购的)主权,因此他们应该是愿意支付关税。"这种带着讽刺意味的言论,立刻引发了中方的强烈反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直截了当:"中国怎么选能源,是自家门槛内的事。"这句话背后有着坚实的底气。更重要的是,中俄能源合作早已超越简单的买卖关系。深度融合的关系,岂是美国一纸关税威胁就能切断的?

最高250%,莫迪收到最后通牒,中国也被美威胁了:做好被加关税的准备,外交部态度很直白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在能源安全上的布局可谓深谋远虑。原油进口来源已经实现多元化。这种分散配置使得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游刃有余。更关键的是,中俄之间多数的能源贸易已经采用本币结算,完全绕开了美元体系。

美国的关税威胁不仅难以奏效,反而可能伤及自身。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就在贝森特发出威胁后不久,美媒曝出中国已经暂停美国LNG进口数月。虽然表面上看是市场行为,但时机之巧合不得不让人联想。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测算,中国这个量级的买家转向其他货源,足以让美国页岩油气商年损失120亿美元。要知道,美国页岩油产业目前背负着超过2000亿美元的到期债务,失去中国这个大客户无疑是雪上加霜。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合作正在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中俄两国海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举行"海上联合-2025"军事演习。虽然这是年度例行演习,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这次军演无疑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俄在面对外部压力时,不仅会在经济上相互支持,在安全领域也将加强协作。

最高250%,莫迪收到最后通牒,中国也被美威胁了:做好被加关税的准备,外交部态度很直白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的关税大棒之所以频频失灵,根源在于其对全球格局的三个重大误判。首先是高估了制裁的威慑力,以为单边施压就能让对手屈服。其次是低估了中印等国的反制能力,中国建立的"能源-金融-军事"三维防御体系,印度启动的金砖国家替代供应链计划,都展现了新兴经济体的韧性。第三是忽视了盟友的离心倾向,欧盟默许"影子贸易",印度继续购买俄油,这些都在削弱美国制裁的效力。

这场围绕关税的博弈,折射出全球权力格局的深刻变化。当特朗普对莫迪下达最后通牒时,当贝森特在斯德哥尔摩谈判桌上威胁中国时,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美元霸权的裂痕正从这些关税清单中蔓延开来。中印两国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同一个真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终将反噬自身。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这句话不仅是对美国的回应,更是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呼吁。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